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业银行最优资本结构选择的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选择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在Barrios-Blanco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考虑无存款保险制度、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利率期限结构等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前期资本、存款的流动性溢价等因素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选择影响最大,当期资产、银行净利润波动性、经济政策的不确定等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调整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还有见效的空间.为了抑制流动性,应合理搭配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完善和创新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3.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几个难点和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加强利率管理,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防范利率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稳定(核心)存款是存款总额中长期稳定的部分,具有成本低、利率敏感性低且稳定性高的特点。稳定存款地测算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使用HP滤波法估算出了商业银行的稳定存款,通过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的流动性缺口模型法,计算了各期的流动性缺口并将其应用到X银行的长期流动性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计算,测量结果与银行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稳定(核心)存款是存款总额中长期稳定的部分,具有成本低、利率敏感性低且稳定性高的特点。稳定存款的测算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HP滤波法估算出商业银行的稳定存款,通过借鉴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的流动性缺口模型法,计算了各期的流动性缺口并将其应用到样本银行的长期流动性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计算,测量结果与银行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提供足额资金来应付资产增加需求,或履行到期债务的相关风险.从这次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看,融资渠道变化、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支付系统、跨境业务、更多数理模型的使用等,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新挑战.流动性风险管理由此出现完善风险管理(监管)架构、压力测试、制定流动性应急方案、加强信息交流、中央银行的支持等新趋势.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点是,资本市场发展增加了融资渠道,投资渠道的拓宽开始影响存款基础,银行间流动性差异扩大等.应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会通过存款竞争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存款竞争分为存款规模竞争与付息成本竞争两种。采用2007—2018年我国106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互联网金融→存款规模/付息成本→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挤压存款规模、抬高付息成本两种存款竞争中介渠道削弱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职能;相对于互联网渠道构筑业态,互联网支付结算业态、互联网资源配置业态、互联网财富管理业态挤压银行存款规模并抬高付息成本的存款竞争效应更为显著;在存款规模竞争方面,国有、较高资产规模和较高资本水平的商业银行被挤压的存款规模更大;在付息成本竞争方面,股份制及城市商业银行、较小资产规模和较低资本水平的商业银行付息成本被抬高得更多;互联网金融通过存款竞争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途径分表内和表外途径两种,存款规模竞争和付息成本竞争机制在这两种途径中都显著存在。因此,政府部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扩张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控,商业银行要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并不断优化金融生态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先后出台了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发行央行票据、控制信贷规模等宏观调控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调控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银行资本结构多样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导致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极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认为,中国及新若市场经济体的流动性过剩是在一系列失衡的背景发生的,流动性由轴心国产生,通过汇率和利率机制经由国际收支渠道,向外围国传导,再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返回轴心国,多次循环中形成超额的世界货币供给,造成外围国的流动性过剩。本文认为,应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汇率协调机制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来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是相辅相成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分流了银行存款,促使美联储启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进程中通胀高企、银行产品创新滞后等因素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了发展空间。货币市场基金的兴起对美国金融结构及各部分资产负债表产生深远影响,存款机构投资风险偏好提升,居民、企业部门资产配置改变。中国货币市场基金与利率市场化正在形成积极有效互动,出现"小额先行、加速推进"的独特路径,推动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以后,我国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将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国有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为最。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规模过大,比例太高的状况出发,认为在外资银行的冲击下,如果我国银行开放措施稍有不当,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最大冲击,造成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最后认为减少冲击,化解危机的关键应从化解不良资产入手,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本文从银行存贷差背离、流动性比率下降、超额准备金过高、利率倒挂方面总结了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而运用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对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困境进行了剖析,在分析了其对当前金融体系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扭转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感觉到"狼来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各企业人力资本之间的竞争。对现有的人力资本进行有效地激励就成为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本文从企业文化的激励维度出发,再从终身责任、终身雇用、团队作战和组织承诺的角度来构建商业银行的激励体系,为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指导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外央行干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的金融体系都有着内生的流动性创造机制,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被破坏而导致流动性供给的缺乏,这需要央行进行干预,而国外央行的干预一般有一定的原则和相关措施。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国外央行在沿袭以往的干预经验和工具的同时,也创新性地实施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政策操作理念,尤其是美联储,实行了流动性工具的创新、注资范围的延伸等举措。这些举措对我国央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开展社区金融业务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财富效应的扩散,社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商业银行广泛开展社区金融业务不仅是健全完善我国金融业的需要,而且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稳健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但对于社区金融业务这一在我国金融生活中出现不久的新生事物,商业银行该如何面对,如何介入,尚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与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相比,金融服务的创新才是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创新的重点。要提高金融服务创新的水平和质量,就必须准确界定目标顾客,合理制定金融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注重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加强突发事件和柜面服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西部金融》2012,(2):13-17,85
展望2012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会继续动荡,国内经济增长有所减速,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流动性问题仍应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存款增长仍然是银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应新监管标准的要求确保资本充足、继续提高拨备率仍然是商业银行的现实任务。2012年银行业息差基本会保持稳定,不良贷款余额可能微幅上升,但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有望实现平稳运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杨菡 《西部金融》2012,(6):80-82,86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其中,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是银行业生命。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每一家银行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那么判断哪些因素对于上市银行流动性起到主要影响的工作便显得尤为紧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银行微观经营因素角度出发,选取表征货币供给情况、宏观经济情况、通货膨胀水平、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状况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和表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指标、银行盈利能力指标、银行资产规模指标、银行负债规模指标、商业银行净利息收人水平、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银行竞争能力指标及贷款呆账准备金的银行微观因素来分析对银行流动性影响,发现其对各个银行及银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以财务指标来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存在着诸多弊端。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从财务绩效评价、客户评价、内部经营管理评价、学习与创新能力评价提出了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这些指标体系分层次,从而构造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最后通过回归模型的构造,提供了上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