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长期以来,人们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GDP高速增长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结果导致出现“有增长无发展”、“倒退的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制约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才能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均衡、持续和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2.
李陇靖 《魅力中国》2014,(4):396-397
贸易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对于每一个地区,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有不同数量的关系。本文基于2009-2013年贵州省进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综合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和Grangcr因果关系检验等测量方法,对贵州省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如何发挥贵州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淑英 《中国经贸》2012,(16):13-13
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而经济增长也不代表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产出中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通常被公认为是一个最佳的经济指标用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经济核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GDP增长也称为经济增长,指较长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水平持续的增加。文章就三大产业的产值的增长对GDP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三大产业指农业,工业与服务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不断调整,经济也按照越来越高效的模式运行。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近年来三大产业的产值对GDP的贡献,并对未来进行预测,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内需与外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显著成就,以及外向型程度的快速上升,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广泛关注。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和动力源泉,判断一国经济增长模式,一般看两个重要基准:一是看三大需求对一国总需求的贡献,二是看三大需求拉动的国内增加值对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相关研究表明,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6.
潘静  李文芳 《特区经济》2022,(7):137-140
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基础则是教育,教育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育人,为经济服务,更是要带动社会进步,让经济在健康的社会生产中不断提高与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主要依据,选取2000年至2019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研究生毕业数和高中升学率三个指标,探讨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选取VAR模型,构建多元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毕业数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并据此进一步对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偏热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长10.1%和9.9%。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0.3%,二季度11.3%,上半年为10.9%,是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同2003年以来的各个季度相比,今年上半年增长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下降了,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了,农业的增长贡献基本稳定。这说明经济增长结构向合理方向变动。  相似文献   

8.
经典经济学家从来就是从投资、消费、净出口以及供给侧或全要素生产率的维度来解释经济的增长,没有人会否认学习对经济发展的好处,而学者们从多维度进行发展的解释本身就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但从学习型社会出发并且系统的研究学习政策设计的视角,来说明学习型社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却是一个全新的角度。让我们去领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所著《增长的方法》是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正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表明,必须把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过,没有政治改革,不仅经济改革不能深化,而且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得到保障。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应验了邓小平的预言。很多年里,各级政府官员中间GDP(国内生产总值)主  相似文献   

10.
蔡昉 《开发研究》1987,(3):47-50
<正>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投资原则与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原则既有关联又有区别。这种关系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概念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后者通常被理解为宏观经济范围内经济指标的纯数量的增长;而前者则是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意涵伴随数量增长而发生的结构变化、社会经济体制改变等等。因此,以发展为目标的投资要考虑经济过程更多的层面,甚至要考虑社会方面,但同时又以增长性投资基本原则作为前提。在下面的评介中,除非特殊需要,拟将增长性投资原则存而不论。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从1992年开始步入高位增长期后,持续运行在一个稳定、快速、健康的增长轨道上,2001年,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市场需求制约、国际经济增长疲软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紧紧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5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幅虽然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但这是在一个较高的增长基点上,又是面临着种种不利因素的大背景下取得的,同时,也延缓了上海经济连续第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表明上海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已经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两年中印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强。2003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其速度甚至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印同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伴随着印度和中国两国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印贸易发展业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13.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给经济降温,但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所加快,增幅达到10.9%,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更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3%。单一的GDP增长数字未必能够说明什么,真正令人担心的是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的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相似文献   

14.
一、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描述与比较(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排序大幅前移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内蒙古自治  相似文献   

15.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是我国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抉择。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战略抉择的科学内涵,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科学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属于宏观经济范畴,它是指宏观经济总体增长的质量,不是微观经济概念,不能混同于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建立江苏省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型,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讨制约江苏省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丁然 《重庆与世界》2011,(9):20-24,31
根据我国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Y、固定资本投资K、从业人员数量L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建立计量模型,利用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实证研究了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资金投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预测     
正7.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与2013年一致。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7.5%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长7.5%左右,继续处于经济运行的合理空间。课题组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做出了新的部署。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净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因为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理论上看,拉动一个国家与拉动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一致的,在实际计算上,目前考察市级经济增长,一般用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出口三个指标分析,这时往往会因统计口径、城市间资源流动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提高。“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分别达到24.8%和25.3%,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跳跃前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台州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来支撑,或依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来推动,而不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