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企业在经济低迷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信心问题!大家信心不足看不清形势,因此要先稳住。经济与产业形势变化非常快,不管企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保持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乡镇企业》2002,(11):55-56
凭直觉回答下列问题,然后参照后面的指数来看看你创业成功的机率有多大。问题:你在公司的环境中工作多少年了?促使你成为经理人的要素是什么呢?如果你的老板告诉你,下周你被炒鱿鱼了。你的反应会是什么呢?如果你能改变工作中的一样事情。你希望它是什么?你无法认同的公司规则有哪些呢?你觉得其他员工对你的看法是怎样的?与人会面时,如果人家问你的工作。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你离开公司,后来创业又失败了,你会考虑到另一家公司去打工吗?你对你公司的文化持有什么看法?你觉得你和公司老板的关系怎么样?如果离开公司,你最念念…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办公室里没来由的打扰,平均每8分钟会发生一次.累计一天就是50次,如果每次干扰占用你3分钟,你一天被糟蹋的时间将会有两个半小时。有什么办法可以尽量减少这种无谓的浪费呢?  相似文献   

4.
人只有十个手指,怎么可能什么郁抓得件呢?做企业也一样,特别是对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如果什么都要求完美,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利于企业成长的。抓什么?不抓什么?老板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5.
杨鹏 《中外管理》2006,(7):66-67
企业家为什么会喜欢老子?老子思想中有什么是与企业家心态相通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外刊看台     
《财富》(中文): 重塑日本 日本的经济与政治陷于停滞已超过十年,有人认为日本已经完了。然而,即便是在过去十年经济最不景气的时期,日本还是涌现出了一些令人叹服的成功企业,就像Uniqlo一样。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听任日本国内传统的、已经趋于衰败的企业自行灭亡、同时让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新兴企业孕育而生, 这片土地将会变成什么模样?答案是: 一个经济强国将重新焕发蓬勃生机。《联合早报》: 中关村IT企业快“跑”光了 中国的科技企业重镇中关村因为租金过高和交通不便,造成不少企业虽然在区内注册,但却在区外办公…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功克服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突飞猛进,作为一支超级经济力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大有取代美国之势。这种严峻的形势引起美国的极度不安和深切关注,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何在?解脱美国企业的困境妙方是什么?在这种背景下,导致了美日比较管理的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日本企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从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登上了管理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康军 《上海企业》2009,(7):18-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得部分工厂出现了严重亏损和倒闭,但是也存在着部分企业生产订单来不及做的情况。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给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的思考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如果让你在三国众多的谋土中挑选一个,作为你的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你会选谁?可能有很多人都会选择诸葛亮,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多智?因为他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还是因为他在中国数千年传说中的被神化?可是,按照现代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和企业始终处于一种博弈的关系。这种博弈来自于什么?就是企业和人才看谁成长的速度快。如果企业的成长速度比人才成长速度更快,企业对人才就有足够的吸引力;反过来人才的成长速度比企业快,他就会把老板炒掉。宏观形势多变导致了企业战略多变。于是,导致一方面人才更加短缺,一方面人才又难以留住。  相似文献   

11.
经理箴言     
信息化时代要靠个性化取胜在上世纪初,企业谁做得快谁就会取胜,比如福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企业谁做得好谁就会取胜,比如日本制造业崛起;信息经济时代,谁做得对谁就会取胜……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企业,我认为现在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为什么呢?信息化时代企业要靠个性化取胜,而不能靠大批量的生产,大批量生产变成了大批量定制。但是,如果没有每一个员工的SBU,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以人作为经营单位的话,你没法满足这种定制的关系。变化这么快、这么复杂,你该怎么做?原来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经根本无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所以,我…  相似文献   

12.
马思洁 《经营者》2010,(16):66-69
青少年的消费市场向来是一块规模可观、利润丰厚的大蛋糕,流行音乐、新潮服饰以及娱乐场所,青少年消费都是其中的主力。又到了一年的暑假,我们的青少年们会做些什么呢?这个时候,如果有谁可以制造一些与众不同的新鲜玩意,无疑就会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活力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丁弘彬 《中外管理》2011,(11):65-65
家族企业传承,创二代,创在哪里? 老一辈打天下,他可以打到把企业传承给下一代,这说明他做企业成功了。到了第二代,如果是创二代,他也必须能打天下!你不能打,还叫什么“创”呢?但是,如果第一代在培养孩子接班的过程中,就没有重视“创”的话,你怎么期待小孩子当创二代呢?  相似文献   

14.
话不要说得太满 曾经亲耳听到国内有一企业老总对日本进口商说:“我们这儿什么都能生产。”结果,把日本商人吓了一跳,找个借口就走了,快到手的合同因此飞了。这位国企老总可能不知道日本商人极不信任那种自称什么都行、经常拍胸脯的人。日本进口商选择中国生产厂家时最喜欢那种专业化的企业。日本商人不相信一家企业什么都能生产。如果你说你既能生产中药,又能生产西药,而且质量都很好,日本商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所以,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谦虚一些反而能赢得对方  相似文献   

15.
话不要说得太满 曾经亲耳听到国内有一企业老总对日本进口商说:“我们这儿什么都能生产。”结果,把日本商人吓了一跳,找个借口就走了,快到手的合同因此飞了。这位国企老总可能不知道日本商人极不信任那种自称什么都行、经常拍胸脯的人。日本进口商选择中国生产厂家时最喜欢那种专业化的企业。日本商人不相信一家企业什么都能生产。如果你说你既能生产中药,又能生产西药,而且质量都很好,日本商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所以,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谦虚一些反而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相似文献   

16.
杨柳 《英才》2006,(6):46-53
一位中国知名企业家曾向索尼前CE0出井伸之讨教: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国际大公司?中国企业应该向日本学什么?出井伸之犹豫了片刻,回答说:这取决于市场的规模,中国像美国一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因此向美国企业借鉴一些经验或许更有参考价值,身处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中国公司不能在本土市场有良好的表现,就很难向海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话不要说得太满曾经亲耳听到国内有一企业老总对日本进口商说:"我们这儿什么都能生产."结果,把日本商人吓了一跳,找个借口就走了,快到手的合同因此飞了.这位国企老总可能不知道日本商人极不信任那种自称什么都行、经常拍胸脯的人.日本进口商选择中国生产厂家时最喜欢那种专业化的企业.日本商人不相信一家企业什么都能生产.如果你说你既能生产中药,又能生产西药,而且质量都很好,日本商人会以为你在吹牛.所以,与日本商人打交道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谦虚一些反而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文化》2009,(5):78-80
核心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约见到企业老总? 当事人档案:陈郴,生命人寿江苏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加入保险行业半年。拥有资源是成功营销的第一步。经过半年的积累,我收集了一些企业老总的联系方式,最近发现,虽然每天都会翻看这些联系方式,但是没有勇气去约见这些老总,我无法突破“害怕拒绝”的心理障碍,也担心约见的方式不对,会白白浪费这些资源。企业老总一般都很忙,什么时候才是约见他们的最佳时机呢?  相似文献   

19.
秀辉 《企业标准化》2009,(18):18-19
今年来有不少面临毕业的国内大学生分别通过留言、小纸条和e—mail的方式表示想在毕业后到日本企业打工,希望知道日本企业在华招工一般会给多少薪水?有什么要求?为了满足各位曾来信秀辉的忠实读者们,今天我便以此为题给各位读者简单介绍一下日本企业在华招工的要求和待遇。希望对有志于投身目资或中日合资企业干一番事业的朋友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作为消费者可以向商家双倍索赔。这一常识已为大多数人所熟知。那么,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情况可以要求商家双倍赔偿呢?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也可以双倍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