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乡村社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行政管制和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乡政村治”的政治格局。乡镇政府是农村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之间是“指导—协助”关系。然而,现实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简称乡村关系)却存在着“偏离”成文法律规范的现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偏离”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理顺乡村关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实际包括乡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两部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张力或矛盾,严重阻碍着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张力或曰冲突的主要表现、制约因素及成因,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实际包括乡镇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两部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张力或矛盾,严重阻碍着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出发,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张力或曰冲突的主要表现、制约因素及成因,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从历史的逻辑看,村民自治组织的成长是国家政权建设推动的结果。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国家政权提供一套完善的制度,推行制度下乡,主要是规范村"两委"关系、建构有效的民主治理机制和规范国家行政权力和自治组织权力之间的关系,实现多元参与主体合作共治的村民自治秩序。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一直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九届全国人大会议继续要求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做为“十五”期间的大事来抓,在总结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党对农村工作的要求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十五”期间农村村级制度的再改革,具有时代意义。村级改革可以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突出从村级干部的选举、村级组织机构的职能、村级经费来源、农村土地税收制度这四个大方面谈谈其再行改革的设想。   一、改革单纯的自治制度,强化村委会职能,把村委会建设成为具有行政性与村民自治性相结…  相似文献   

6.
税费改革后乡镇与村级组织及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存在的离心趋势,呈现了当前村级治理困境的新形势。这种状况,不仅将进一步弱化村民自治的功能和意义,而且将加剧农村的原子化进程,这对农村的未来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徐勇 《开放导报》2004,(6):32-37
本通过对1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别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村民自治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中产生的,其制度设计中蕴含着现代民主理念。但中国的村民自治具有国家赋权的特点,民主自治的立法精神能否落实取决于行政放权所提供的体制空间,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性的自治平台,需要农民组织化参与。传统的家族组织不可能为村民自治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资源,反而会扭曲村民自治的精神。只有市场他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社会和农民的自我组织,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而民主自治社会将是一个长期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村级组织阵地是村级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是村委会实施村民自治管理的重要场所。河南省登封市全市318个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中,有12个村没有办公和活动场所、38个村借用学校和民房办公、54个村室属于危房、还有130个村的村室十分简陋。2005年,登封市决定从以上情况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广泛实施,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村委会缺乏独立性、村委干部整体素质低下、村委干部选举不规范等问题。增强村委会工作的独立性、提高村委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村委干部选举的规范性是增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即选举不够规范、民主制度流于形式、村干部出现寻租现象等等;产生问题的根源,村委会与镇政府关系错位;村两委关系不协调,产生权利冲突;忽视人民的诉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级治理,就必须加强制度化建设;加强对村级自治组织的监督;加强干部群众民主意识的培养,提高群众自我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红梅 《科学决策》2008,(10):204-205
我国的村级治理正处在以强化村委会职能和完善“四个民主”制度为目标的民主化转型期,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在实际运作中使自治功能得到应有的强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五合章”制度在民族地区的试行创举,体现了管理民主的现实要求,使民族地区能够尝试探讨村级治理的新模式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红新 《中国经贸》2014,(17):197-197
村级组织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基层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村级组织的财务管理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方的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当前加速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基层民主已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多年,随着村民民主意识、自治理念的不断增强,要求参与政治生活的意愿也更加迫切.今年正逢我国村级组织换届之年,我们选取浙东南Z村作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角度分析该村实行村委会民主选举以来所耗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村民自治的宪政价值日益凸显,体现在:村民自治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民主素质和宪法意识、有利于扩大村民在宪政条件下的制度化参与、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约束村组干部的不良行为、制约乡镇对村级资源的过度提取、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巩固党对农村的领导、有利于在宪政条件下加强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简称村"两委")是农村地区最为重要的村级组织。村"两委"关系的和谐对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治理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现实中,"两委"关系普遍存在着关系不协调的状况。本文分析了"两委"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以及提出了调适"两委"关系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村民组织有两个权力合法性的权力主体。一个是依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选产生的村党支部成员,一个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以及村委会的向下延伸的村民小组。这些人掌握村庄的公共权力,在农村社区生活中发挥领导、管理的功能,属于农村的政治精英或村治精英。  相似文献   

17.
要搞好村民自治,首先要明确其主体,在此基础上弄清规范的方向.目前村民自治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难题都是主体不明确,机制不规范的结果.村民自治的主体就是村民群众.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要把优化村民自治搞好,就要做到:选举创新,由民作主;明确村委会的主要职责,抓发展大计;公正、合理实行职务津贴;切实解决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既要体现党的领导,又要发挥村委会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萍 《辽宁经济》2013,(12):48-49
要以理顺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为先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以发展合作经济为支撑,奠定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以完善治理结构为重点,提高村民自治成效;以拓展功能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村内在组织力.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在全国最先产生的自发阶段,到1987年开始试行村公所制度的曲折阶段,再到1995年以后村委会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阶段。广西对村民自治组织的探索,创建出的一些民主制度、民主实现方式和民主渠道,对推进全国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村民自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则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