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外电报道,经过3年的漫长时光,近日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举行的世界最大的信息及通信技术贸易展览会CeBIT又迎来了不断增长的访问者。伴随着2004年对工业技术狂热的回归,这种热情现在仍旧会产生持久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郭重庆认为,德国工业4.0缺乏"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照搬德国工业4.0并不适合中国。中国制造业的涅槃新生呼唤新一代企业家的参与。今年的德国汉诺威IT展览(CeBIT2015)上,德国提出4年多的"工业4.0"概念依然热度不减。"工业4.0"的字样出现在许多知名厂家的展台宣传图上,为未来产业变革描绘美妙图景。自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以生产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工业4.0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竞赛。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中国则从2002年起是德国的第二大出口国,中德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对中国和欧盟经贸关系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德经贸关系的现状和特点,其次分析了中德经贸关系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最后对中德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祁欣 《经济月刊》2012,(7):56-58
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中德是重要合作伙伴,双边经贸往来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处于中欧合作前列。2011年,中德贸易额已达1691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成。尽管如此,中德经贸合作仍受到欧盟对华出口管制的限制。近段时间以来,我国领导人密集表态,呼吁欧盟放宽管制。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就在汉诺威中德工商峰会上表示,中德友好合作前景可喜可期,中方愿意进口更多德方产品,希望德方积极推动欧盟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  相似文献   

5.
祁欣 《经济》2012,(7):56-58
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中德是重要合作伙伴,双边经贸往来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处于中欧合作前列.2011年,中德贸易额已达1691亿美元,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成.尽管如此,中德经贸合作仍受到欧盟对华出口管制的限制.近段时间以来,我国领导人密集表态,呼吁欧盟放宽管制.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就在汉诺威中德工商峰会上表示,中德友好合作前景可喜可期,中方愿意进口更多德方产品,希望德方积极推动欧盟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中国与德国经济(投资)、贸易关系的发展历史,论述了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与障碍。重点探索中国加入WTO后对中德经贸关系发展的积极效应与消极影响。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中德经贸关系的若干因素,从而展望、预期中德经贸关系发展的程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中德经贸合作情况发展迅速1992年3月,中国外长钱其琛对联邦德国的访问,开始了自1989年以来中德两国最高层的政治接触,访问取得了良好效果,两国关系不断改善,经济合作出现新的起色,人员往来逐趋增多。时隔7个月后,在北京秋高气爽的10月季节,德国新任外长金克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在北京宣布中德关系正常化。不久,德国联邦议会作出了取消对华制裁的决议,从而使对华贸易又重新享受到了政府的赫尔梅斯担保。紧接  相似文献   

8.
中德作为出口大国,遭受贸易壁垒却相差很大。从出口价格与数量对比视角,利用HS六分位数据,基于引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价格低于德国,数量高于德国;中国出口价格对地理距离回归为负,德国为正;中国出口数量对地理距离反映弹性小于德国;中国是以低价高量取胜,德国是以高价低量取胜,这是两国遭受贸易壁垒差异性的根源。从政策上而言,德国出口模式应成为中国出口增长方式调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9.
刘夷 《经济月刊》2013,(10):72-75
中德建交41周年,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上更是互相助力,优质合作项目不胜枚举。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德国平稳度过了欧债危机,在欧元区经济复苏中也起到很大作用。此次《经济》记者走进了德国驻华大使馆,与德国驻华公使、使馆经济处主任贝雅德女士畅谈时下中国、德国、欧盟经济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德经贸关系:回顾与前瞻朱雪宝(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着眼于未来,扩大经贸合作,建立牢固、坚实的经济关系基础,推动两国全面合作,是中德两国发展关系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中德两国高层人士频繁互访。1993年3月,德国经济部长雷克斯罗特带着5...  相似文献   

11.
中德经济合作新动向朱雪宝(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在竞争激烈,情况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德两国经济合作持续保持“长期、稳定、全面合作”发展势头。政企携手,致力于开发中国市场1.为德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广开途径德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济合作》1995,(5):52-52
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刊讯(记者李莉)1994年,中德两国贸易额达到119亿美元。到这一年底,德国在华投资项目累计为892个,占中国所有外资项目数不到0.5%;协议投资额约为27亿美元,不到中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尽管从1993年9月德国总...  相似文献   

13.
德国在华直接投资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刊讯(记者李莉)1994年,中德两国贸易额达到119亿美元。到这一年底,德国在华投资项目累计为892个,占中国所有外资项目数不到0.5%;协议投资额约为27亿美元,不到中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尽管从1993年9月德国总...  相似文献   

14.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到中国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之路。本文选择了碳排放和农业两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比较2000年至2015年"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各项指标的差距,分析预测"一带一路"参与国绿色发展道路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信、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智慧园区"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园区作为城市对外开放的载体,在大量招商引资的同时,也给园区整体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以总结中国现阶段工业园区安全问题为切入点,提出如何通过智能安全保障平台实现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的全面感知、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李浩 《经济论坛》2010,(1):31-33
中德两国的融资体系都是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为主,证券市场在整个社会的融资总量中比重不是很大,将两国的风险投资进行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总结德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中国风险投资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国富 《经济论坛》2014,(9):139-145
1975年,中国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双边关系友好发展,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卓有成效。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泰双边贸易合作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12年,中泰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发展双边经贸合作是进一步夯实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2013年,中泰双边贸易再创历史新高,中国首次成为了泰国第一大外贸合作伙伴。基于两国经济互补性与地缘优势,未来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进入到21世纪之后,中国和俄国在众多领域加强了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开展通信项目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中俄两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使得北京、莫斯科渐渐成为重要电信枢纽.在2015年,俄罗斯信息和通信技术展在北京举办,使得中俄之间在通信领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通过此项活动,中俄通信产业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这样的合作,中俄在经济领域和务实合作进一步提升,极大实现了两国资源、信息方面的互补,对于两国的经济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影响中俄两国合作的积极因素、促进中俄通信项目联合的思路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时代经贸》2011,(6):42
中德服务贸易企业洽谈会为中德双方企业创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委托德国东欧之桥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组织德国企业家参加洽谈会。会议主要以企业一对一洽谈的形式开展。洽谈会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物流  相似文献   

20.
王殿维 《经济师》1991,(1):19-20
<正> 通信,就是传递和交换各种信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一种形式。从七十年代起,通信在世界范围内就达到了兴旺发达时期,通信水平越来越高。例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电话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仅工作单位处处皆有,住宅电话也遍布每个家庭。而且电话的自动化程度相当的高,地区间、国内外间均可自动拨号通话。预计日本等国到2015年可实现利用电话线路向私人住宅传递立体电视图像和发布新闻,使通信上升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