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2002年以来研究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得出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进行耦合协调研究的必要性;随后在运用Granger模型对二者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衡量与评价基础上,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得出当前二者协调度较为欠缺的结论;进而对二者协调度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厘清二者互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我国2014—2021年1625个县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并进行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结构;(2)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耦合协调度逐步提升,但整体耦合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东部高、其余区域低”的空间结构特征;(3)全国及各区域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者相对发展状态不尽平衡;(4)教育水平提高、产业结构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政府适当支持均能推动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居民素养提升方面,还需要因地制宜,最终推进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1996~2011年我国信贷规模增长率与城镇化率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耦合协调度分析,表明我国银行业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之间虽相互作用较深但协调性不足。提高二者的协调程度,应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开发性金融;完善投融资政策环境,制订新型信贷融资战略;鼓励开展针对性创新,提升产业集群拉动效应;优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增加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欠发达地区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发展实际,设计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协调性测度模型,实证分析了二者的协调性发展程度,得出2000年以来,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发展的协调性变动大致经历了不协调、协调性程度缓慢增强并向好、较为协调等三个阶段,但金融支持发展后劲不足,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引导,科学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规划,完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等举措来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水平,持续强化二者的协调性,助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当前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积极支持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区域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加快自身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城镇化率与金融支持和财政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得出金融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白斐 《时代金融》2013,(27):162
积极推进城镇化对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陇南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金融业支持陇南市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探索了金融支持陇南市城镇化的难点,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巩艳红  宋子文 《现代金融》2023,(3):11-20+10
在对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丰富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三大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指数表现突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也取得了相对较快的增长;且数字经济综合指数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趋势大体上保持一致,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呈现出平稳的发展趋势。(2)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且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性。(3)从动态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来看,当期耦合协调水平、相邻省份耦合协调水平以及相邻省份上一期耦合协调水平都会影响下一时期的耦合协调水平,即存在着“叠加效应”和“学习和模仿效应”。(4)从空间效应的分解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供给水平和创新水平等均是影响综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黎珲  梁雨田 《青海金融》2014,(11):44-47
西部农牧区城镇化建设给西部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本文通过海南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了其制约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以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城镇居民创收、完善城镇化功能、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城镇化各项设施建设为切入点的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选取新疆及十四地州2011—2021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计算二者发展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进行耦合协调模式分析,得出二者在新疆不同时间、不同地州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结果能为二者在新疆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协调各地州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蕾  佘镜怀 《征信》2021,39(3):81-87
金融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基于京津冀地区2007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分析京津冀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金融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仍有待提升,也即金融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仍有欠缺.因此,应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支持作用,加...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需要新建和翻新大量的基础设施,这种建设项目的非盈利性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相悖,二者相互制约,成为阻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现代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城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更是离不开金融的依托。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13,(5):36-38,55
城镇化对我国当前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意味着对信贷资金的更多需求,对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对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核心的金融,在助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以赤峰市为例,在回顾赤峰市近几年城镇化发展以及金融对其支持现状的基础上,采用1996年至2012年全市城镇化建设和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对城镇化建设、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相关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城镇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城镇化发展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必然离不开金融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同时,我国经济有着区域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的特点.因此,本文以比较不同地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差异为切入点,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对象,研究二者关系,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演算,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切入,定量衡量长江经济带中部整体及空间格局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在分析其演变规律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对人口一土地城镇化失调等级进行可视化表达。在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影响因素中,直接原因是四省发展协调度之间的差异;根本原因是户籍二元结构、土地二元结构和投资驱动模型作用。为解决长江经济带中部存在土地城镇化滞后、土地城镇化速度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且空间差异大等问题,提出了缩小四省内部差异、进行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致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于2012年1月出台了《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开创吉林省城镇化新局面.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于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缩小收入差距等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如何完善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机制,提高融资效率,充分实现金融对城镇化的有力支持,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镇的载体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对于经济转型关键期的大兴安岭林区尤为迫切和重要。要充分发挥银行业对大兴安岭林区城镇化的支持作用,首先要解决区域资金外流、融资渠道不畅、融资环境不优三个制约银行业支持林区城镇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发展实践表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同时,金融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健康协调发展,也是当前金融改革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本刊约请了部分中心支行,就其辖内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对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体制和政策障碍及解决对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四川省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金融支持则是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四川为例,对小城镇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金融支持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金融支持城镇化和在城镇化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协调共生关系,把握二者空间演化特征、耦合协调关系及驱动因素对推动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利用合成系数法测度2011—2019年省域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二者耦合协调的主导因子及交互因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空间布局呈现“三强带动、东西分化、中部过渡”的特征,省域金融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呈现“东南向西北层次递减、中心区域极化”的特点,二者耦合协调度从濒临协调过渡到高度协调,空间上呈现出“东部沿海高、西部内陆低”的层次递减规律。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人均财政收入、政府人均教育支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量是驱动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主导因子,经济发展、金融法治环境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助推二者耦合协调,但促进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金融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主导因素存有异质性。因此,应从优化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完善金融法治体系以及提高居民金融素养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