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对东亚经济体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建议。从研究结果看,东亚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东亚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各国货币合作的愿望日益高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体系初见端倪。、但由于东亚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殊性,东亚货币合作的道路上依然障碍重重.需要分层次、分步骤地稳妥推进。大势所趋之下中国应积极应对,大力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动荡正在使东亚各国脱离美元本位,寻找新的钉住货币。表现坚挺的人民币很有可能成为东亚区域关键货币,成为东亚各国和地区钉住的锚货币。本文在货币锚效应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个数筛选的步骤,挑选出最优模型来分析东亚各经济体货币的汇率货币篮子中美元、日元以及人民币的权重,从而揭示人民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的可能性,进而了解人民币主导经济区形成的条件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东亚建立最优货币区的不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建立最优货币区对东亚的货币合作最具吸引力,但现阶段东亚既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经济条件,又不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政治条件。当我们深入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面临的汇率制度选择时,会发现它们的最佳汇率制度是不同的,因此不存在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的动力基础,所以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不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东亚货币合作中中日货币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货币合作需要一种稳定的货币充当“名义锚“,中国与日本作为区域内最大的两个经济实体,人民币与日元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必然存在货币竞争关系.从中日两国与东亚区域内成员间贸易联系、币值稳定程度及声誉这两方面来说,人民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从经济实力和组织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行动这两方面考虑,日元优势则比较明显;从国内金融体系发达程度这个角度分析,人民币或日元都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东亚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呼声日益上升,而这一构想的实现既有贸易区建设的有利因素,也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差异导致的诸多困难和制约.欧元作为区域货币必然有值得借鍪之处.我们要探讨东亚各国建立亚元区的可行性首先就要通过与欧元形成条件的对比并结合东亚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琪 《金融纵横》2004,(9):18-21
一、引言 东亚货币合作的提出既源于内部的动力,也源于外部的压力。从内部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各国认识到了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由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成为一种地区性的货币现象,因此需要地区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纵向地考察美国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政策转变的历史,分析了美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战略诉求以及美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得出结论: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美国的因素仍将长期存在,东亚货币合作不可能摆脱美国的影响而建立起一个封闭的东亚货币共同体。东亚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应该在不触及美国关键利益的前提下谨慎行事,东亚货币合作只有保持一种相对开放的合作状态才利于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亚货币一体化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东亚各经济体汇率制度的变革、区内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的强化以及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动,国内外理论界围绕着东亚货币一体化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本文从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及可行性和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模式两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东亚金融危机表明东亚货币合作迫在眉睫,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范例。基于最优货币的理论框架,借鉴欧洲货币联盟建立的经验,我们认为,建立东亚货币联盟是完全可能的,且有助于东亚各国之间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1.
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东亚货币合作。目前正在展开的货币合作方案对危机援救的实际效果有限,且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进一步完善清迈货币互换体制、建立区域内汇率稳定机制和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等渐进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最好选择。作为地区大国,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进程并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亚货币合作多年来一直是理论界不断争论的话题,目前对于东亚货币区核心货币的选择上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人民币区、日元区和亚元区,并且国内的一些学者就相关问题提出众多的见解,争论不休。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1997年10月由工党政府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提出的“5项经济测试”成为英国是否加入欧元区的评判标准。随后1999年和2003年对英国的两次测试均以失败告终。欧元区是国际货币一体化的典范,它的成立加速了饱受1997年金融危机切肤之痛的东亚国建立统一货币区的进程。但是,从英国暂不加入欧元区的这一举动,以及布朗提出的“5项经济测试”,英国多次没有通过的情形来看,其间的种种制约因素对于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的困境提供了现实的国际经验,本文用这5项经济测试来检测东亚主要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东亚各国目前在货币领域的合作严重滞后于贸易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货币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传统的OCA标准,目前东亚各国内部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且这种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成本较高。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中日韩二三国货币冲击的对称性较高,但是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方面存在非对称性,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短期更为明显。与日韩相比,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冲击的对称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一定的合作优势。因此中国应以贸易合作为基础,加强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经贸往来,共同引领东亚货币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研究建立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OCA指数计量模型的基础上,目的在于判断东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中日韩三国是否可能展开双边或者多边的货币合作。经测算发现,在排除了原模型中部分不适用的决定因素后,中日韩三国货币的共同组合似乎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一、东亚货币区域化发展进程对人民币充当地区关键货币提出迫切需求最有可能成为东亚货币区域化进程中关键货币的首推日元。有学者对日元充当东亚地区关键货币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虽然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联系不断增强,为在东亚建立以日元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6.
东盟的共同利益取向及与中、日、韩的互补性是东亚进行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本文对"清迈协议"、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成立等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莉 《福建金融》2007,(3):55-5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心从全球国际间的货币安排转为区域货币合作,欧洲、美洲和非洲货币合作与政策协调机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本文对欧洲、美洲和非洲货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可供亚洲区域货币合作借鉴的经验,并对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策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出现了区域货币合作的趋势。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东亚各国从共同的利益出发,面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和压力,有必要加强本地区内的协调机制和金融合作。笔者通过对东亚地区诸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东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主要国家的大致经济发展方向趋同,基本符合最有货币区域理论中的最优货币区域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芳 《南方金融》2003,(7):53-55,29
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欧元的成功,对世界区域货币合作具有重要启示:建立在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货币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区域货币合作,建立东亚货币区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实现东亚货币区可以考虑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即先建立一些次区域货币区,然后逐步向外围国家和地区扩展,最终过渡到整个东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崔蕊  刘力臻 《南方金融》2012,(11):53-57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东亚经济体呈现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格局,东亚货币合作的区域层次有待重新考察和安排。本文通过构建东亚OCA指数模型,根据OCA指数方程计算了东亚区域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OCA指数,进而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的区域层次安排。结果表明,近期内,东盟主导东亚货币合作的格局仍将持续;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具备主导亚元模式货币合作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