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鑫 《黑河学刊》2012,(8):81-82
电视剧《孔子》是拍摄于1990年的历史正说剧。作为历史正说剧的代表,它给我们呈现了伟大的历史人物孔子的一生。在新媒介的诠释下,我们得以审视这一伟大人物坎坷的一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全新思考。但是,作为一部历史人物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回顾,不免也会发现很多令人遗憾之处。  相似文献   

2.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致力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失亦有得。记录他言行的《论语》,既闪耀着他思想的光辉,也折射出他诗样人生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3.
邵腾云 《魅力中国》2011,(17):210-211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抓住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机遇,大兴私学,以“有教无类”为施教的基本原则,广招门徒,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是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历史上私人办学规模最大、成效最佳、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人。“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是教育的公平与公正,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的“学有所教”与之一脉相承。所以历来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开启了一代教育新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闫馨月 《魅力中国》2014,(27):80-80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万爽 《理论观察》2010,(6):53-54
《论语》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哲理深蕴、发人深省。从中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也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理想、对教育的主张,以及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研究《论语》中孔子的隐逸思想,对于当前的政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外传统思想及反抗思潮的比对,重新解读了孔子的《论语》。认为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具有反对形而上学和僵硬教务的解构主义的特征,日常行为具有违礼的倾向,内心深处追求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指出要打破被不断演绎和塑造的传统.重新认识和评价孔子。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11,(13):75-76
[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释义]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1,(7):81-82
一、【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释义】孔子说:"能够从容安静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相似文献   

9.
佟昌泉 《魅力中国》2011,(2):238-238
《论语》绝非孔子著作,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孔子言行而成,是口头教学情境的活化石。孔子秉承了先秦以来思想对话的传统,在其教学、从事文艺批评的活动中,重视对话,通过对话营造精神境界,彰显审美人生。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语言风格和语录体所表现的人物和谐统一上来对《论语》语录体加以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11,(19):75-76
【原文】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迭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相似文献   

11.
董晓建 《发展》2011,(2):74-74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就是孔子对其学习观的总论。历来,人们对孔子的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真正能够领略本来涵义的人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11,(28):79-80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释义】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相似文献   

13.
《走向世界》2010,(22):95-96
【原文】予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释义】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世界》2011,(10):85-86
一、【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释义】  相似文献   

15.
<论语译注>是杨伯峻先生所著的一部研究<论语>的译注类作品.它以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论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深刻思想,特别是其中所运用的一些文言翻译方法,如对译法、移位法、增补法、删减法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翻译原则,更是为我们研究和学习古文今译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6.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相似文献   

17.
赵恒 《魅力中国》2014,(18):246-246
《论语》因属文言文,文本较为开放,用词概念宽泛模糊,使得译者于其意义把握上有了更多选择。不同译者所运用的不同翻译理论在译文形成过程中意义重大。本文试图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理解分析《论语》四种英译版本的特色风格。关注多元系统理论于翻译研究中所展现的除了语义研究之外更加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们建设全面和谐社会,其理论根源在<论语>中均有所赘述,且"和"也为论语之要义.全面研究<论语>这一要义能够指导我们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10,(13):93-94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相似文献   

20.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