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要讲比稿这样"残忍"的事情?我想,两岸广告人的共同感受,就是广告越来越难做。广告难做不是创意越来越难做,现在资讯发达,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最新的影视、平面广告,无论在美国、还是香港、台湾和广州,大家都可以看到最新的创意作品。创意越艰难越有挑战,味道越甘醇。难做的是广告公司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许喜林 《中国工商》2003,(8):122-123
“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这名广为流传的名人名言,着实让许多理想青年投身到广告行业来——“我用青春赌明天!”也着实让许多小投资者创办广告公司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还着实让许多资源广告人用智慧成就事业——“爱江山也爱美人”……但是,大陆百万广告人中的大多数仍然没有达到富裕或全面小康水平;大陆五万多家广告公司中的大多数仍然惨淡经营,甚至亏损严重;大陆万余家媒体中的大多数广告人依然左右化缘,甚而四处碰壁……初步分析,原来大陆广告人拥有九大悲哀。  相似文献   

3.
赵正 《广告大观》2003,(8):32-33
广告主和广告人对广告往往有着不同的欣赏立场,广告人视创意为生命,为灵魂.但却常常忽视市场和消费者:广告主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对创意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创意,他们需要有销售力的广告作品.要求广告诉求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智.对广告诉求的要求胜过创意表现本身。于是在广告人和广告主的拉锯较量中,  相似文献   

4.
邹建团 《中国广告》2001,(12):51-51
常听一些业界同行讲:"地产广告无多大创意,好易做!但无创意的东西我不做!"每每至此,我总是很羡慕他们。因为我靠这行找食,不能像他们这般潇洒,还要逼着自己削尖脑袋,思考怎样才能戴着镣铐把舞跳得好一些!多拿几块赏钱!这几年我思考最多的就是广告怎样才能多卖、快卖房,要做到这点.往往最先不是靠创意。首先是眼光,对整个楼盘走势的洞悉,对楼盘包装手法的演绎,还有对项目主题的把握。近一、二年我公司代理楼盘不多.约五、六个吧。因为我们已经历了规模性接单、流水线式生产的阶段。虽然,多做客户可多些收益.但这样已很难适应客户需求。在广州.想卖好一个楼盘.单凭一本精美的楼书.几份系列报纸稿或一条形象广告片.这些楼盘广告"例牌菜",已远远达不到广告推广"最低消费"。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运作模式:首先,花两到  相似文献   

5.
有些企业开疆扩土,广告为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个别企业一旦成功,广告在其词典里就变得可有可无。专业的广告人为了产品和企业的传播绞尽脑汁、贡献智力.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广告策划案,使得企业逐渐成长,由小到大。但当个别企业做强了、做大了。却又往往认为广告公司是靠他们吃饭的人,离了他们。广告人的生存都有问题,于是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广告人。作为广告研究的学者,我无意片面夸大广告的作用,不是说企业离开广告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但是成功的企业也不能轻视或歪曲广告的作用。应当正确评估广告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4,(5):149-149
以前大多数的中国广告主没有广告效果的概念,认为只要花钱做了广告,至于效果如何,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广告主的这种心态使一些唯利是图的广告人有机可乘。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很多不负责任,没有实际效果的广告出现,创意有时成了“玩”的对象。即使在今天这种广告也不少。  相似文献   

7.
《国际广告》2011,(9):106-107
近日,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4A举办的2011中国4A创意金印奖正式启动。秉承着“不要忘记创意”的主题宣言,中国4A向每家广告公司和每位广告人发出神圣召唤:拿出你的惊艳创意,挑战金印神圣舞台。  相似文献   

8.
秦先普 《中国广告》2014,(11):110-112
正在国内是各种加班加班,去了才知道做广告原来是可以这么开心。做广告是一件这么牛的事情。戛纳广告节,被誉为"广告人的创意世博会",受到全球广告人的追捧,每年都会有很多新老朋友、各界牛人大师欢聚戛纳,"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交流切磋共享创意盛宴。对于第一次去的创意人来说,有惊喜、有震撼、有收获,更多的对是广告这一行业的重新认识和对广告工作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黄升民 《广告大观》2010,(12):21-23
中国广告业还有多少优势呢?在火热的经济中,广告人彻底被边缘化,他们再也不能走到舞台的中央。为什么只有30年,中国广告公司的发展就开始老龄化?是制度的缺失,是广告人的沉沦,还是市场对创意的厌倦?  相似文献   

10.
胡川妮 《中国广告》2004,(12):146-148
1980年至1997年,我在广东省广告公司担任创作部主任、创意总监17年;1997年至今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告设计7年。从"专业广告人"到"广告学人"的24年经历,特别是将实战经验与创造性思维与使命感相连接、将本土广告置于国际广告大环境下做研究、再伴随着  相似文献   

11.
保罗 《广告大观》2005,(4):160-161
话说公元1997年。就在民族园西门脚下。周口坊广告人沙龙成立了。我带领一干踌躇满志人等,开始了漫漫开辟广告培训之路。学员面向全国各地本土中型广告公司的中高层人员,第一次办讲座便请来了包括奥美、电通、灵智大洋等4A公司的六位创意总监讲创意,周口坊广告人沙龙的名声一炮打响。接下来的活动中,来周口坊听课的广告人越来越多,甚至很多人从外省市慕名而来,这座徽式民居中挤满了广告人,有时屋里的位子坐满了,学员甚至站着听课。  相似文献   

12.
曾锦程 《中国广告》2001,(10):52-57
创意是什么?"大创意"又怎么讲?怎么又冒出个小创意?不就是在"创意"前面加"大""小"两个字么,有什么好谈的?已有无数成功广告人现身说法举出无数广告案例谈如何做出大创意的秘诀,曾让人有如获至宝之感,有关"大创意"的论道在无数广告专著中一提再提,几乎所有广告人都曾梦想过能在广告生涯中玩出几个引以为豪的大创意。"小创意"能行得通吗?看一看此文,答案自然揭晓。  相似文献   

13.
做个有心人     
城市的喧嚣、繁忙的工作,往往会让现代的都市人在事业的压力下迷失自己。每每看着国贸楼前的车来车往,各式各样忙忙碌碌的人流,从心底里不禁会荡起一份感慨:当前社会上勤于奋斗、勇于吃苦的人多如牛毛。身处喧嚣的城隅,我独自在想:在事业上打拼的、林林总总的广告人,之所以会取得回首的成绩,单单是靠奋斗、努力还不足已,关键是他们做了有心人。  相似文献   

14.
曾路 《广告导报》2004,(7):84-88
无论是天真浪漫的奇想,或是实事求是的说理,处处可见新一代广告人的洒脱性格,这些广告界的初生牛犊发挥所学的广告知识,昭示他们的广告新主张,并透过不同元素表达“过瘾”的创意方式与理念。  相似文献   

15.
杨宁 《广告导报》2004,(10):89-90
在不同的洲际和国家巡礼了78年之后,世界广告大会终于在所有中国广告人的期盼中来到中国。没有人会怀疑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广告聚会李奥贝纳环球广告公司CEO、澳大利亚实力媒体有限公司CEO、苏雄、唐锐涛、吴晓波…全球各地顶尖的广告人于2004年9月8日-9月10日齐聚北京,他们的名字着实让每位参会者心中充满了惊喜和期待。这一切都意味着,更多的中国广告人有幸在自己的家门口,亲临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直面碰撞。  相似文献   

16.
陈劼 《中国广告》2009,(9):35-35
开盘火爆、动辄百套的地产火山猛喷期,是房产广告人的快意期——不是因为听房产商数钱声、庆功宴上的碰杯声,而是在那个时候创意的快意逞现,诗意的随意流露。只要房子卖得好,广告人想玩文化就玩点文化吧,“不在哪里。就在去哪里的路上。”“起步,就与世界同步。”房产老板们则怀着慈悲之心,由得广告公司吹去:“一则广告打出一季旺销”、“一套广告造出一代名盘”云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06,(3):42-45
您认为女性广告人在竞争中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体现在创意上呢?在我看来,女性广告人在竞争中是有优势的。广告是从西方进入中国的,所以在工作中,你可以感受到Lady First。我有过亲身的体会,有一次,我们的客户总监和客户在一些看法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我从创意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最后,双方都接受了我的观点。当然,前提是必须是专业的观点。至于劣势,我是个幸运的女人吧,还没有遇到别人对我有性别歧视的事情。从创意表现上来看,我认为创意表现和人的性格有关,而无性别之分。  相似文献   

18.
高峻 《中国广告》2007,(4):38-41
在广告界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中,一批华文广告人凭借自己特有的理念和运作方法.为品牌开辟道路。做出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他们已经开始吸引企业的目光,很多企业专门从他们那里寻求解决方案。在他们的创意中体现出很多明显不同于国外广告公司的中国韵昧。他们已成为业界一股生机勃勃的力量。谈创意趋势没有中国元素的加入,这个话题就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9.
MiCol Chan 《广告大观》2007,(6S):144-145
2006年,在我真正跨入广告圈的第三个年头,来自伦敦的一条新闻吸引住我的眼球,一个名叫Frank Lowe的爵士在60多岁高龄创办了一家还未被命名的广告公司,而且他已经从那家尚且挂着自己大名的灵狮广告(Lowe Worldwide)手上抢走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特易购连锁店广告业务,给原本就已经举步维艰的灵狮广告伦敦分公司血流不止的伤口上再撤把盐。1年前,我花费了大半年时间啃下了英文版的《萨奇帝国兴衷史》传记,而它讲述的就是历史上另外一对超级自负鬼“萨奇兄弟”的故事。是的,我无法不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创意之都“伦敦”,创意声望、爵士、全球网络强迫症、还有他们一致的自负。你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在声讨“自负鬼”,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下定论:自负才是成为杰出广告人的第一特质。  相似文献   

20.
今年,智威汤逊被《媒体杂志》评为2002年度亚太区最佳广告公司。在人才管理方面,智威汤逊在一个高流动率的行业里保持着低于10%的流动率,被誉为人员流动率最低的广告公司:在创意上他们更是硕果累累,中国广告节、纽约广告节、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大赛等奖项均有收获,香港4A 创意奖上获得了最佳创意大奖,龙玺广告节中更是中国地区获奖最多的广告公司。而在三年前,他们还为财务、人员流动,资源匮乏等问题所困扰。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一切发生了如此之大的改变?在上海嘉里中心32层的白云深处,我们采访了智威汤逊的东北亚区总经理唐锐涛先生-TOM DOCTOROFF。希望通过与他的一番谈话,能够找到我心中的答案。与 TOM 的对话是关于"洞察"的历程。他在管理文化中寻找洞察;在与客户的合作中寻找洞察;在本地市场寻找消费洞察;在人性中寻找洞察……作为广告人,他拥有一个管理者的胸襟与远见,理性,睿智;作为管理者,他富有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