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实现"双证融通"需要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又必然推动了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闭卷笔试方式过于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本文试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双证融通"下的考核方式,即多元整合,互为补充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契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其模式建构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拓宽"双证融通"渠道;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是目前在很多高职专科学校流行的模式,双证融通是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理想培养模式。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以培养具备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会计能力、物流业运作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双证融通,多证并举",有利于培养具备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会计能力、计算机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旨在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融通,多证并举"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毕业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本专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岗位能力与任务及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入手,研究本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评价与质量监控的方法,探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双证融通"的模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是确保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应现代商业服务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建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循岗导教"式、《制冷与空调》专业"双证课程"式以及《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梯级模块"式等一系列适应各专业特色发展的教学模式群,这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与推进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文章总结了“1+X”证书与该专业人才培养融通的现状,选取“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作为与“X证书”进行融合和创新运用的研究实施对象,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选定关键教学切入点、设计“课证融通”教学模式三个层面入手,在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个步骤上设计,构建“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证融通是当前高职院校比较认同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可以考虑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融通与专业相关的若干职业资格证书,建立职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帮助学生在完成课程体系学习的同时顺利实现学历与职业的融通。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职金融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恩  刘丹 《企业家天地》2011,(3):131-132
双证融通是当前高职院校比较认同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如何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构建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证书通过率,提高就业能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双证融通"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的一种专业及课程设计思路。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口的岗位群技能素质要求可以梳理出翻译类、外贸类、文秘类、旅游类和商务服务五大类岗位。针对这五类岗位,遵照"双证融通"原则实施专业教学计划需要进行一系列有别于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毕业生现在实行双证毕业,而《维修电工》是电力技术类专业核心工种证书"电工操作证"对应的课程,所以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应用型的新世纪人才,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突出和重视实训教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维修电工》教学方法所进行的改革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实训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构建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并探讨了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开展课证融通教育教学改革,能够满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以及校企合作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做好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1+X”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总体设计,推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评价标准的融合,从校企合作、技能认证方向、教学过程、课程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实践,进而实现云计算技能人才的高质量、精准化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积极地探讨在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供应链管理》的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构建该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以"填鸭式"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解决长期困扰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质量低效的问题,使教学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教育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学生参与度,构建服务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满足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融合。文章以BOPPPS模型为基础,构建以学习通平台为载体的高职语音课程。根据职业教育新要求,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从模块化教学、“岗课赛证”融通、多元评价、思政教育方面探索高职院校英语语音的课程建设,以便更好地本着“岗课赛证”“融通四位一体”的综合育人理念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语音水平,打造“金课”水准的智慧语音课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已经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的来华留学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面对培养模式单一、教育教学运行不畅、人文教育开展不实等人才培养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应以需求为导向,确立"二类三型三联"培养体系,系统构建"双师+双语+双嵌入"的教学模式,开展"一核三融四协同"的文化素养教育,以此打造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职院校所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改革目的、创新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乔莹  徐山林 《现代经济》2007,6(4):46-47
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应围绕"四种能力"的培养,并辅之以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从而建立起符合物业管理市场需求的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理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市场竞争需要和培养质量的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对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做出分析,进而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技能竞赛、双证工作等教学环节对高职营销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从教学组织实施角度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有意义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是保证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前提与基础.该文分析了校企行生利益相关者需求与期望,构建了基于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课岗融合、双证融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提出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现代学徒制碎片化教学管理与考核管理系统,融企业本位职业培训与学校本位学历教育为一体,实现学徒学习过程与职业生涯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论基于“双证制”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证书制度在高职楼字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楼宇智能化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我校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通过毕业生跟踪和职业岗位调研,进一步细化了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基于双证融通的思想,构建了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体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12月在省内首次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了智能楼宇管理师鉴定,一次通过率达到8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