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城市住宅供给结构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珊 《时代经贸》2007,5(12):99-100
部分地区房价的不断高涨是当前关乎国计民生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城市住宅的供给结构问题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给出判断住宅供给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住宅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住宅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城市舒适性与住宅价格、工资理论关系模型,利用1999-2006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舒适性对住宅价格和工资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要高于西部地区.由于住宅价格和工资之间不会因城市舒适性的差异而相互进行补偿,表明我国住宅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溢价发现与调整机制还不健全,这两个市场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为实现本地区住宅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城市居民福利水平的最优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李珊 《时代经贸》2007,5(12X):99-100
部分地区房价的不断高涨是当前关乎国计民生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城市住宅的供给结构问题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给出判断住宅供给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住宅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住宅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了影响城市住宅价格的多种因素,结合中国城市住宅市场下少数据的具体现实,在灰色理论的预测方法与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单因素的GM(1,1)预测模型构建了城市住宅价格多因素预测模型,结合西安市的城市住宅价格以及相关数据构建了西安市城市住宅价格预测模型,并对西安市未来城市住宅价格进行了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土地市场的逐渐形成,住宅土地价格在城市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城市问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衍生需求模型,对浙江省29个城市2004年出让的425宗住宅土地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城市房地产业从业人数、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城市人口结构是导致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这四个变量可以解释城市闻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86.4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住宅市场的特点出发,探究了住宅市场对城市经济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保障住宅市场对城市经济产生持续良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住宅租赁价格:基于重塑房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吓忠 《技术经济》2006,25(8):45-51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住宅投资者的增多,房价租金倒挂和租赁市场税费流失日益严重。加强城市租赁市场管理、理顺住宅租赁中的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城市住宅租赁租金的确定则是经济问题的核心。本文在租赁价格性质、构成要素及租金与房价的关系探讨基础上,基于重塑房价标准,深入分析住宅租赁价格的确定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述评,指出实践确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20,(1)
通过分析成都市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真实成交数据,研究了迁入人口对住宅市场的支撑作用,结果显示:迁入人口对成都市住宅市场的贡献超过50%,且以市外省内地区、三线及以下城市、西部地区为主;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二圈层,且对各圈层住宅市场的支撑作用由内向外梯次衰减;迁入人口在首套刚需房、二套改善房市场占比均超过50%,且对后者的支撑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高原 《当代经济》2010,(7):86-88
住宅产业作为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湛江市作为地级城市,它的住宅市场价格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和谐。本文运用灰度关联的方法排选出影响湛江住宅市场的主要因素,并从其结果分析目前湛江住宅市场的形势以及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邢友聪 《当代经济》2009,(13):106-1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相互分割的单核城市会变为城市联合体的城市群,这必然会对相关城市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城市的住宅市场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受到冲击.随着京津城际高铁的开通,京津一体化速度明显加快,本文将以京津一体化为例,分析同城化对相关城市住宅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Research in Economics》2001,55(1):109-132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aving behaviour of U.S.A. households. We use micro data from the 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 from 1982 to 1995. We employ synthetic cohort techniques to characterize the life cycle profile of saving rates and other variables of interest. In particular,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andatory saving and discretionary saving. We then relate our evidence to the recent policy debate on saving incentives and their usefulness.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电信是欧洲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公司在德国以内以及世界上另外若干个选定的国家里提供各种最现代化的产品与服务——从高速网络接入服务到移动因特网以及其他种种。德国电信认为信息社会正在形成一个需求深不可测的新的通信市场,并称之为T.I.M.E.S,即电信(T)、信息技术与因特网(I)、多媒体与移动商务(M)、娱乐与电子商务(E)、系统解决办法与安全服务(S)。  相似文献   

15.
Ferber S 《Medical economics》1985,62(9):99-100, 105, 109-10
  相似文献   

16.
17.
18.
The intellectual rivalry of F. A. Hayek and J. M. Keynes has recently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journalists and the broad public. However, how was it viewed at the time? This article uses archival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marginal annotations made by G. L. S. Shackle to determine contemporary reading responses to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of the 1930s. Shackle's unique reading style that includes legible, dated, annotations and the fact that a substantial part of his academic library survives gives us a unique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to explore anew this period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相似文献   

19.
美英对公用事业的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和英国对公用事业实行管制的由来、做法和经验。作者指出.由于生用事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及其与公共福利密切相关的缘故,使得美英两国在公用事业各部门建立了管制体系。实践表明,管制既有利于保障公众福利,又有利于改善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他们的经验可为中国改革公用事业的管理体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