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陈晓雨 《商业科技》2014,(22):56-57
随着体育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运动服装企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我国涌现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运动服装企业,如李宁公司。李宁公司作为我国一家知名的大型运动服装制造企业,其成功的品牌营销策略为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以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李宁公司所主要采取的品牌营销策略,并且发现了其品牌营销策略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运动服装企业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我国涌现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运动服装企业,如李宁公司。李宁公司作为我国一家知名的大型运动服装制造企业,其成功的品牌营销策略为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以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分析李宁公司所主要采取的品牌营销策略,并且发现了其品牌营销策略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宁品牌作为国内运动品牌的老大哥,自1990年成立以来,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在2012年,李宁公司由于库存过高等各方面原因,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了全年亏损,金额达到19.79亿,关店1821家,自2011年之后,再一次痛失国产第一的宝座。而通过对李宁公司亏损原因的分析发现,李宁公司2010年6月宣布开展的品牌重塑战略是整个亏损的导火索。所以,李宁公司要想摆脱当前的艰难处境,必须要从品牌营销着手,重新进行品牌定位,彻底放弃"90后李宁"的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线下宣传、赛事赞助等方式,打造专业的、全新的运动品牌形象,彻底摆脱品牌策略失误带给李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中国本土体育品牌的老大——李宁公司在创立20周年之际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并对品牌DNA、目标人群、产品定位等做了相应调整,开始了李宁品牌的新时代。这标志着李宁将以新的面孔来面对当今高竞争的体育休闲市场,展现新的品牌形象。在这种大规模品牌的全面转型中,李宁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考验,其重塑品牌的举动,给现今其他体育品牌的品牌策略提供了典型的实例,其成功与否都将对当今体育休闲市场产生巨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5.
《国际广告》2010,(8):130-131
李宁品牌20周年之际,全新标识和口号——“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正式发布。与李宁公司一贯的低调不同,这次品牌重塑的动作隆重而热烈,新标识和新口号一推出,就引发各方热议。作为李宁品牌的广告代理商,更作为一个品牌多年的伙伴,上海李奥贝纳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李宁这个历史上非同寻常的时刻,也对“90后李宁”有了更深入的感触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宁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体育品牌企业之一,分析其营销策略不仅丰富了体育营销理论,同时对国内其他体育品牌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四个角度对李宁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李宁重重地坐在地上后,立即站起来微笑示人。他一手创办并成为最大本土体育运动品牌的李宁公司,这一次能迅速站起来吗?  相似文献   

8.
走自己的路——李宁电子商务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岗 《广告大观》2010,(4):108-109
李宁不仅是国内体育品牌行业的先驱者,也是国内体育品牌行业网络营销的佼佼者,其营销的特点就是出奇制胜。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李宁公司巧妙的隐性营销让李宁品牌大放异彩;2009年,李宁公司凭借在互联网上多年积累的影响力,把电子商务做得风生水起,网络渠道的销售额突飞猛进,成为传统鞋服行业电子商务化的典范。这几年,传统行业厂商,鞋服行业厂商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的不在少数,然而网络销售业绩杰出者并不多,李宁式的成功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铁木尔巴跟 《商》2012,(19):50-50
李宁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几年内迅速的发展,成为中国体育运动第一品牌品牌,并且成为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但是在2010年之后,李宁公司业绩就开始下滑,管理动荡,对其股票市场造成了很不好影响,本文从公司营销策略的角度对其业绩下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蔷 《现代商业》2014,(26):147-148
201O年6月,李宁公司高调宣布品牌重塑战略,发布全新的标识和口号,李宁开始提高产品价格,刻意提升品牌形象,并正式在一线城市发布,与耐克等国际品牌展开正面交锋,然而最终却导致李宁公司连续两年的亏损。本文将从战略管理方面分析李宁公司,分析原因并给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宁公司创办于1990年,李宁公司从品牌多元化发展策略转为国际化发展策略,致力跻身于国际市场。但是,由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实力压制,导致李宁无法快速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国内头把交椅也被中国安踏占领。因此,本文从产品本身的发展、多品牌发展策略等方面提出李宁公司发展策略的建议与优化,打造精准化营销。  相似文献   

12.
"李宁"是我国的著名体育用品公司,近年来一直是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领航者,更是在本土市场抗击洋品牌的主力军,曾经带给国人多少自信与骄傲。近年来,由于市场的变化,"李宁"主动进行了公司品牌的战略转型,启用了新形象和新的口号,但转型结果却不容乐观。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李宁公司战略转型的基础上探讨李宁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李宁公司的诊断,找出李宁巨亏的系统性原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营销对策。李宁巨亏是一种剧痛,治痛的药方就在李宁手里。李宁不仅要担当"救火队长"的角色,更应该成为"体操队"的灵魂和领袖,重建团队,重组产品、重塑供应链,重振李宁品牌,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14.
李宁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佼佼者,但在全球化与专业化的压力下,李宁品牌营销步入发展的关口,品牌定位不清,消费者认知模糊,都成为李宁品牌营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李宁品牌营销现状入手,分析其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然 《销售与管理》2004,(12):27-31
在遭遇成长的上限之后.李宁公司开始激活业已老化的品牌,使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被高度认知的价值承诺:它提供的决不仅仅是体育用品。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李宁重塑品牌的一系列动作可圈可点,但要有效地激活一个老化的品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鲁菲 《光彩》2011,(3):18-19
被高端品牌定位扭曲的"李宁",在海外与本土品牌的夹击下腹背受敌事与愿违,李宁有限公司期待的20岁华丽嬗变却是一次滑铁卢。李宁公司在年前结束的订货会上公布,按照批发出货量计算,李宁产品2011  相似文献   

17.
李宁品牌作为我国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先体育品牌,通过营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营销策略也需要不断完善。本文在分析了李宁品牌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对李宁的营销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宁换新logo了,品牌口号也换了。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声称,新标识设计思路是为了顺应更年轻的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不断求变的心理。沿用了多年的李宁经典旧标告别世人,名为“李宁交叉动作”的新logo成为李宁品牌的新标志,而原有口号“一切皆有可能”也被更为国际化的“Make The Change”所取代。不过,一年后看来,该重塑行为并未看到曙光,企业高层也出现了动荡,关于新标“二流”、新广告“立意有问题”的诟病仍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9.
范旭光  肖可 《中国市场》2012,(34):58-59
<正>李宁创立之初一直主张以完善的公司制度来替代个人,主张公司去李宁化的李宁,终于还是高调现身来整顿困局。2012年7月5日,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卸任,多年来一直淡出公司具体业务的"体操王子"李宁,回归"挽救"公司。49岁的李宁依然双目有神,略染白霜的双鬓和眉宇透露了他的年龄,也宣告着这家由李宁创办的公司已经诞生22年。李宁品牌诞生、成长于本土,又要打破本土的拘束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2010年之前,受益于经济发展,李宁公司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品牌热点     
《国际广告》2011,(3):44-45
李宁在美试水电子商务 李宁有限公司计划与美国当地一家咨询公司共同出资发展电子商务,以扩展李宁品牌的美国市场。据悉,目前李宁在美仅有一家自营实体店,此次试推电子商务被猜测是为扩张节约成本。不过按照李宁的计划,实体店面的建设会同步展开,同时亦希望通过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使李宁的产品更能贴近美国消费者和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