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经济学家周叔莲在《经济管理》杂志发表《将国企改革进行到底》的文章,指出:不能胡乱套用私有化概念。他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以调整所有制结构为前提,尤其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必须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一些地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困难重重,同非国有经济不发达有关。如何促进非国有经济健康迅速发展,理论上的争论仍很尖锐。有人说国有经济非国有化就是私有化。我认为是缺少充分根据的。这里指出几点:一、非国有经济并不都是私有经济,国有经济以外还有其他公有经济。二、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如在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基础上建成…  相似文献   

2.
王忠禹提出结构调整思路加大技改力度带动存量重组在已结束的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王忠禹指出,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当前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已达4万亿元,但开工率严重不足,相当一些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半数以下,有的甚至只有百分之十几...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区粮食系统,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所有制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有些同志担心把国有粮食企业所有制改革改到“私有化”道路上去,从而缩手缩脚。这样,弄清什么是“私有化”?怎么搞才不是“私有化”?是今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所有制取得成功的认识前提,需要认真探讨。什么是私有化?这是需要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才能说得清楚的问题,但有一点现在可以肯定:那就是把国有资产无偿地或以有价证券形式分配给职工和居民个人,就是搞“私有化”。这种“私有化”做法,不仅使国有资产流失,破坏生产力,而且会造成政治上…  相似文献   

4.
在简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农地的产权、功能和经营状况,通过国有企业与农地相似方面的横向比较,分析了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私有化的不合理性,同时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为我国企业战略重组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随着战略重组在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有效运用,其效果已经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国有企业战略重组成效的梳理,进一步指出战略重组是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资本的本性所致;战略重组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而且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更有利于河南实施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提升国有经济“三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战略重组是其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化”,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趋势,而不是指事物彻头彻尾的纯净,私有化是从所有权主体角度,表示从国有向私有发展的趋势;民营化则是从经营权主体角度,表示在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经营主体由国家转为非国家的发展趋势。显然,不能把国有企业民营化与私有化混为一谈。 所有者决定着经营权的取舍及其大小,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国家作为所有者把国有资产经营权委托  相似文献   

7.
地租、地价是士地所有权实现的一种经济形式,但只有土地所有权与国家行政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相分离时,才能够在经济上通过地租形式独立实现。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中这三权是合一的,因此租、税、利也是合一的。国有企业传统土地使用制度的特征是无价行政划拨,而不是无偿使用.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家土地所有权应与生产资料所有权适当分离,国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将以地租、地价形式独立实现,这是国有企业已划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这里重要的是机制的转换。而不是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国有企业已划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必须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8.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中的综合平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各种指令性计划直接平衡社会供求以及安排社会供求结构的经济基础不断弱  相似文献   

9.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必须触及“所有制”国务院决定,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部分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情况看,在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取向的争议。其主要表现:一种是国有经济最劣而非公有的民营经济最优论。这种意见认为,国有企业因为其所有制性质,注定了是最缺乏活力的一种经济成份,国有企业搞好了是偶然的,搞不好是必然的;民营企业则相反,具有与生俱来的所有制优势,是最有动力和活力的一种经济成份。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就是要坚决实行“国退民进”把国有…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而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又是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基本明确,即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改善国有企业股本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从有利的方面看,所有制结构调整能促进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并促进税制的完善。国有企业改制,非国有制经济成份增加以及资产经营形式多样化给税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1、国有企业的改制可直接增加税收收入首先是一些大型企业的强强联合,组成了超常规发展的企业集团,充分利用规模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带来的税收收入可大幅度增加。其次是在保证国有资本占主导的前提下,吸收其他经济成份参与到国有企业的经营中来,盘活了存量资产,扩大了资产总量,优化了资产结构,做大了“蛋糕”,可以直接增加国家税收。如国有小企业搞股份合作制,不仅…  相似文献   

12.
听音阁     
《中国改革》2005,(3):7-7
新自由主义是什么意思呢?经济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经济全球化。对于这四个特征,我的看法是:第一生产要素要自由流动,如果不流动的话,还是搞计划经济好;第二,如果搞市场经济,就必须要市场;第三,中国改革不走私有化道路,但不走私有化道路不等于说不发展民营经济,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民营经济。国有经济要调整,该退的要退,该进的要进。当然退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乡镇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推进了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认为,在乡镇企业改制转制中,必须注意防止以下四种不良现象的出现,以确保乡镇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一、改革产权制度,要提倡多样化的形式,防止简单私有化的现象。在改制中,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已经过时,现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一步到位"将乡镇集体企业全部转为私营企业。还认为,只有量化到私有经济,才能真正明晰产权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个别地方出现了乡镇集体企业全面私有化的现象。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正确理解改革产权制度的内在含义和目的意义。我们认为,改制决不是全盘否定和削弱集体经济,更不是简单地实行私有化;而是要通过改制,进一步界定产权归属,明晰产权关系,促进资产合理流动和科学重  相似文献   

14.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但我国原来的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且机制很不灵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主要弊端是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乏,政企不分,无人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改革确实加强了力度,加快了步伐。例如,纺织行业限期压缩生产能力,分流富余职工的举措,既带有调整产业结构的含义,也是实施战略性改组的要求。再如,把国有企业改革同发展多种经济面成份结合起来,采取了支持和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或到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给予种种政策优惠,取得了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刘美忠 《齐鲁粮食》2001,(11):31-32
近几年,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扩大了企业理财自主权,促进了企业运行机制为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阻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就这些问题,谈点对策看法。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着力制度创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尤其要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监督。  相似文献   

17.
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探讨徐永义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来抓,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约束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因此很难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做出正常反应。这种状况如不及时...  相似文献   

18.
我仅从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对发展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定位问题在当前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抓大放小,全国城乡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的时候,我们对讨论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一)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由来已久,在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建立以家庭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前,这种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社区农民共有为基础的集体经济组织,几乎是农村经济的唯一组织形式,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80年代中期,中央发文撤消人民公社体制之后,这种经济形…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审u,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的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不容置疑。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  相似文献   

20.
以资产管理为核心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李明瑞,张文华(一)北京市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保护和发展集体经济,在农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形成了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农村集体资产存量不断壮大。到1993年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