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地理》2012,32(2)
国内外发展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城市群、市场及产业经济系统的演进。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到了三者各自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提出了“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和“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这两个概念后,构建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浙中城市群与“义乌商圈”协动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协动的历史逻辑过程及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区域整合进程中缺乏协同,导致城市群及区域经济发展从产业生态到功能定位的高度重叠,推高了整合预期中集群效用的边际递减风险。从区域整合视角,考察和解析了"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路径,运用区域整合理论中的新功能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判断了其发展阶段,基于协同理论提出了"中三角"城市群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何添锦 《经济论坛》2011,(10):27-30
随着各类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及在地域上竞争与合作的不断推进,协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从产业群、城市群群体内部的互动及群体之间的融合两大角度,探讨产业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外因素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董铭山  刘晓辉 《经济师》2015,(5):178-179,181
通过阐述分工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分工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说明了分工网络能够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分工网络的进一步成熟化,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了哈长城市群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最后文章指出哈长城市群应借鉴分工网络模式打破哈长两地行政隔离局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为产业提供较好的发展方式,从而提高哈长城市群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协同发展是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下,为把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第四极,以城市群差异为基础的城市群间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出发,就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引擎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进行分析;从内生条件出发,通过介入机会和介入能力模型就两者间产业同质化程度进行对比.综合内外两个维度得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环鄱阳湖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最强,环长株潭城市群对长三角城市群介入机会最好,而武汉城市圈对长三角城市群介入能力最佳.在区域整合和协同机制下,整合外在和内生条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各自特点和当前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城市群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及协调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从"城市群经济"内涵辨析出发,阐释了城市群、多城市群体系形成机理,并以"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三个基本维度为依据,探寻了多城市群分工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转移为桥梁、城市群化为载体、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7.
何添锦 《生产力研究》2012,(6):155-156,168
在政策引导下,我国产业集群呈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但如何衔接两者的关系,并积极推进互促共进,迫切需要研究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对策,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层面建议。文章从分析产业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外因及二者协同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入手,指出构建群域经济体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我国产业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存在问题,提出产业群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特征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过程中,在特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纽带联系而形成的城市网络群体(Urban Network System).中国城市群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一大产物.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发育的阶段性与层次性、节点网络的结构性及其稳定性、区域发展的联系性及联系的动态性、节点的等级性及节点间的通达性4个特征分别阐述了其在城市群规划中的意义,并以此确定城市群规划的内容,即空间组织、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空间管治;规划的形式分为背景与目标、战略内容和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系统耦合理论,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物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城市群内31个城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各城市在2008~2017年的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平均耦合协调程度属于轻度失调状态,部分中心城市耦合协调度较高,但其周边邻近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加快都市圈建设,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内的应用,实现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谢侃侃 《技术经济》2023,42(2):100-108
随着我国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战略,数字共治成为提升国内区域协同发展能级、降低交易沟通成本、扩大产业辐射力的重要支撑。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协同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近年来,在依托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共治手段,助力区域协同方面,开展了广泛和丰富的探索实践。本文拟从城市群协同发展和数字共治理论视角出发,对长三角城市群数字共治创新实践作了梳理,提炼了包括长三角在内我国城市群数字共治的主要特征,并从进一步畅通城市群数字共治体制机制、构建丰富数字共治生态和工具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中心城市现代化功能不足、城乡联动不足、产业分工不足、市场化水平不足、基础设施一体化不足、消费和出口作用不足等许多不利于发展的问题。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需要以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及其在空间的有效分解为前提,以产业合作为主线,以市场和企业自下而上的力量为主体,进一步发挥京津冀地区的区位、资源、科技、文化等优势,以启动京津实质性合作和构建京津现代服务业中心为契机,以深化区域制造业分工为核心,以制造业集群发展为支撑,创建"繁荣看京津,实力看河北"的区域联动型产业结构,释放经济潜能,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影产业正经历高速发展,而全国电影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影响电影产业整体推进的可能问题之一。根据中国电影产业指数的结论,中国目前是电影产业大国而非强国,电影产业整体竞争力仍缺乏,地区不平衡性仍较突出,因此区域协同发展应当是实现电影产业发展的可选路径之一,通过区域协同推进区域整体电影产业竞争力,进而带动全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文章尝试将中国电影产业指数与城市群进行结合研究,试图找出电影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及路径,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长株潭"3+5"城市群物流产业体系共同化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研究长株潭城市群的物流产业和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株潭"3+5"城市群物流产业体系共同化的框架和推进其规划建设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是专业化与多样化城市组成的网络化城市体系,是介于市场交易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网络产业组织,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论文对集聚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展,从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分工与交易经济的视角解释城市群形成与发展.实证分析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城市群整体、内部各城市以及分行业的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合作与联系,并对制造业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经济区划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管治的重要战略工具,应与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区域城市化、城市集群化发展趋势,而且借助现代化、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城市间、城市群间空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城市群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以城市群协同发展为战略思路,将我国国民经济区划分为泛长三角、泛珠三角与泛渤海等"三大泛经济区",拓展横向经济联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政策应着力于解决外部性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产业空间是城市群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日本是城市群产业空间发育较为成熟的典型国家,在区位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扩散格局、空间演化阶段以及政府调控机制等方面的规律与经验值得我国城市群发展借鉴。我国城市群发展应着重统筹空间规划、调整产业定位、整合要素载体、协调区域管治,以促进产业空间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日美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产业空间是城市群经济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日本与美国是城市群产业空间发育较为成熟的典型国家,在区位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扩散格局、空间演化阶段以及政府调控机制等方面的规律与经验值得我国城市群发展借鉴,我国城市群发展应着重统筹空间规划、调整产业定位、整合要素载体、协调区域管治,以促进产业空间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最直观的看点,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发动机。武汉市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龙头,在2007年底被国务院同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从二者所属省域的经济指标入手,通过分析二者产业集群的异同点,围绕产业演进四阶段展开对比分析,提出集群演进中的关键点在于市场扩张路径和品牌升华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