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合理商品流通规模的含义这里首先要避免片面地把“合理商品流通规模”当成一个量的概念。“合理商品流通规模”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仅从量上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合理商品流通规模”作为一个反映商品流通系统运行状况的指标,它不仅反映商品流通规模运动的量变,而且必须反映商品流通规模运动的质变。因此,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一个商品流通规模运动的质和量相统一的概念。“合理商品流通规模”质的含义是指商品流通规模的大小能够使商品流通系统经营服务能力达  相似文献   

2.
<正> 一、确认销售收入的原则发生变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原则主要是应满足“客观性原则”。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出口销售业务中,只要出口方将货物按照合同规定交给  相似文献   

3.
一、“商品流通渠道”是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 一种意见认为,“商品流通渠道”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商品流通领域内的经济范畴。因为它联系着生产关系,反映着经济关系。它关系到生产者、经销者、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有特定的经济含义,  相似文献   

4.
钟洁 《商场现代化》2023,(2):132-134
现阶段,我国商品流通企业为了实现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是一条有效渠道。结合商品流通企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相对有限的实际情况,为了实现低碳生产,有效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要注重对企业转型优化的资金投入,从而帮助企业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过渡。通过研究低碳经济对我国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带来的影响与应对对策,以期为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商品流通企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商业网点是商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八五”期间是我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大发展时期,其突出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到1996底,全国各类商业网点数达1500万个,比“七五”末期的1990  相似文献   

6.
农村自营店是在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条件下涌现出来的新的商品流通形式。对这种新的商品流通形式,目前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赶工业品下乡的浪头,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也有的人说,发展自营店会产生支渠道冲击主渠道的局面;还有人对自营店具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产生怀疑,等等。就此,我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谈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指标梁志华财政部颁发的《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对考核、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共确定了七个指标,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和观察,笔者认为有些问题需加以研究。一、关于计算公式1.“应收帐款损失率”和“资本金利润率”这两个指标都是时期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转型经济时期,构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金字塔型”商品流通网络,是扩大商品流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疏通”走向“优化”——论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改革方向晁钢令从80年代开始的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疏通”,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计划流通体制阻碍“货畅其流”,不能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之弊端。应当说,通过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正>商店是商品流通的必经场所,是传播商业文化的“前沿阵地”。因此,当你走进一家商店时,从店容装饰、橱窗设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关于商品流通渠道的概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品流通渠道一词的由来和含义“渠道”一词,一般是用来说明水的流动的。把这个词用来说明商品流通,最早是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报告中,针对苏联当时流行的一种只依靠合作社“一条孔道”发展商业的观点,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业,“必须利用所有的孔道:合作社网、国营商业网、集体农庄商业。”此后,在苏联的经济教科书中,就长期使用了商业孔道这个词。五十年代,我们学习苏联,把这个词由“孔道”译成“渠道”,引进中国的经济教  相似文献   

12.
论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的趋势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商品流通模式的局限性制约了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网络直销、新型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和供应链的重新整合都是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的具体表现。排除形式上的细微差别,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的核心在于流通观念、流通主体和“三流”运转模式的创新,同时,流通模式创新必须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新技术、新观念与传统商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李健 《财贸研究》1992,3(1):20-23
<正> 我国实行商业体制改革以来,打破了过去分配式的商品流通体制,逐步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新的流通格局,这对搞活流通,方便人民生活,促使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改变官商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流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总是通过新概念、新范畴的形成和发展而表现出来。在商业经济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探讨“商品流通环节”、“商品流通时间”这类范畴,这些范畴的出现,是学科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它反  相似文献   

15.
商品流通网络是否正常运行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建立商品流通网络的论述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吉林省配货站“集体倒闭”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建立现代化的商品流通网络的关键所在,以及保证商品流通网络系统全面、健康、顺畅发展的外部支撑。  相似文献   

16.
卞楫 《商业研究》1992,(5):34-38
<正> 交通运输业虽然本身不能直接生产产品,但它是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与消费部门之间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充分说明交通运输业对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商品运输线路  相似文献   

17.
高群服 《中国市场》1997,(10):56-58
<正> 目前,海峡两岸商品流通领域内的连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不过,比较而言,祖国大陆起步较晚,台湾由于先行一步,发展较快。本文试就两岸连锁业问题做一初步分析。 一、大陆连锁业方兴未艾 在祖国大陆,搞商品流通而能称得上“连锁”的行业,原则上至少要有10家以上的店面;而在台湾,若依其连锁店协会的标准则是7家。但大陆一般民众对于有一两家分店的商店就会称之为连锁店。大陆规定,连锁体系本身必须包括总  相似文献   

18.
商品流通网络是否正常运行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建立商品流通网络的论述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吉林省配货站“集体倒闭”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建立现代化的商品流通网络的关键所在,以及保证商品流通网络系统全面、健康、顺畅发展的外部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进口商品的国外费用(主要是指运费和保险费),在我国对外贸易会计制度中,一直是作为商品流通费处理的。这种处理方法,无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国外费用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当然应该列入商品流通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进口商品的国外费用是进口商品进价的组成部分,应该直接计入进口商品的进价,而不应列入商品流通费。笔者赞成后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构架中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俞强 《商场现代化》2006,(15):199-200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一、金融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架构服务的现状及原因1.商品流通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困乏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商业网点的改造升级已经跟上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存在投资过剩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形市场建设速度较快。然而,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效率的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和信息、检测等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流通市场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