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什么样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增加股东财富,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的研究发现在于:股权激励的方式会影响股东财富,股票期权比限制性股票公告效应更明显,更能增加股东财富;相对限制性股票,在股票期权的方式下,对高管激励力度越大,股东财富增长越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股权激励政策法规的逐渐发展成熟,我国上市公司宣布实施股权激励的计划也逐渐的完善起来,股权激励在我国走向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宣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的管理和发展具有很重大的研究价值,而在国内对于此研究还较少.在国内上市银行中,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不多,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大环境下,对上市银行的股权激励对银行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股权激励对于优化激励机制,在银行长远发展,吸引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市场下,股权激励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秦锂  朱焱 《财会通讯》2009,(6):81-83
本文分析了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整体状况,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监管层和上市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以股价和收益为业绩评价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有很大缺陷,因此,重新设计以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为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很有必要.文章将现金流量引入股权激励计划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探讨了该股权激励模式的现实运作要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股权激励方案本身和公布实施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阐析,论述了推行股权激励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南山 《人力资源》2007,(4X):16-23
随着2006年中国股市的狂涨不停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规章的出台,股权这个一度遭受冷落的话题又被炒了起来,众多上市公司纷纷争先恐后地推出了自己的股权激励计划;然而,股权激励毕竟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伤人害己。那么怎样才能舞转这把“双刃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股权激励方案本身和公布实施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阐析,论述了推行股权激励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捷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119-120
股权激励被认为是委托代理关系,即降低代理成本长期激励管理层的有效方法,部分企业引进股权激励计划后出现净利润亏损,更引起了人们对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整体状况,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监管层和上市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国内股权激励概况,通过观察最近几年国内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总结国内公司股权激励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通过深圳万科的案例简单介绍国内公司是怎样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最后根据股权激励在我国公司的实施情况列举了一些国内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伊利股份行权期为2006年12月~2013年12月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伊利股份实行股权激励的动机。研究发现,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计划是激励效应和福利效应博弈的产物,其中福利效应占优,该方案具有对管理层历史业绩进行补偿的性质,股权激励因此陷入了博弈困境,对其激励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进一步监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以股价和收益为业绩评价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有很大缺陷,因此,重新设计以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为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很有必要。文章将现金流量引入股权激励计划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探讨了该股权激励模式的现实运作要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出台后,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2006年10月中旬,共有181家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提出了股权激励的设想,其中49家有相对明确的方案;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后,27家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并已有超过10家公司成功实施。分析这些股权激励案例的细节,对拟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荣清  倪凤莲 《会计之友》2012,(18):117-119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有效方法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作为高科技代表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着更高的积极性,从而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文章以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股权激励所产生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朱冬 《价值工程》2015,(4):178-179
股权激励是一种薪酬激励制度,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可以使管理层兼具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色,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长期经营和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对企业尽职尽责。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其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得到良好运用,发挥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伊利股份为例,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伊利股权激励计划公布日的市场反映.分析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名为"激励",实为"福利",并针对这一结果,从董事会特征的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股权激励计划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中薪酬管理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组织青睐.本文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为例,探索了其成功运用股权激励成功的原因,并据此探讨了采用股权激励计划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3,(11):171-172
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大公司越来越多的实施股权激励方式,合理地激励公司员工,进而更加有效的分享利润,分担风险。本文首先回顾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包括股权激励的含义、作用和意义,其次着重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问题,最后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所存在的问题和意义,分析了股权激励应该引起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科林电气2018~2021年度股权激励实施为例,对其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动因和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剖析和研究,从激励目标范围、行权条件与绩效结合、人员构成、晋升渠道和薪酬构成方面对激励效果进行分析;基于当前股权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善要点和路径方法 ;对福利型和激励型两种激励方案进行对比,对预期完善的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