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无疑是这几天互联网上最热的人。这位师从吴敬琏、张培刚的经济学家,2年前在一次内部演讲中,大胆预言2013年7-8月份中国经济将遭受"很大的坎"。这篇演讲因其独立尖锐在网上传播甚广。最近,中国GDP增长乏力、银行资金紧张、股市大幅波动,似乎在某种意义上验证了他的一些判断。  相似文献   

2.
胡忻  江柔嘉 《浙商》2013,(15):56-57
如果非要说有危机,其实一直都在危机中。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趋大,一方面外贸持续回落,另一方面内生性增长动力仍旧不足。早在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曾预言2013年七八月份,中国将爆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而引发这场危机的原因则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地方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3.
最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们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若干似是而非的看法。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哪怕是外部环境再不景气,中国也完全可以保持一枝独秀;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包括索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内外人士有更为大胆的观点,即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还可拉动全球经济实现复苏。  相似文献   

4.
宁军明 《消费经济》2003,19(1):13-15,29
消费需要思想在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他把消费需要作为经济研究的起点,把消费需要及其满足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整个消费经济学体系的主线和消费领域的主要规律。尹世杰消费需要思想是不断发展的,1993年出版的《消费需要论》系统地、充分地展现了其消费需要思想,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他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与看法,其消费需要思想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凌兰芳 《浙商》2013,(15):52-53
这样一个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车轮滚滚,滚到现在这样一个模式,很多问题都是失衡。五年内难以解决结构失衡问题我最近跟中小企业打交道多,比较接地气。对于今天这样的经济局面,我没有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前因预测今年七八月中国将发生较大的经济危机而走红)的本事,但我一直讲经济失衡是非常严重的。这样一个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车轮滚滚,滚到现在这样一个模式,很多问题都是失衡引发的。  相似文献   

6.
孙在国 《商业科技》2008,(12):105-106
体验是消费者对一定的刺激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体验在本质上是个人的,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在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美国俄亥俄奥罗拉战略地平线LLP公司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1998年提出体验将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而开启未来经济增长钥匙的新观点,并提出了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从商品经济到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转变,在企业经营中自觉运用体验营销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无疑将成为现代企业开拓市场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梁小民 《浙商》2007,(10):34-34
中国的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十多年,未来会怎么样呢?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国内外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还会持续二三十年的高增长,而且有望在2020年左右赶上并超过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  相似文献   

8.
四大难题考验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忠 《商界》2005,(5):16-17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铁矿涨价、苏丹红事件、股市再次低迷等,原本清晰的经济走向似乎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于是,对于中国经济将往何处去?中国企业将往何处去?成了我们迫切期望求解的问题。2005年4月初,经济学家谢国忠发表了他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为了让读者对各种观点有所了解,本刊撷取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告》2009,(1):83-84
2008年11月14日,上海:根据最新出炉的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放缓,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态度乐观。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相信,此轮全球性经济低迷将在一年内画上句号。其中,印度持这一观点的受访人数比例最高,达到51%,其次为越南(45%)。在中国和俄罗斯,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全球经济将在一年后回暖。  相似文献   

10.
天道酬勤     
最近一位美国学者向我提出一个令他纳闷的问题:“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几十年高速成长而不衰?”这似乎有悖于经济学常理。因为按照经济增长的周期理论预测,他曾数次看衰中国经济,但每次都大跌眼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战车刹都刹不住,中国经济成长的曲线让他看不懂。  相似文献   

11.
梁优彩 《国际贸易》1999,(10):18-21
不同判断 今年初,对世界经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会继续放慢。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今年世界经济形势将逐渐好转,增长速度要快于1998年。第一种观点的代表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IMF预测全球GDP(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加总)今年增长2.3%,增幅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化国家GDP增长率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2016,(2):120-123
2015年12月以来,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一)未来两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回暖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2015年12月10日发布《2016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未来两年世界经济仅有小幅改善,预计2016年和2017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2.9%和3.2%。  相似文献   

13.
古拉汗 《商》2014,(2):114-114
萨缪尔·亨廷顿的一篇《文明的冲突》引来了世人的争议,尤其在911事件以后他的观点再次被推上了争论高峰,到底文明之间有无冲突?若有,那么这些冲突的实质本源又是什么?本文通过一些国际国内实例来发表个人观点,论述其经济在各文明间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进程都迈出了较大步伐,本文对区域化、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以乌拉圭回合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化,一体化与集团化,多元化实质上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它们是相互推动和促进的,区域化是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必经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将是二者的合一。  相似文献   

15.
陈东琪 《财贸经济》2007,(8):121-125
刘国光先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多年来,他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问题,硕果累累,成就非凡,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在兼收并蓄东、西方经济理论成果基础上,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卓有成效地研究,提出了许多精辟且深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对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和发展,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孔庚 《中国市场》2013,(41):179-180
人们一般认为,毛泽东非常重视我国的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其实,他同样非常重视教育和经济,并深刻认识到教育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深入阐释这一观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毛泽东"教育与经济并重"思想,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克强 《浙商》2005,(7):48-48
作为“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重要内容之一的“浙商回乡投资与总部经济论坛”.于6月5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人大厅举行。杭州市副市长金胜山、浙江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等企业家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祥荣、著名学者高小勇等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如何打造浙商“总部经济”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不乏观点碰撞的精彩场面。  相似文献   

18.
孙在国 《商业科技》2009,(4):119-119
美国俄亥俄奥拉战略地平线LLP公司创始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1998年就提出体验将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而开启未来经济增长钥匙的新观点。体验是消费者对一定的刺激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种特定水平时,在他的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所谓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11,(10):11-11
明年政策刺激或超预期 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在2012年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而国内的券商投行也几乎一致看空明年中国经济走势,其中最有代表陛的为安信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观点,他明确表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可能仍然延续既有的下滑态势,何时企稳回升取决于基建投资和其分投资的走向,及消费是否回升。  相似文献   

20.
李稻葵 《新财富》2010,(6):38-39
中国经济泡沫论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欧债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前景,我们的政策不应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不该有神经质的高频颤动。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一场内需不断上升、对外依赖度相对下降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消费升级以及绿色产能革命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健康的十年,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今天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