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近乎于神的智者。然而三国之中蜀汉先亡,原因何在?目前学术界有“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之说,其中有观点认为诸葛亮缺乏领导才能是蜀汉败亡的最根本原因,笔者非常赞同。但笔者认为不善授权则是诸葛亮领导能力的最大缺陷。他本性谨慎,日理万机,事事躬亲,最终不但造成蜀汉人才严重断层,自己也落得个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魏子 《中国市场》2004,(11):43-43
<正>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蜀汉”鞠躯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风范,数伐曹魏.自隆中出山到秋风五丈原,是一个理想的全智全能的几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而他又本性谨慎,除失街亭,兵屯渭南等失误外,象诸葛亮这样才能卓越的人,似乎无任何天生的弱点,为什么蜀汉却最先灭亡?笔者认为,作为政军  相似文献   

3.
老板娘     
《商界》2005,(8):86-87
老板娘是客观存在,老板娘的影响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客观存在。企业要发展。企业要壮大,老板娘应如何恰到好处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老板应当如何处理“前院”与“后院”的关系?什么样的老板娘,是能够美满老板人生、助推企业发展的理想的老板娘?  相似文献   

4.
《商界名家》2004,(10):83-83
行走商界多年,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许多傻的人都做了老板,而许多聪明人却总是为傻乎乎的老板打工?这不仅仅是几个人的难题,恐怕也是所有“诸葛亮”们的难题:翻开《二十四史》,从姜太公一路数下来:商鞅、孙武、苏秦、张良、诸葛亮、刘伯温一个个聪明人,都没有一个做成老板,按照他  相似文献   

5.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46):12-12
成长中的企业,管理比较简单,老板要用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加强执行力,快速成长就行了。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就要用和自己互补的人,找到“魏征”型的人物,经常给自己劝谏和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因为老板在做事时,两个人有配合,老板才有余地,才好“唱戏”,才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6.
作为团队组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物质、精神等各种不同的激励手段促使部下或者队员努力工作,为你”卖命”——比如三国蜀汉之刘备与诸葛亮、赵子龙,也即通俗意义上的——”士为知己者死”;现代企业管理中,这种情形依然有之,但已经越来越不现实。这种激励模式并非我们推崇的激励模式,因为其背后不可预知的负面激励效应也如同定时炸弹埋藏在我们管理的团队或组织中,随时有可能让我们的整个团队、组织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7.
<正>陈老板的病,是中小企业的“通病”。规模小,没法吸引人才;人才来了,又不放心;彻底放手,又怕大乱。企业小的时候,老板亲历亲为是没办法。大了呢,老板就该做点宏观的事了,统领核心业务。至于日常性的一般事务,要学会授权,而且必须授权。会招人:(一)要以“需要”为前提电子商务需要增加人手专人负责吗?很多老板都像陈老板一样头痛呀!企业究  相似文献   

8.
郝志强 《商》2004,(8):70-70
对于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理论界偏向职业经理人的多些,对老板有很多批评,总是强调.引入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家族人来管理.要“信任职业经理人”,要给经理人“充分授权”。类似的言论很多,许多人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但有什么用呢?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企业还是那企业,经理人还是那经理人。  相似文献   

9.
何晓春  白友文 《浙商》2009,(1):94-95
企业应该是辆教练车,虽然授权于司机,但执行权、监督权、控制权相分离,老板要把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相似文献   

10.
何晓春 《浙商》2011,(13):90-91
目前大部分浙商正处于从“老板+能人”阶段向“老板+能人+制度”过渡的阶段。如果到了“老板+能人+制度+文化”阶段,企业就可以向世界级企业过渡了至少可以成为行业的领袖型企业。  相似文献   

11.
潘文富 《商界》2005,(10):84-85
留在企业,他们是老板们的得力干将;另立门户,他们是老板们的竞争死敌。“二老板”,一个让老板们既重用又提防的群体。  相似文献   

12.
“老板”一词在当今社会的含义,已经是比较尴尬了,可能你到小摊上补个鞋,别人也会叫你声“老板”。而有的行政机关,也管上司叫“老板”了。不过对于大多数企业里的“打工族”来说,老板就是给你发工资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3.
3家温州服装企业同时“蒸发”,老板均不辞而别;宁波慈溪一家企业的老板因企业亏损严重无法支撑逃回美国;台州一家企业欠下3700多万元货款,老板凭空失踪……好端端的几家企业,突遭巨变,业内人士无不扼腕叹息。老板玩“蒸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几家企业轰然倒下给浙商敲响了什么样的警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较为成功的企业大多是强人企业,由企业老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造就了该企业的成功。“强人企业”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在“强人”企业家出色的创新和战略规划能力牵引下,企业能够快速启动,完成一次创业的积累。企业的命运与“强人”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旦个人的命运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将经受严酷的打击,甚至走向毁灭的结局。“强人企业”的发展出路是,要从企业家牵引的外生模式转变为制度推动的内生模式。另外,曾经辉煌无比的家族制企业在 发展中已越来越逼近瓶颈,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面前,这些家族老板已经感到不同程度的无能为力,他们为寻觅继任而殚精竭虑……职业经理人由此应运而生。职业经理人就是在不受老板干预的情况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担负起管理经营企业的重任,将企业带向新高度的高级打工,他们必须是精通现代企业运行规律的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企业发展得好不好,经销商对它有没有盼头,需要去看企业真正的“意见领袖”是谁,老板有没有陷入很深的政治情绪中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乐活老板     
不快乐的老板实在太多了,包括赚钱和不赚钱的。然而,任何一种企业规模的老板,都可以在他们的企业里实施“乐活行动”……  相似文献   

17.
要解决越级指挥,就必须从老板做起,因为能越级指挥的人基本上都是企业高层。首先企业老板不能越级指挥,并消除越级指挥这种现象,通过有效的授权机制进行指挥。  相似文献   

18.
我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政府——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企业”三级管理模式。其中,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作为母公司,主要从事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营运,履行出资代表职能。所属企业作为子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相似文献   

19.
若水 《创业家》2004,(1):59-61
这位不懂经营的老板被迫“无为而治”,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场成功的授权。  相似文献   

20.
谢付亮 《浙商》2005,(2):102-102
一般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经营效率高,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事实上,经营效率高多半是在企业发展初期才具有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初具规模后.其经营效率便逐步降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张飞”领导“诸葛亮”、三个领导一个兵、公司是个“足球场”、“嫡系部队”之外无信任等四个因素使然,换句话说,要提高民企经营效率就必须突破这四个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