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钢铁行业实施的是差别退税制度。文章通过建立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测度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高、中、低能耗钢材产品出口量及出口价格动态影响的异同,以此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控制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能刺激出口,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对出口退税率的变化最敏感。与出口退税率的影响相比,出口商品价格对出口量的影响要小得多,但同样地,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对出口商品价格变化最敏感。最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从总体上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大,但出口退税率上升将导致高能耗产品更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出口退税的现状 出口退税是一国政府为了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出口商,使得出口商品以含部分税或者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所实施的一项政策.我国自1985年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出口退税政策多次发生重大变化,1988年明确"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1994年税制改革,颁布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重申了对出口商品实行整体税负为零的零税率政策,1995年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0%、14%,1996年下调为3%、6%、9%,1998-1999年间,为鼓励出口,分别提高到5%、13%、15%、17%等四个档次.  相似文献   

3.
出口退税与中国的出口激励政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激励。文章提出了中国出口退税对产出、就业、税收收入以及出口等的激励模型,并运用协整理论进行了经验分析与检验。计量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出口的长期因素是汇率、中国商品生产能力和中国商品在世界的相对价格,而出口退税只是影响出口的短期因素。扩大出口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革汇率制度,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出口退税对出口激励的短期战略。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出口退税的现状及巨额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出口退税的现状 1985年开始的出口退税政策主要是指,出口商品在出口时,除原油和成品油外,其余商品一律退还生产环节的产品税和增值税,对出口盈利较大的商品,由  相似文献   

5.
王芬 《宁波经济》2007,(10):14-16
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7]90号),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为摸清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宁波出口的影响,市局对37家外贸企业(其中,流通型企业23家,生产型企业14家)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此次出口商品退税率下调对我市多数进出口企业影响较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6.
林歆 《特区经济》2004,(11):208-210
由于出口退税直接关系企业成本,且与产品出口成本呈负相关效应,退税率的调整会对出口增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出口收入占主营收入比重大且毛利率低的企业,影响更大。造成出口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据统计,此次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全国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15.11%降到12.11%左右。这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调整:如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7.
调整出口退税率是"福"还是"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已经是近年来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第三次调整(1999年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国家将平均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5%,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把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三个百分点)。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纺织、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机械等多个行业,税率有升有降。那么,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及其相关产业、企业来说,是“福”还是“祸”呢?  相似文献   

8.
出口退税是对经营出口商品的企业退还出口商品在国内已纳税款或出口商品中的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的进口关税。由于出口退税能够降低出口商品、货物的成本费用,因而成为提高出口商品、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出口退税是一种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税收制度。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这一政策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外贸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确定出口商品的退税方式是当前生产制造型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此,本文以MYYT公司为例,从出口方式、贸易方式、出口区域、风险管理等几个角度企业出口退税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税收筹划改进措施,旨在为国内同类企业的出口退税税收筹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已经是近年来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第三次调整(1999年为了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国家将平均出口退税率由6%提高到15%,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议,把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三个百分点)。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纺织、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机械等多个行业,税率有升有降。那么,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及其相关产业、企业来说,是“福”还是“祸”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出口竞争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出口退税、产出波动和需求转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退税对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出口的激励效果在不同的时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危机时期出口退税的出口激励效果高于承平时期的出口激励效果。这一结果表明,适时提高出口退税率是危机时期我国刺激出口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彦利  何树全 《乡镇经济》2008,24(12):55-58
目前国际粮食供应趋紧,为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充足,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取消农产品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等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中国从2007年12月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遏制粮食价格上涨的政策。文章从粮农、消费者等角度综合研究新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粮食贸易新政策效果,探求影响实施效果的问题所在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穗光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83-186,193
文章简述了近年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频繁调整的情况,以粤东为例就其对我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正负效应,提出须有其它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合调整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外贸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Value-added tax (VAT) rebates are a commonly used export-promoting policy. This paper exploits China's frequent adjustments of VAT rebates and large-scale data on export transaction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VAT rebates on exports. Our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ions show that the negative adjustments of VAT rebates in our sample period significantly reduce export value and quantity by 15.30% and 19.75%, respectively. This shows that the trade policy of VAT rebates is very effective. We also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VAT rebates on exports operating through extensive margins is larger than the effect through intensive margins. Moreover, we find that the pass-through of VAT rebates to importers is around 47%.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商品出口贸易中隐含了大量的碳排放。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贸易结构的措施,是否对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钢铁行业产品出口为例,采用倍差法对我国实施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的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能显著地降低出口隐含碳的增长率,相比未调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而言,调低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出口隐含碳增长率降低39%,因而出口退税政策能够显著影响出口隐含碳排放,从而可以把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China's duty drawbacks and value-added tax rebat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romoting exports. Simulations from a CGE model, characterized by a dual production (domestic sales and export processing) and dual import structure (imports used in export processing and for other purposes), confirm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on China's exports that (a) such policies are generally export promoting; (b) a small part of the export expansion comes at the expense of a slight decline of the domestic activity through factor re-allocation and input substitution, whereas a larger portion of the expansion is attributed to cheaper access to foreign inputs; (c) export processors use more imported inputs and less domestic inputs; and (d) export intensive sectors are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se policies, where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ector is impacted adversely. These policies generate welfare gains for China.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exus between export tax rebates and productivity using Chinese firm-level data from 2000 to 2007. The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one percentage point decrease in export tax rebate rates increases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a firm by about 0.1 percentage points. We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that explain this nexus and attribute it to the allocation effect of export tax rebate policy; that is, export tax rebates prevent low-productivity firms from exiting the market and further reallocate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to them. In addition, a decrease in rebate rates significantly encourages the TFP growth of surviving firms and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aggregate TFP. Specifically, throughout 2000–07, the declining rebate rates accounted for 5.23% of the rise in the aggregate TFP, and the between-firm effect was 3.85%, which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within effect.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tends the model of Nocke and Yeaple (2014)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export tax rebate (ETR) changes on multi-product firms' product scope. In response to ETR changes, firms optimally reallocate their organizational capital, and adjust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production. We test the model's predictions using firm-level export and ETR data from China. We find that less profitable products, facing larger ETR reductions, and products in which China has a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are more likely to be dropped.  相似文献   

19.
刘慧 《科技和产业》2022,22(4):144-149
近年来,中美关系收紧,美对华科技领域的遏制行为愈演愈烈。美国不仅对华高技术出口采取一系列的管制措施,还对自中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做加征关税的限制。基于此,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特征做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结构比较单一。在主要伙伴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对影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因素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创新力和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外贸上大而不强的现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曹冲  夏咏 《新疆财经》2020,(1):72-80
本文基于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结构、出口贸易竞争力三方面的描述统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潜力巨大,出口贸易竞争力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两国不具有比较优势;出口贸易发展水平较高,不同时段和时点变化特征明显。因此,中国与中亚五国应积极开展农业经贸合作,优化农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