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国内地30个地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选取留学回国率作为人力资本流量的代理指标,选取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存量的代理指标,通过FDI技术外溢效应模型进行分析。SYS GMM估计结果表明,FD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外溢效应上,其中海外回流的人力资本与FDI结合产生的FDI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海外人才回流提高了我国FDI技术吸收能力,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吸引海外人才回流。  相似文献   

2.
张阿娟 《生产力研究》2012,(2):13-14,130
进口贸易和国际智力回流作为国际技术扩散的主要路径,是一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外部来源。文章采用1987—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进口贸易、国际智力回流与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大路径对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贡献度却存在差异;其中国际智力回流尤为明显,对东部技术进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却作用甚微。各地区应实施适宜政策充分利用进口与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外溢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94-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各地区的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构造贸易溢出变量,实证研究国际贸易时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增加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中西部地区由于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贸易仅仅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产生影响,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应该实施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基于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基于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梁婷 《时代经贸》2012,(4):217-217
在企业中人才离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有越来越多的离职员工希望能够重新回到自己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本文把“人才回流”以“好马吃回头草”作比,首先对“好马”进行界定,说明了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企业重新聘用;其次,运用SWOT分析法对“人才回流”对企业和人才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离职人员和企业应为“人才的回流”做哪些准备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并基于产出约束和资本约束模型中对外贸易对就业的不同影响路径,采用了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及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进口的就业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进口对东部的就业产生显著负效应,但这种显著负效应在考虑资本变量后变为不显著,进口对中部就业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西部的进口就业效应不显著。(2)出口对各地区的就业均为显著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创新创业活跃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活跃度及其子维度对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创新活跃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创业活跃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创新创业活跃度与创业活跃度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创新活跃度对东、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对西部地区不显著;自“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创新创业活跃度及其子维度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海外留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近年各方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以留学回国人才聚集的留学生创业园为例,对海外人才回流之创新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留学生创业园对所在城市的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体现在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创新上。而且这种效应在行政等级低的城市和东部城市表现最为突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揭示,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是留学生创业园之创新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最后就最大化留学生创业园的创新价值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民族人才回流机制就是要建立吸引少数民族人才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措施体系 ,从根本上理清民族人才培养思路 ,为人才回流和人才使用开辟通道 ,搭建载体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证。构建人才回流机制一是要发展经济 ,改善条件 ;二是要建立鼓励民族人才回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 ;三是要建立健全学以致用 ,实现理想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制度 ;四是建立人才回流及使用的信息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海外华人科技人才最主要的集聚地,在美华人科技人才的回流意愿是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风向标。其中,自身职业发展状况、所在国的人才吸引力、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是影响在美华人科技人才回流意愿的四大变量,也是我国海外人才引进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问卷调查等实证分析,分别探讨了上述四变量对在美华人科技人才回流意愿的影响程度,探寻了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转型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陈晋玲  史可鉴 《技术经济》2020,39(10):112-118
本文就如何更有效率地发挥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作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促进就业目标下,采用结构影响指数测算了 2005—2018 年期间我国各省份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其次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不同教育层次的人力资本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初等教育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对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影响均为负,并且呈现出由东向西不断递增的态势,仅西部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中等教育就业人数比重上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均为正且显著,东部地区不显著;高等教育的就业人数比重上升对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显著,其中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制度、汇率变动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有什么样的影响?通过改进现有方法,利用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考察后发现:第一,汇率制度变量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以及高度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各地区平均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拉动效应;第三,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地区出口技术“高度化”指数呈反向关系,说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能提升地区间出口技术的相对高度,反而利于地区间出口技术水平的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人口的城市化,而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流动则构成了城市化的主要来源。本文运用各地区人口流动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城市化水平模型的估计,发现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而人口数量对东、中部地区产生了规模不经济,对西部地区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并且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加速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我国1989-2011年省级层面的发展数据,在基于DEA法测算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分解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各地区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上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发展存在着溢出效应,只不过这种溢出效应具有综合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特征;在区域层面上,技术进步上的溢出效应主要来源于东、中部地区,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来说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区分一般人口集聚和人才集聚两个指标,研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两者关系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口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正U型关系”,同时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区域层面,一般人口集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正U型”关系,且对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大,但在中部地区,两者关系并未呈现“U型”关系,而是呈持续负向影响。此外,相比东部地区,人才集聚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1997-2008年我国(西藏除外)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外贸外资对我国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资均具有动态效应;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外贸外资会对地区工资产生显著性影响;中部地区的外资会对地区工资产生显著性影响,而外资对该地区工资的影响不明显;西部地区的外贸外资投资对地区工资均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长期外贸的发展可以降低全国和东部地区工资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长期外资的发展可以提高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区分一般人口集聚和人才集聚两个指标,研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两者关系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口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正U型关系”,同时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区域层面,一般人口集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正U型”关系,且对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大,但在中部地区,两者关系并未呈现“U型”关系,而是呈持续负向影响。此外,相比东部地区,人才集聚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区际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获取外源性技术研发外溢的主要渠道。采用2004-2011年湖南地区层级面板数据计量方法,通过构造连乘解释变量,对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而产生的自主创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际产业转移在整体上对湖南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显著溢出效应,但不同技术层次、不同地区的自主创新效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