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经济研究》2005,(5):11-14
2005年8月30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大会在西宁隆重举行,由此拉开了我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大幕。拥有三江源,是青海人民的自豪和骄傲,保护和建设三江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更是历史赋予青海人民的重大使命。我们要牢牢抓住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这条主线,精心组织规划实施,出色完成各项规划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生态优势,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在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青海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将得到合理的开发,青海生态保护的独特效应不断凸现,青海经济社会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生态优势,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在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随着“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青海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将得到合理的开发,青海生态保护的独特效应不断凸现,青海经济社会将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通信产业迅猛发展,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今后五年,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通信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既是新青海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是推动新青海建设的重要保障。这一新形势新任务,既是青海通信行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又是全省通信企业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张泽顺  张再芳 《发展》2007,(7):58-59
实施“天保”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林业,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国有林区一次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要想创造性地实施“天保”工程,解决国有林区深层次矛盾,促进天然林资源和林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管护、培育、开发、精简四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海经济研究》2008,(6):96-97
自2006年开始,省发改委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作为生态立省战略的重大课题,组织力量着手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青海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和《关于建立健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关政策建议》,并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向全国人大、政协及国务院相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生态保护建设予以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目前,国务院将“加强青海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五项重点工作中之一进行研究部署,使我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探讨我省工业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措施,对于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和谐青海建设,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生态是青海最重要最可持续的品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体现到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工程建设、民众生活和政府监管各方面,让生态文明成为全省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青海发展的鲜明标识.”在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征程中,除了注重生态环境之美的打造,更要注重人的心灵生态之美的塑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对青海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才是保护青海生态环境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9.
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视野审视青海生态地位及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省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又提出了大力发展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主的绿色经济。这是青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今后青海发展的重点所在。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对全省生态演变进行评价,可以把握青海生态环境变迁的动态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为改善青海生态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们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色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指出:“青海是中华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青海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的“生态保护第一”战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了青海未来发展的定位.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要素及其子系统,其范畴及指标体系非常丰富而又复杂,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跳出生态保护狭义的范畴全面落实青海省“生态保护第一”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这是继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之后,国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实施的又一项重点生态保护工程.青藏高原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爱惜西藏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永葆高原碧水蓝天,牢筑西藏生态安全屏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经济研究》2010,(3):19-22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消除贫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本文就未来世界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环境进行剖析,科学判断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搞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要以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为主攻方向,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建设茫崖"生态文明新城"为目标,按照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以生态功能提升、资源节约提效、环境治理提质、国土绿化提速、生态制度构建五大行动为载体,努力开创茫崖生态保护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青海经济研究》2001,(6):21-2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青海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事业了蓬勃生机,给青海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两年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发建设意识增强,观念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重点建设项目增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进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公众生态意识觉醒却践行乏力;地方政府生态治理无力;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挑战与机遇并存,文章认为,应通过生态教育途径,树立生态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以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芳  张庆霞 《科技和产业》2020,20(12):97-102
宁夏谋划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背景,利用SOWT分析法,客观剖析了宁夏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与劣势,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总体思路、战略定位和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黄河流域的源头省份、干流省份,青海省要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当下,青海省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起点上.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应该找准青海省定位,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国家战略、富有青海特色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环湖生态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是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末以来,各地区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把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以及经济发展是否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重要标志。根据青海的实际情况,到2010年可形成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对青海生态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大力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强环境治理,探索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作为全省循环经济建设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在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生态保护方面齐头并进,迈出了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20.
<正>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和不可替代的位置。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由此进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