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会学习》2009,(3):10-10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现对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明确如下: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 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 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8,(3)
<正>财税[2018]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4.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发布,一方面在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比例,使中外资企业的竞争更趋公平合理;另一方面,提高了内资企业的扣除限额,在减轻纳税人公益性捐赠的税收负担的同时,进一步通过运用税收杠杆鼓励纳税人进行公益性捐赠,体现了税收政策的利益导向性;第三方面,将计算公益性捐赠扣除的基数由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改为年度会计利润总额,方便了纳税人的计算和申报。  相似文献   

5.
朱永健  段正假 《理财》2001,(8):28-29
2000年初,国家审计署在《 2000年度经贸企业审计工作方案》中,把 1999年度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存在严重失真的问题列为检查重点之一(重大问题追溯到以前年度),并要求计算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等的差错率,揭示会计报表的失真程度。同年年底,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对 159户企业 199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样调查的结果。其中,利润总额不实的 157户,共虚增利润 14. 72亿元,虚减利润 19. 43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为 33. 4%,资产不实的有 147户,共虚增资产 18. 48亿元,虚减资产 24. 75亿元,资产失真度 0. 95%,所有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但究竟如何准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对此存在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陈祥瑞 《会计师》2011,(10):27-28
<正>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公益性捐赠全额扣除的规定,公平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但由于公益性捐赠的扣除基数采用了年度会计利润,其相应的预缴、汇缴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仍不够明确,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一、现行规定比较新旧企业所得税法,新法统一了公益性捐赠扣除比例,取消了公益性捐赠全额扣除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范围内,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而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这一扣除标准为企业应税所得额的3%以内,两者相比计税基数和比例均有变化。诸如此类,纳税人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常会遇到两个相关的概念:“利润总额”和“应税所得”。“利润总额”是会计概念,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成果,它关系到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的权益及企业、职工的利益。“应税所得”是税法概念,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按规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9.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关键,是正确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我国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与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利润总额计算基本一致的,即利润总额作为计税的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而1994年税制改革后,在企业所得税核算上,对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以前不同了,即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企业按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利润总额为基础,当财务会计制度对有关收入、成本要素项目的处理办法与税收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就要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予以调整。因此,探讨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之处,对正确进行所得税的计算,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盈亏的总额,正数表示盈利;负数,则为亏损。长期以来,“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效益和经营成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最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之一。 原先,“利润总额”的计算比较简单,行业中可比性也比较强。根据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为产品销售利润加其他销售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净额。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工业企业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要的经  相似文献   

11.
唐桂娥  徐东明 《税收征纳》2005,(6):34-34,36
根据财政部《烟草商业税后利润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3]238号)文件要求,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依据烟草商业企业利润总额(包括从股份制企业或联营企业收取的投资收益)减去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净利润的15%征收税后利润,并要求年度终了后4个半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税后利润年度清算是否准确,关键是核准上年度“利润总额”和“企业所得税”。对上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税收法律法规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2.
去年1月至4月,我们对几十家企业进行了199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查帐签证,发现很多纳税人在帐务处理上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利润总额失真,也给我们查帐鉴证工作带来诸多不顺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企业对外捐赠时对筹划时机及方式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这里的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相似文献   

14.
王振猛 《会计师》2010,(8):38-39
<正>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利润总额的构成和计算方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新的构成和计算方法。两者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构成项目出发,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差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税前补亏和税后补亏的税收操作与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建功 《上海会计》2000,(11):26-27
一、税前补亏与税后补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 ,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 ;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 ,可以逐年延续弥补 ,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弥补亏损审核管理办法》规定 ,纳税人可以在税前弥补的亏损额 ,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核实、调整后的数额。据此 ,纳税人以利润弥补亏损 ,可以分为两类 :(1)税前利润补亏 ,简称税前补亏 ,指以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前的“利润总额”(简称税前利润) ,…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正确计算,以及所缴税款的正确性,研究探析折旧隐性成本,无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第四款规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及公益性捐赠控制额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公益性捐赠控制额的计算比较麻烦。笔者现推导出一个简单公式,供参考。公益性捐赠控制额=应纳税所得额×3%。设:公益性捐赠控制额为X;应纳税所得额为Y。则:X=Y×3%①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设:利润总额为P;纳税调整额为N。纳税调整额(N)包括公益性捐赠超标准应调整额(…  相似文献   

18.
《安徽水利财会》2004,(3):37-44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人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19.
《证券市场导报》2008,(8):78-78
20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发布,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位居前三位。该排行榜由华顿经济研究院、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香港《经济导报》与《上海经济》杂志共同推出,以深沪证交所上市企业的利润总额为主要指标,并参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市值等数据,依次排列出前一百名  相似文献   

20.
评价企业经济效益一般采用资金利润率指标。公式为: 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金平均占用额×100% 这一指标可以比较同行业不同企业或同企业不同年度之间经济效益的好坏。但当运用这一指标比较亏损企业的经济效益时,有时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兹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某地区两个同行业亏损企业A和B,有关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