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程度,代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农业。①农村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农外就业的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农村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经营形式的转化。③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着农民对土地经营的观念,工业发展程度越高。农民经营土地的意识越淡漠。④农村工业的所有制形式影响土地转移的组织形式。⑤农村工业在时间利用上的不同特性,制约着种植业中劳地比例的调整,影响  相似文献   

2.
珍惜土地刻不容缓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它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增加或减少,制约着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耕地面积极其有限,是世界上耕地并不丰富的国家之一。多少年来,土地为农民的立命之本,但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农民不再固守土地,他们在祖祖辈辈...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确定农民是否有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其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有哪些.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因果分析法和Multinomial Logistic方法.研究结果有近40%的农民具有土地规模经营意愿,但其余部分农民并没有这方面欲望.研究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农民的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农业经营者老龄化现象是导致规模经营意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规模经营意愿低的最根本动因;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弱化了农民规模经营意愿;不断增加的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成为激励农民规模经营意愿的重要因素.虽然相对开放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民规模经营意愿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并不希望改变当前的土地规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中西方封建农业之比较,阐述了中英两国封建社会土地集中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二者农业构成的特点不同。围绕这一基本结论,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些不同特点对中西方社会经济历史进程的影响:(1) 农业构成的不同制约着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不同;(2) 农业构成的不同使得中西方农业在耕作制度及其演变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明确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并不是让农民身份长久不变,永远束缚在土地上,而是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先决条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速度,决定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就业非农业化不稳定制的着土地的流转。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此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一种利益的驱动。当非农就业机会多时,农民愿意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移出去。但当非农就业比较难找时,农民就会回流到农业土地上进行劳动。如果土地已经转包出去,他们甚至会违反当初的约定(口头的或成文的)而要收回土地或要求高价补偿。这两年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矛盾加剧,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非农就业难。  相似文献   

7.
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民失地又失业是影响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重大问题 ,农民失地的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扩大非农用地 ;各类开发园区过多过滥侵吞土地 ;土地流转行政管理缺位和执法不严流失土地 ;工商企业和专业大户进入农业领域导致农民间接失地 ;征而不用浪费土地。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 ,文章提出了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完善再就业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建议 ,以使失地农民失有所得 ,失而情愿 ,失而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些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府功能"错位"问题,如地方政府把自己变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以"运动"的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象搞开发区一样大搞加工企业,更有甚者开始"号召"农民只种某种产品等等。结果是: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反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笔者认为,政府应转换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一、在制度上,稳定农业产业化主体的收入预期,调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一)落实农民对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和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长期使用权是在不违背农业集体所有制中集体的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又能落实农户的所有权利益,稳定农户的收  相似文献   

9.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与土地有着天然的联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础性的物质要素.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且深刎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近年来,虽然土地已经不是部分农民唯一的生产生活资料,但是对多数农民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地仍然是其生存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及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保护就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推动农业生产出现了持续增产的良好形势.但是,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刺激,农民对土地的关注程度逐步升温,一些外出打工或以前放弃承包地的农民,现又要回来种地,导致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并成为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于2021年2月~3月调查的1490位农民数据,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探讨社会交往、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社会交往成本、社会交往对象、社会交往范围、社会交往感知均对土地流转产生正向显著影响;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机械服务、产后农产品加工服务与农产品监管服务对土地流转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农民享受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社会交往形成的权力文化网络来分配,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社会交往与土地流转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社会交往背后附着的是土地流转信息与资源,体现农民关系型行为,农业社会化背后蕴含的是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体现农民理性经济人行为,农民土地流转行为是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成为集血缘、地缘、人情关系、市场理性于一体的关系市场。基于此,提出推动传统社会交往的现代化转换、做强做优农业社会化服务产品、建立农村土地流传市场平台、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土地经营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一)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经营土地负担过重,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收益廖廖无几,甚至出现负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依法、自愿、合理流转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思想的局限性、土地用途的专一性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土地的流转,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因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农业内部的改革经验概括成一点,就是土地的所有权和土地的经营权相分离(以下简称两权分离)。这一改革使农民从又大又公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焕发了生产积极性,农村的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但是,无庸讳言,在土地的经营上,存在着土地分割细碎、不便管理和难以进行机械作业,导致规模效益差等问题。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解决土地勿割细碎的问题应进一步开展土地经营权的竞争,谁能创造较高的土地生产率,谁能为社会主义提供更多的积累,谁的经济效益高,谁就能获得土地经营权。利用竞争,可能使土地较快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大规模作业的现代机械的引进,生物化学农药、肥料和转基因等,农业现代化离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业是巨大的。农业现代化对农民都有哪些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如农业规模机械化与农民土地细碎化以及农民的自我保险;农业现代管组织化与农民松散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农业新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与农民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冲突。正视这些冲突,恰当解决这些冲突将会使农业现代化顺利、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土地还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发展的基础。因而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真诚地爱着土地。但同时土地也束缚了农民的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7.
围绕农民增产增收,呼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本年度推出玉米间作蘑菇亩产万元田的种植新模式,此项目既不影响大田玉米种植与产量,又能充分利用土地使用面积,既不与玉米争肥,其废料又能给土地增肥,是现代农业机制下,土地种植经营方向的新转变,对农户增产增收,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知识问答     
《农民科技培训》2013,(3):45-45
什么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有什么特点?传统农业是伴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应用而产生和发展的,仍然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素。传统农业是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操作,使大量的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耕作的农业,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差的自然农业。传统农业的特点:一是劳动密集型,即主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在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有赖于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才有爱惜土地的积极性,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如果随意调整农民的承包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摸清在稳定和完善农业责任制过程中,农民对土地问题有什么新想法、新要求?土地在实行分户经营的情况下应该怎样管理养护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我们在一些区、社(乡)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又到地处浅山区的飞龙公社作了重点调查。我们深深感到:要调动农民管理养护土地的积极性,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增产,必须要有一个与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