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车就得造轿车,而不是卡车,育种就得育玉米而不是其它的品种,这是国际市场的主流趋势。”刘石向记者描述了他为什幺热衷于玉米。 确实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更准确地说最大的杂交作物是玉米,尽管中国最大面积的大田作物是水稻,但其中仅约50%的为杂交水稻,另50%是农民可自己留种的粳稻。  相似文献   

2.
科技短波     
“袁隆平”品牌价值千亿我国目前最大的~宗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项目日前敲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0亿元人民币。袁隆平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和8个国际大奖获得者,曾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经过多年艰苦努力,率先在全世界成功地研制出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并于1976年开始推广。目前除我国外,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种推广。据推广人员比较,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每公顷年增产16吨,已累计种植2.OI亿公顷,累计增产粮食到乙吨,为解决世界SOf乙人口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卓…  相似文献   

3.
三农点滴     
政策●种植水稻有补贴今年在继续实行大豆、小麦良种补贴试点基础上,把良种补贴试点范围扩大到水稻。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农民种植水稻每亩补贴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农民种植早稻每亩补贴10元,种植梗稻、中籼稻每亩补贴15元,对晚籼稻的补贴另行公布。种植品种的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8,(2):52-99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吃饱了全中国,而且每年光增产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上每年出生人口的总量。2007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种业企业——美国先锋公司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中关两家世界一流的技术与产业“大鳄”展开合作,老袁的目标是,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和非洲地区,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以“温饱全人类”。  相似文献   

5.
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着眼于拓宽杂交水稻种质创新途径,适应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提高创新效率,以优良两系不育系272S与强恢复系R13杂交选育成水稻新品种"兆两优7213"。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优点,适用于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是适应广西南部稻作区生产需要、符合生态要求的新型优良品种。对今后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优化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用毕生精力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还用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世界。本期我们刊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的文章,追忆袁隆平的光彩人生,深切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风范,学习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现在没有结论。但就在今年3月2日,美国农业部初步通过了一项在堪萨斯州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计划,反对人士则对该计划的安全性表示担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在地球的东方一个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摘下绿色王国中“杂交水稻”这颗瑰丽的绿宝石。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迄今为上独一无二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1998年,一家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估认定袁隆…  相似文献   

9.
<正>杂交水稻是指遗传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优于双亲,从而能够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种。目前生产上利用的杂交水稻主要有三系杂交水稻和两系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我国农业科研工作中的一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它的推广应用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袁隆平院士也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连续三次参加镇里的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技术,后来在田楼镇人大和农业服务中心项目、资金、技术支持下,承包了30多亩荒废地搞塑料盘育秧并种植水稻,除去成本,亩收入超过1000元。今年我还要继续报名参加阳光培训,并在规模种植上下功夫,争取承包150亩,  相似文献   

11.
隆平高科,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的农业高科技公司。借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和品牌价值,该公司的科技成果被6个国家大面积种植,20多个国家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8,(3)
入选理由: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吃饱了全中国,而且每年光增产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上每年出生人口的总量。2007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种业企业——美国先锋公司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中美两家世界一流的技术与产业"大鳄"展开合作,老袁的目标是,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和非洲地区,推广杂交水稻种植,以"温饱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今年晚稻收购刚刚结束,都昌县鸣山乡界牌村委会街上自然村的农民程来宝又与鸣山乡粮食购销公司签订了明年种植水稻优质品种“923”的协议,因为今年他家种的12亩“923”品种喜获丰收。农民程来宝说,粮食部门、农业部门和他签订了收购合同,价格比其它(普通品种)高20%,农业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所以他非常放心种,家里今年种了12亩优质稻,比种其它普通品种共增收1400元左右。都昌县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水稻面积达30多万亩,为提高水稻种植科技含量,让农民增产增收,该县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优质稻生产,为了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县粮食部门与农业部…  相似文献   

14.
数说新闻     
《政策与管理》2008,(19):10-10
粮食 全球粮食供应吃紧,杂交水稻一颗种子身份千万 1180万元 9月15日,在杂交水稻科技成果展示与拍卖会上,中稻品种“两优1128”经过8轮竞拍,最终以1180万元成效。该品种亩产775公斤,穗大粒多,高度抗倒。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公 布今年"红盾护农行动"主要任务, 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 等农资商品被列为打假重点。为强 化农资市场监管、打击假劣农资坑 农害农不法行为,今年上半年.全国 各级工商机关将针对种子、肥料、农 药三大类农资商品,集中开展整治 行动和农资质量监测工作。第一季 度开展以打击假冒伪劣种子、肥料 的专项整治行动,对杂交玉米、杂交 水稻、棉花种子等产品.以及复混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福建主要粮食作物,大力发展杂交水稻,是省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1991年国家下达《执行杂交水稻综合标准》重点计划项目后,省标准计量局会同省农业厅提出实施方案。当年8—9月在福州、泉州、永定等6个市县落实试点方案。6个试点县市共安排杂交水稻标准化示范田2.87万公顷,其中中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广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广西水稻种植仍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种植为主,存在种植规模小,种植全过程信息化、精细化程度低的问题。文章融合应用定位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物联网关键技术,设计一套水稻种植全过程智能监控终端,为水稻种植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和降低水稻种植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18.
《乡镇论坛》2009,(31):31-31
一种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的双季水稻在盘锦研发成功。该品种不但获得了国家专利,创下北方早熟水稻收割的纪录。并且填补了双季水稻北方种植的空白,被农业部大米检测中心检测为国家优质一等米。他们研发的517优良品种第一季亩产1520斤,第二季亩产1040斤,同时种植北方双季水稻比常规水稻每亩节水300立方米,这对于视粮食为生命线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9.
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存在自身的内在逻辑。杂交水稻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诞生,不仅由于当时中国社会需要的强大推动,同时也是中国水稻育种技术的内部发展的逻辑结果。在杂交水稻技术发明之前,中国水稻育种家们经历了无性杂交、人工去雄的技术创新,也作出了品种间、远缘间的杂交育种探索,为后来杂交水稻的发明准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要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水稻秧苗,使水稻的产量进步提高,苗期管理尤为重要。在此论述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对农民种植水稻增产、增收、增效起到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