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手机打车软件在国内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通过打车软件与电话叫车、街头招车的比较体现其优越性,并结合国外打车软件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软件运行、监督管理、市场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打车软件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初 《浙商》2013,(17):108-109
上班路上刷微博,朋友圈子用微信;看病先用手机预约挂号,坐公交车刷手机卡,打车用“打车软件”,逛商场时用掌上物价平台货比三家;如果要出门旅行,从机票、火车票预订,到酒店、餐饮团购,全程通过手机完成……最近一年,在杭州工作的网购达人小叶感觉移动的3G网络越来越好用了,不仅手里这款移动3G订制的三星S4智能手机到哪里都很炫,而且不管到哪里网速都很快,看视频,传微信,网速“嗖嗖”的上去。  相似文献   

3.
《商业科技》2014,(10):45-45
打车补贴大战行将熄火 短短两个且打车补贴大战已有悄然熄火的迹象。 3月24日,嘀嘀打车开启当月第五次降补,除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南京、武汉、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外,其他城市打车补贴从每单5元降至3元。目前全国城市乘客端补贴已经统一降到3元/单。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切似乎正朝着出租车运营模式又将正式接纳移动打车这项新生事物时.广大还没有实现移动支付.或者还不熟悉使用移动应用APP打车的民众开始感觉到移动打车应用的“来势凶猛”。似乎移动打车的应用不仅没有缓解打车难的问题.反而使某些特定人群.或特定时段打车难的问题进一步加重了。于是乎本来就处于被动接受的出租车公司马上做出了回应,提出要在上下班高峰时间禁用移动打车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鸿江 《商》2014,(2):125-125
随着近两年打车软件的兴起,打车一族的手机里都装载着各不相同的打车软件,经过几个月的市场整合,原先40多款打车软件的百花齐放演变成现在的嘀嘀、快的的双雄争霸,市场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但是,打车软件的炙手可热是否就代表着出租车市场供需双方的良性互动呢?  相似文献   

6.
小生 《商业科技》2014,(7):52-52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在“来往”扎堆里发出感慨,称看母亲在路边打车,既不会用打车软件,又打不到车,深感这场竞争伤害了用户的利益,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利益。在“老板”充分示意后,3月3日下午,“快的”打车联合支付宝钱包发出“致用户的一封信”,正式宣布降低使用快的手机打车软件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7.
宗河 《中国品牌》2014,(3):68-69
打车APP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但缘何如此备受互联网巨头的青睐,让阿里、腾讯甘愿为此烧钱?“我们公司正在和微信谈,以后你就可以用微信支付车费了。”1月27日,在腾讯的大本营深圳,一位出租车司机说。临近春节,腾讯和阿里却没闲着,1月20日,获得腾讯投资的嘀嘀打车宣布追加2亿元预算请全国人民打车,21日,快的打车随后宦布与支付宝钱包联手再投5亿元请客打车。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     
打车软件补贴价格战持续升级 2013年.打车软件逐渐步入消费者的视线,各类型软件相继推出,而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摇摇招车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从今年1月20日开始,找到“千爹”的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开始“火拼”.掀起补贴价格战,并快速融入到两家巨头的核心业务中。嘀嘀打车快速接人微信,结合微信支付;而快的打车则接入支付宝钱包。  相似文献   

9.
陈永谦 《新财富》2014,(3):12-15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让消费者体验“免费”打车的乐趣。热闹的表象之下,是打车软件尚缺乏盈利模式支撑的事实,以及互联网巨头决战O2O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滑明飞 《华商》2014,(4):10-12
“以后上班不用挤公交了.打车不仅无需付费,还能赚2块钱。”2月19日,广州—位白领刘娴在一个微信群里发出这样—条信息,而群里的另一位好友回复:“我赚了3块。”近期,打车软件市场的火拼愈演愈烈。而从用户的反应来看,大战双方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公司动辄数亿元的投入显然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相似文献   

11.
范敏 《市场研究》2014,(3):11-14
<正>引言:滴滴和快的两大打车软件"火拼"的背后,是否是两大互联网巨头企业关于移动支付市场的一场争夺战呢?一、打车软件大战如果你是打车族,最近一定被快的打车或者是滴滴打车的奖励返还乐坏了吧,乘客和司机在这场"打车软件大战"中  相似文献   

12.
打车APP知多少打车APP是一种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召唤出租车的手机应用,是继电话后的另一种叫车方式。最早的打车软件是来自英国的Hailo和美国Uber。国内常见的打车软件有摇摇招车、嘀嘀打车、96106等。记者打开手机应用搜索,搜到几十种打车APP,真是眼花缭乱,不过应用方式各有不同,我们在此选取几个下载次数最多的打车软件程序,和大家分一起尝鲜。  相似文献   

13.
打车软件在中国的出现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兴起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新的选择。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打车软件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是从分析打车软件出现后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打车软件"存在的具体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潘欣怡 《浙商》2009,(11):38-39
3月7日晚,年仅20岁的“富家子弟”胡斌驾驶大红色三菱跑车在杭州繁华的街头与朋友“飙车”,将看完电影、正在穿过斑马线回家的25岁青年谭卓当场撞死。这起交通事故引起杭州社会舆论强烈反响,目击者纷纷通过网络等途径声讨肇事者,网民跟帖多达数万条事发第二天晚上,数千人自发举着白蜡烛,追悼遇难者。  相似文献   

15.
“太疯狂了!一定是因为用打车软件的人太多,造成系统瘫痪了。”近日,北京的王女士下班后使用“嘀嘀”打车,但手机页面上一直显示“系统繁忙”,于是又打开“快的”打车,惊讶地发现也出现了一样的情况。王女士无奈地向记者表示:“我工作的公司位置比较偏,出租车很少过来,看新闻上说打车能减免10来块钱,而且司机还能上门接我,所以很想体验一把,  相似文献   

16.
何晓春 《浙商》2011,(20):51-52
在新疆阿克苏的街头,“弘扬浙江精神,共建阿克苏新城”的标语随处可见;阿克苏不仅有杭州大道,甚至还有西湖,浙江与新疆的“甜蜜感情”浙江民营资本丰富,而这恰恰是新疆的短处,新疆需要浙江的民营资本。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江迅 《中国拍卖》2008,(12):20-20
40辆查扣车被弃停车场一辆广东牌照的保时捷在杭州皋亭坝停车场停了一年多,车主至今未现身;同样,去年12月份被查扣的一辆奥迪A8,也停到了现在。车辆因交通违法被拖,几乎每天都在杭城街头发生,今年1—10月,杭州交警支队清障中心拖离交通违法车1.1万余辆,到目前  相似文献   

18.
打车软件的兴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目前国内稳定的打车软件市场尚未形成,而且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因此对于打车软件每天都会有很多新闻报道,本文采取以"打车软件"为关键词,从百度上搜索的2015年2月15日至2015年8月15日的276篇不重复报道,并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提取关键词,利用BICOMB构建了共词矩阵,并形成相关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完成了对打车软件新闻热点挖掘,分析出当前打车软件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屡创新高,由此带来的出行难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我们。Uber作为一款流行的打车APP,创立于2009年,几年中,打车APP在各国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经过了几年的优胜劣汰,我国的打车APP市场已经结束了群雄割据的时代,开始进入寡头时代。本文通过分析打车APP的市场现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打车APP市场的对策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打车软件市场的兴起是建立在移动支付与地理信息定位基础之上的。2014年年初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两大打车软件分别得到财力支持,最终"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软件几乎完全占据打车软件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原理对目前我国打车软件市场进行分析,为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给予理论依据,并对打车软件的竞争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