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在金融部门工作的小李,月工资上千元,每天只上半天班.因为既有钱又有闲,看到别人发大财,他心里痒痒,总想搞个第二职业挣点"外快"。小李在考察中发现,当时果品市场旺相,一斤红富士苹果卖到一块二,一斤红星苹果卖到六角钱,承包果园户都狠赚了一把。小李见别人发了苹果财,想想自己也不比别人笨,于是,经别人介绍和亲自到果园实地考察他与一个村委会签订了合同,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承包了30亩果园,承包期为2年,承包款6万元一次交清。小李虽然每天中午1点就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省国营八一农场,是兰州军区800名军官于1958年在河西走廊的戈壁荒滩上创建的。在60余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四场合一"(即合并地方国营农场)和"军垦十年"(1964年至1974年)等重大历史时期。据原甘肃农垦国营八一农场董事长张连忠介绍,截止到目前,八一农场土地确权面积达33.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余万亩。农场总人口4000余人,  相似文献   

3.
<正> 一、看准就干小芥菜做成大买卖今年64岁的李老汉家住湖南华容杆旗镇莲湖村,种了30多年的水稻、油菜,在当地是个种田的"好把式"。1991年的一天,他去临县走亲戚时发现,种芥菜比水稻和油菜划算,便向当地的农民学了技术。带了种子回来后精心试种了3分地的芥菜,用板车拖到岳阳市,居然卖了1000多元。他的胆子一下大了,第二年种了10亩,第三年一口气租种了80亩,两年赚了近10万元。村民们见他种芥菜来钱快,都纷纷跟着他种芥菜。后来,本村和邻村芥菜面积发展到了5000多亩。而此时的李老汉清了清脑子,一边继续种芥菜,一边开始贩卖芥菜。1995年一年他就赚了10多万元。慢慢地大家发现卖菜比种菜强,卖芥菜的又多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 河南许昌椹涧乡张庄村张东营,年赚10万,他的经营窍门是什么?小客户照样认真对待。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我的财富是靠一分一角、滚雪球一样积攒起来的。1996年,是苹果最畅销的一年,许多经纪人都对批发量在几十公斤的小客户不理不睬,而我则来者不拒,几公斤的生意我照样做。那年,我光卖苹果就净赚8万多元,在当地苹果经纪人中我是最大的赢家。现在,昔日的许多小客户都成了大客户,你想想,我的生意能不红火吗?1万元买个信誉。信誉这个词说起  相似文献   

5.
宏声 《致富天地》2008,(5):20-21
湖北省钟祥市中山养殖中心的农工刘幸来,立体养殖猪和鱼,每年获纯利都在20万元以上。他的成功经验在当地得到推广。 1999年,刘幸来投资1万元承包了4个面积为10亩的小鱼塘,开始了他的水产养殖业。为了使鱼长得肥壮.2000年他在承包地里种上三亩苏丹草,用牧草养鱼。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饲喂,当年仅卖鱼一项就收入近2万元。  相似文献   

6.
《致富天地》2007,(8):12-13
“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越要搞好生猪养殖。”这是云南省玉溪市大营街镇大营街办事处六社规模养猪户王玉荣的经营之道。王玉荣从1995年开始搞规模化养殖。2003年,他在该镇中所办事处租地10余亩办起一个养猪场。在去年生猪价格不到每公斤6元的时候,他投资33万元,收购了甸苴办事处一个占地5亩多的养猪场,之后又花17万元在春和镇飞井办事处买下一个种猪场。这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富宁县洞波瑶族乡洞塘村委会洞塘村的梁岳松,原是洞波供销社的一名下岗职工。几年前,他投资10多万元,在当地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和甘蔗。2007年他又筹资60万元,购进480吨蔗种,在谷桃树的荒山上种植了600多亩甘蔗,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第一季砍收就实现销售收入66.8万元,激发了当地群众种植甘蔗的热情。在群众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他先后拿出250吨蔗种赊给他们,并从技术、农药、  相似文献   

8.
《市场论坛》2002,(9):31
天等县围绕"群众脱贫、财政自给"的两大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4万亩,粮食总产达1.31亿公斤,比05去年增0.61%.甘蔗种植面积5.0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72万亩.指天椒种植面积完成3.46万亩,鲜椒总产量达1.28万吨,总产值超过2900万元.苦丁茶种植面积1.05万亩,比上年增加0.75万亩.生姜种植面积1.26万亩,总产量达1.25万吨,总产值超过1700万元.特别是在特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实施了"653211"工程,即今后2-3年的农业生产重点是发展6万亩甘蔗、5万亩指天椒、3万亩生姜、2万亩苦丁茶、10万亩八角、10万只山羊,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在"苦、辣、甜、酸、香"五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 曹本忠是山西吉县城关镇上东村农民,承包着一座16亩的果园,大多是红星、金帅、红玉等低劣品种,每斤苹果在市场上仅能卖一角钱,而且销路不畅。曹本忠在市场上进行了调查,发现果丹皮很受少年儿童喜爱,市场上货缺价高。于是他投资3000余元,购回一台小型果丹皮机,专做果丹皮。在两个多月时间里,曹本忠以自家4万斤苹果为原料,做成1.4万斤果丹皮,然后他以  相似文献   

10.
章边 《致富天地》2008,(1):11-11
浙江海盐农民杨惠锋成功引种紫番薯,一公斤能卖50元,一亩地收入3万元。 一公斤番薯卖50元!29岁的农民杨惠锋是这个“传奇”的创造者。2006年,他种了6亩地的新品种紫番薯,年底收获18万元,上门求购者络绎不绝。2007年5月,他亲手培育的紫番薯种苗开始销售,又有30万元入账。  相似文献   

11.
<正> 苹果之乡——吉县山西吉县地处吕梁山区,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土质、气候属苹果生长的优生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该县苹果栽植面积为1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达8万亩,品种多为红富士。近年来,该县实施"精品工程",采用无公害标准生产苹果,先后推广了果实套袋、果面贴字、施用有机肥等科学技术和手段,生产出的苹果品质特佳,口感好、果型端正、且耐贮藏,畅销于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该县目前每年可提供商品苹果4000万公斤。为促进销售,该县投资300万元建成一座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市场,吸引全国各地300余名果商前来洽谈、交易。(陈健翔)  相似文献   

12.
《致富天地》2005,(1):14-14
新营盘乡位于宁蒗县南部,1986年前,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元,人均有粮仅280斤,属宁蒗县边远少数民族特困乡镇。由于新营盘乡有利于苹果生长,因而成为了全县发展苹果的重要乡镇。1993年全乡大面积种植苹果2.1万亩并组织了新营盘苹果协会,发展会员105人,把宁蒗苹果纳入了产、供、销服务的轨道。同年,县科协在省民委、省科协、省扶贫办帮助下,对新营盘实施电脑苹果专家系统12000亩,使新营盘苹果走上了科学化管理的路子。经过协会会员和果农10多年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 江苏大丰市新丰镇裕中村农民陈志文,从1985年开始做"菜文章",如今已有10多个年头,不但草房拆了盏楼房,还将家用电器购置得一应俱全。据老陈讲,他家两个劳力一年净赚3万元,全亏他把"菜文章"的主题落在市场上——"越是合人口味,越是好卖"。以辣椒为例,前些年,他种了0.3亩本地椒,但因为肉薄味辣,在市场上怎么也"卖不动",只是勉强保了个本。吃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江苏省沛县敬安镇苹果洋葱生产基地,占地120亩的徐州阿穆尔食品有限公司拔地而起。该企业是与俄罗斯节雅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500万元兴建的,带动2万余亩的特种蔬菜种植。其产品全部出口,年可创汇200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闫希军行伍出身,用军人的坚毅致力于现代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经过十几年创业与超越,从资产1200万元发展到现在截止2011年企业资产总额达170亿元,2012年全年营业额超过200亿元;由占地几亩的小厂区发展到1300亩的现代中药城,从一味中药的产品经营向大健康产业扩展,产品系列涵盖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保健品等,形成了"大病种、大品种、大市场、系列化"的产品群.复方丹参滴丸更是连创佳绩,创下了中药单一品种连续四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奇迹.2005年,"天士力"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中药第一品牌.他的企业已然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排头兵.他全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创造性地提出"现代中药"新概念,为中药走向世界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抓住退耕还林、"东桑西移"的良机,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在退耕还林地块种植蚕桑7100亩,其中2500亩已经见效,平均亩产值达2500元,年实现总产值625万元。2011年,全乡蚕桑收入突破1万元的共有30户,其中同兴村就有10余户。同兴村乡边自然村农户李文树种桑养蚕,年收入达到2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阿都乡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阿都乡位于宣威市东北部,是云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13,(4):46-48
北京市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和兵团十四师,坚持"首善标准"和科学、全面、真情援疆原则,大力推进援疆工作。两年多来,拨付援疆资金32.9亿元,实施援助自治区地方项目256个。引入京企39家,实际完成投资24亿元,30多个产业援建项目相继投产,带动近万人就业致富。开垦3.1万亩沙漠戈壁荒滩建成洛浦北京农业科技示范园。促成和田特色农产品进京展销。援建《人民日报》南疆分印  相似文献   

18.
白智勇是个有点奇怪的企业家,他是杭州大门影视有限公司、浙江致中和酒业有限公司、杭州维存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佳可贸易公司、上海佳可贸易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之所以把这些公司名称都列出来。是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代表不了他。 总编乌沙帽说扔就扔 白智勇曾是浙江省钱江电视台的总编辑,钱江台是相对浙江卫视而言的,是浙江省面向省内的频道。白智勇做起媒体来真是得心应手:早在浙江电台时,他就屡次拿过全国性的一等奖.特等奖;到电视台后,他又打破了该台无全国性一等奖、特等奖的历史。到他做浙江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时。在…  相似文献   

19.
王登金是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区的一位普通农民。2010年,他在莲城镇莲花村委会租地种蔗160亩。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严格落实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精心管理。2010/2011年榨季,王登金向糖厂出售原料蔗和蔗种共计1050吨,收入48.3万元,扣除地租、种子、化肥和砍收等成本费用后,纯收入超过20万元。像王登金这样种蔗致富的蔗农在云南数不胜数。蔗糖产业是云南重要的区域性经济支柱产业,被边疆民族  相似文献   

20.
<正> 1997年,城里人纷纷下乡投资。李林是北京一家公司的副总。他怀揣14万元,来到京郊租地种树苗。十几个村子都有合适的土地,李林按生意场上的惯例,选择地力最好、租金最低的一个村签定了30年使用合同。李林算了一笔账:100亩地年租金1万元,可种树苗50万株。一株毛白杨2角钱,一年后可达1.20元。50万株收入达60万,扣去引苗款、土地租金、人工费,一年可净赚40万!签好合同后,他信心百倍地引进毛白杨。按惯例,哪儿人工最便宜用哪儿的,可这次不行了。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