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一个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城市创新战略,形成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聚集的城市群,对于带动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加速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科技经济体系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创新体系的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文首先分析城市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结构,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城市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模型,最后分析通过运行创新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翔实的数据,从国际产业转移形势,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现状及劳动力方面出发论述了山东半岛发展制造业的优势,并指出山东半岛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创新力不足,管理水平低及新技术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压力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山东发展制造业过程中应做出的战略选择,最后指出制定制造业区域规划,发展山东制造业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好的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广海  高乐华 《山东经济》2008,24(2):145-148
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应用标准差系数法和产业规模区位商法判别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已发展成一个专业化水平相当高的旅游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显著。运用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对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发现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态势显著,但集群处于自然集聚阶段,集聚引发的经济效益尚未显见。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推进其向更高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5.
程玉鸿 《特区经济》2005,(7):121-122
我国学术界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关注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近几年,相关研究明显增多。由于城市竞争力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而概念的界定是开展研究的前提。基于此,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郝寿义等(1998)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山东省情出发,笔者认为要广义地、动态地看待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换型城市化,树立山东的整体美好形象;在加强与日韩经济合作的同时,要更快地开拓半岛城市群的西部、北部腹地,争取把城市群建成环黄渤海自由贸易区的枢纽地带。  相似文献   

7.
隋映辉 《山东经济》2006,22(4):100-104
经济全球化及国内外产业转型为山东半岛地区的产业集群成长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山东半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战略模式,提出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提出山东省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基地,也使得山东省由上世纪70年代的济青双极城市结构迅速发展为由济南、青岛2个副省级城市,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6个地级市和30个县级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该地区城镇人口1978万,城市化水平50.6%;覆盖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6%;总人口3905万,占全省的43%;2002年GDP7013亿元,占全省的66.5%。该地区已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支柱、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心。专家指出,山东半岛城市群一旦形…  相似文献   

9.
建设与胶济现代制造业带相适应的山东半岛城市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综合结果,是伴随着胶济铁路沿线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山东半岛地区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基地;并使山东省由20世纪70年代的济青双极城市结构,迅速发展为由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8个地级市和30个县级市组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2001年,8市共实现GDP6228.99亿元,超过了辽东半岛城市群所在的辽宁全省(该省当年实现GDP5033.17亿元),也超过了京津(两市当年共实现GDP4644.27亿元)唐三市之和及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和南…  相似文献   

10.
张广海  李华 《山东经济》2013,(1):137-144
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其旅游环境竞争力状况的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定量测度区域内各城市的旅游环境质量,加以比较来确定其开发现状与环境等级,对于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选择旅游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区位交通环境、旅游市场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等影响与制约旅游业发展的6个子环境系统构建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09年相关指标数值,采用TOPSIS评价法构建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将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按照其旅游环境竞争力水平划分为4个层次,并进一步确定区域内各城市的旅游开发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烟台市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庆  李世泰 《山东经济》2010,26(2):137-142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山东省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长期战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以此为原则,把烟台纳入到山东半岛乃至环渤海经济圈的大视野中,在全面分析了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烟台市的战略定位,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及空间结构,并提出了促进蓝色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立民  赵晓宏 《山东经济》2005,21(3):101-104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推动“半岛城市群”建设,就是要让8个城市形成拳头合力出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本文分析了城市群建设的国际国内背景,论证了青岛市如何才能发挥好半岛城市群龙头的作用,以及推进半岛城市群建设应优先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霞  程美秀 《山东经济》2007,23(2):102-105
我国学者胡昱将产业集群模式分为市场创造的产业集群模式、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模式、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模式。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良好,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市场创造模式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弱,此外,集群内企业还存在着“聚”而不““群”现象。因此,要在加强群内龙头企业的培养的同时,发展众多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顾泉 《科学决策》2022,(11):125-140
文章基于 2000-2019 年中国上市公司与智慧城市试点信息的匹配数据,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引致的信息化冲击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冲击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的影响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在通过双重差分方法有效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有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信息化水平提高 , 最终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 , 这对于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建设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产业转移新特征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制造业转移趋势,制造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形成两大城市经济圈的互动发展与关联效应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李彬 《走向世界》2005,(2):38-44
鸡年新春的第一天,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寒气逼人,"达飞瓦格纳"、"千春"、"澳航精神"等十几艘长度达250米以上的"航母级"集装箱巨轮,排满了3400米岸线,只见门机振臂挥舞,装卸职工迅速灌包、成组,半挂车、拖车一起轰鸣,繁忙的作业现场让人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战略。在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加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意义深远。基于对政策文件的集中梳理及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特征的理解,总结凝练山东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系统阐述山东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意义,最后从省域和市域两个层面提出加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