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同录 《数据》2002,(9):4-5
为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短期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研究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分季GDP核算制度,并定期公布分季GDP核算数据.目前,分季GDP核算工作已引起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在2001年全国统计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把搞好国内生产总值分季核算作为2002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乃至2002年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
《数据》2001,(1):6
一、进一步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2001年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1.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完成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92)的修订,完善年度GDP生产和使用核算,将GDP季度累计核算改为分季核算.2.改进统计指标体系.逐渐增加反映市场经济状况的指标,完善服务业统计.3.改进统计方法.研究建立统一、轻型、快速的国家普查制度.大力推广抽样调查技术,逐步将目录抽样技术与现行的超级汇总和联网直报制度予以有效结合.确定新的工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进一步完善统计标准.  相似文献   

3.
侯小维 《数据》2001,(10):12-13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统计年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全国2001年统计年报和2002年定期报表制度的修订意见,结合首都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局制定的北京市2001年统计年报和2002年定期报表制度即将出台并贯彻实施.新确定的统计报表制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数据》2004,(1):5-5
[本刊讯]新年伊始,国家统计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发出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自1985年建立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以来,GDP作为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知强调,目前在地区GDP核算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地区GDP的可比性和权威性.为了科学地计算和使用GDP,参照国际通行的作法,并报经国务院同意,提出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  相似文献   

5.
日前,在北京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00年统计年报和200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免报<增加值统计制度>全部报表.据了解,许多单位对取消<增加值统计制度>的做法很不理解.那么,增加值作为统计核算的核心指标,为什么今年提出免报<增加值统计制度>报表,免报此套制度后,将对增加值核算带来什么变化,今后如何进行增加值核算工作.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统计局核算处处长魏小真.  相似文献   

6.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通常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GDP既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指标,也是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用于反映全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1993年,自国家统计局正式决定取消国民收入统计报表制度和建立国内生产总值年报制度以来,县级以上统计部门对本地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试算到建立正规的报表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表现,一是客观地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势,为了解和观察本地社会发展以及同国际接轨提供了大量丰富宝贵的统计资料;二是通过对GDP有关数据的分析,为当地党政领导提供了大量、科学的统计数据,为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三是通过GDP的核算,为从宏观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是不完整有局限性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GDP 的核算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文章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将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中储存、流动的各种能量转化为统一能值单位——太阳能焦耳,进一步计算得出滨海新区当年的绿色 GDP,并针对具体数据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宁经济统计》2009,(2):34-34
在2月4日联合国亚太统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2007年GDP最终核实数据的修订公布后,在国际上引发一些议论。GDP统计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国GDP核算制度规定,要经过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环节。在一个年度结束的20天内,依据快报数据,进行初步核算;在年中,年报数据和财务数据越来越全,经过修正,  相似文献   

9.
李艳杰  马野 《活力》2010,(19):31-31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统计地位也日益提高,社会各界对统计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统计工作要想很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做到“快、精、准”,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在此,结合GDP核算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数据     
9.6%:修订后2008年GDP增速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依据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增  相似文献   

11.
《城市问题》2015,(4):100-101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推动新《环保法》落实,环保部近日召开了建立绿色GDP2.0核算体系专题会,重新启动了绿色GDP的研究工作。绿色GDP最早由联合国统计署倡导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提出。推行绿色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  相似文献   

12.
工作动态     
《辽宁经济统计》2004,(12):48-48
在刚刚结束的2004年全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在对2004年度全国及地区核算工作做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度GDP核算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分析工作进行了评比表彰,我省荣获双项特等奖。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8,(4):32-32
近日,河北省统计局研究制定了《河北省设区市GDP核算数据质量规范和考评办法(试行)》、《GDP数据匹配指标审核评估体系(试行)》以及《GDP月度跟踪台账制度》三个规范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GDP核算工作,提高GDP核算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总会计师》2010,(1):20-21
9.6%:修订后2008年GDP增速 国家统计局2009年12月25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依据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增速为96%,比原来的速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GDP核算存在着很大弊端,主要表现为GDP增长没有反映出生态环境成本.作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一个有效结合点,采用绿色GDP核算体系符合了时代的要求.本文对现行GDP和绿色GDP的概念及核算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再对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进行科学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绿色GDP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是不完整有局限性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GDP的核算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文章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将2010年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经济系统中储存、流动的各种能量转化为统一能值单位——太阳能焦耳,进一步计算得出滨海新区当年的绿色GDP,并针对具体数据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数据》2010,(1):4-4
314045亿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依据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08年全国GDP总量为314045亿元,较此前发布的2008年GDP数据300600万亿元增加约1.34万亿。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联合国1993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框架,首先,讨论了建立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及核算方法;然后,对绿色GDP核算中环境投入成本的估价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最后,对我国绿色GDP核算工作的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GDP是如何核算出来的?怎样理解全国经济普查的意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的新著《透视中国政府统计数据:理解与应用》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曾在国家统计局工作了31年的许宪春在媒体专访时就数据统计系列问题进行解读,详解GDP等统计指标生成与运用的真实逻辑,厘清各种“统计反差”背后的原委。  相似文献   

20.
GDP是"经济的世界语",它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GDP也存在缺陷。因此,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助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以联合国"经济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SEEA)"为核心,国际通用体系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可比性的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