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学超 《致富时代》2010,(12):93-93
近年来,在流动打工人群中逐渐出现了一个被学术界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的特殊打工群体,他们的出现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该文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其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进步,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新时代的年轻农村女性,出于各种考量,加入农民工大军,进城务工。然而在性别与地域的双重歧视下,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她们在城市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却很少能分享利益的果实,变成二元制度下的边缘人群。因而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日,关注这部分弱势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边缘弱势群体显得意义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3.
龚晓丽  华晶  毛培 《商》2012,(14):175-176
本文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带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以及作为产业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高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出发,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他们定居东部城市的瓶颈,从而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向西部转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国家产业工人的主体,但目前他们仍然面临许多困境,如缺乏正规就业渠道、基本社会保障和市民化待遇等,为此,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来保障他们的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5.
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一大主体。具有时代新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中面临的国家就业制度不完善,企业用人制度不规范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问题中存在较大的歧义,且国家政策对其社会保障仍未完善。结合农民工出身及背景,优先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的回乡发展路径,有助于解决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和城乡之间的社会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娜 《商》2014,(35):41-4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民工湖”,也实现了农民工群体之间的代际更替,有了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之分。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当代农民工的主流群体,他们在劳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课题。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为视角,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更换频率作为其就业稳定性的衡量标准,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发现,外出务工经验、农业生产经验、就业合同签订状况、年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满意度5个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商》2015,(11):41-42
城市化进程中,实用动机和归附动机共同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语言呈现同化趋势,对其就业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分析其就业能力现状及原因,从个体资产、就业岗位搜寻获得、社会网络重建及职业适应四个方面探究语言同化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背景出发,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着农民工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三方面具体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因素,进而为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与政府责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丽  王文华  杨鹏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137-138
接受就业培训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实现顺利就业和发展的关键。经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大部分为初高中水平,且以中专及高中教育水平为主;他们有较强的实现个人价值和城市市民化的意识,因此具有较强的培训意愿;然而他们所接受的就业培训和现实又存在一定的差距。将探讨和分析如何缩小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与现实的差距,并着力分析政府在此就业培训中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根据武汉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小组的调查数据,从就业稳定性、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水平、职业声望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统计分析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必须加大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不断完善现行的社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4,(1)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村人向城市的不断转移,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新生代农民工有着自身的发展需求,不仅仅是满足就业的基本保障,文化需求和发展需求也是新生代农民工日渐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几大需求,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提升农民工的存在感和城市生活幸福度。  相似文献   

14.
<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特征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又分乡镇以内务工和乡镇以外务工,乡镇以外务工人员称之为外出农民工。以下分析范围是指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据最新发表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全部农民工人数的61.7%,这个比例虽然大,但与以往的调查资料相比,可以看出,40岁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差异比较基础上阐释了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并获得公平公正机会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状况,然后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对统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设想,以期对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及其就业质量是我国当代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因素复杂多样,社会资本是其中的显性因素之一.通过对SZ市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就业质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社会资本资源获得程度越高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满意度更高.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较低,且以同质性社会资本为主,不利于其职业发展.对此,政府、用人单位、新生代农民工自己都应当做出努力,扩展其社会资本存量,提高其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了农村乡村治理,同时,也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失望,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为此,建议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引导农户经营主体转变;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8.
《商》2015,(21):38-39
在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中,新生代农民工渐渐成为一些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主体。而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继续采用旧的管理制度已经出现种种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改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以更好地生存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改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以应对挑战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狄前防  原梦  马海畅 《商》2012,(5):147-147
根据刘易斯理论和托达罗模型,当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农村劳动力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移,直到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二元结构消失为止。但是,我国从2004年即开始出现民工荒,2009年下半年再次出现民工荒,而城乡收入差距仍然高达3:1,农村未转移剩余劳动力约有1.2亿人,仅仅用人口红利消失、民工工资低并不足以充分解释这一矛盾现象。本文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用工荒"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的现象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导致"用工荒"和农村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原因——企业就业制度改革的滞后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需求的增加,探讨了企业就业制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途径,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跨部门流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并为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陈彦佳  徐邓耀 《商》2013,(16):204-205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她们大多数还未满18岁就进城打工,扩展着人生半径的同时却遭遇着城市工业产物的排斥,没有了“根”,选择继续“飘荡”在各个城市中,成了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本论文以区域经济学视角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罗列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遭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针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受就业歧视和为促进其劳动力流动从政府、工厂企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以及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