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农业税时代,农业水价改革引发了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民生计乃至整个乡村社会秩序的变化。它折射了农业税取消这一历史性事件所引发的在新型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和乡村社会整合秩序下,伴随水价改革的乡村农业种植的高风险存在及以消费购买力检验农民身份这一悖论性困境,由此对乡村治理提出了三大挑战:如何应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高风险性;如何提高农民消费购买力和确保他们的消费福利;如何挽救乡村社会全面衰败迹象,重建乡村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
农业税的取消,使基层干部的职能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基层干部面临资源短缺,角色的困惑和压力型体制的困境。要实现与基层民众的良性互动,提高执政能力,基层干部应建立与各方面的合作关系,建立学习型组织,转变职能,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宿迁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化解村级债务是发展集体经济的首要工作,村集体通过土地整理获得的土地资源是集体经济实现的载体,将土地资源变成土地资本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的必由之路,坚持党管农村和利用体制内资源对村干部进行动员是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现代乡村治理中倡导法治思维、重扬乡风德治教化、维系乡村自治体系、传递乡土情怀,吸引新乡贤回乡发展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开展,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主体凝聚力低,新乡贤参与治理上的沟通和乡贤法律知识体系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从公共行政中管理、沟通网、法律途径探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桂艾 《魅力中国》2010,(21):105-105
我国的乡村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回顾我国乡村治理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乡村治理模式在取得一系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小农经济的束缚、乡村债务的沉重、农村公共权力的不规范、农村宗族势力的复兴、农民负担沉重及农民素质的低下等方面。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治理这些问题,需要做到,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建立"大管理"机制;加大对乡村旅游环境的保护;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等。  相似文献   

7.
8.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指向的“治理逻辑”效能的提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行政主导的供需错位、文化扶持的只“送”不“种”、责任主体不清下的主位缺位和文化资源开发下的价值悬置等问题,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着眼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供给旨向回归、以文化机制创新驱动公共文化再生产、以多元主体参与锻造协同治理模式、以产品价值定位实现公共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9.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文章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五个方面,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公共领域是公共领域发展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是法外之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网络公共领域因技术而形成,其治理需要依靠技术。另一方面,制度是根本保障,走政府主导的制度治理之路是网络公共领域新秩序构建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围绕制度建设为核心,从技术治理和政府治理两个维度加强网络公共领域的治理,探讨构建政府主导-技术支撑型的制度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网,高质量地供给相关法律法规;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建全线上线下联动制度;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提升网民素质;加强监管,健全技术企业和人员参与式管理机制,努力推动网络公共领域向生态良好、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的国际论辩随着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过程而不断深入。从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到对经济利益的评估、再到政治意愿的形成,气候变化博弈背后的经济利益之争和地缘政治之争构成了国际气候治理的国际大背景。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国际气候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所持的气候变化立场也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作者结合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历程概括了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与调整过程,分析了中国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以及针对中国气候变化立场中"变"与"不变"的原因。作者认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在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与税费改革之前相比,取消税费之后我国农村的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两个有利因素:第一,取消税费减轻了农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所承受的越来越重的负担;第二,国家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包括公共品供给。但是,伴随着税费取消而来的乡村两级组织弱化,导致了基层治理能力萎缩,在公共品供给方面,国家与村庄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纽带。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治理智能化成为打造共建共享治理格局的新理念和新路径。我国乡村治理智能化从理念上已经得到强化,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分析基础上,从政府视角和农民视角提出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君 《天津经济》2022,(6):44-47+56
本调研课题组与武清区财政局、津南区财政局、宝坻区财政局、蓟州区财政局相互协作,通过对四个区内百余村的乡村会计治理情况展开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发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各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会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创新工作方法等调研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爱华 《黑河学刊》2023,(6):124-128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乡村治理问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全面推进,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与社区治理的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本文着眼于乡村治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分析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势与挑战,并积极探寻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完善也为上市公司治理构建出有效的外部治理环境.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提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智慧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先驱,其成效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当中逐渐呈现。在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应对的层面,智慧治理以其灵敏高效、联动融合的特征,从数据化与信息化多个层面推动着我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将智慧化的治理方式运用到乡村治理中,不仅可以助推文明乡风的实现,促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的成型,对于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并行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治理参与下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完善也为上市公司治理构建出有效的外部治理环境。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提出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屹 《老区建设》2014,(8):42-44
改革开放36年后的今天,四川革命老区的乡村治理面临着如下困境:乡村自治功能弱化;村级公共事业难以实施;乡村精英流失严重;村级民主选举缺少主体;村级民主监督流于形式。面对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应对之策为:乡镇政府仍是不能缺少的治理主体;村民组织要享有与政府平等对话、协商参与的管理权力;精英群体合力共治;构建功能独立的村治监督机构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是建国后在农村实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此次改革对农民的利益诉求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了农民利益诉求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变化。后税改时代农民利益诉求的主动性增强.农民将利益诉求的主要对象定位为党和政府利益诉求的层次比税改前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