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制度安排、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制度安排、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存在着辩证关系。监管体制差异、监管内容的不同以及监管执行力的差别等,都会导致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绩效之间的不同组合。在中国经济转轨和市场全面开放的双重背景下,只有完善现有的银行监管制度,才能既保持金融稳定运行,又能推动金融创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资产的产权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如何对知识资产这一特殊的公共产品进行产权安排才是有效率的问题的过程中,大体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理论,虽然这三种理论所代表的产权主张是各异的,但它们的结论都是建立在配置效率的考虑之上的,天各自严格的条件下都满足帕累托效率的要求。因此,知识资产的产权安排模式应该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4.
蒋满霖 《新金融》2004,(8):16-20
对经济活动产生动力的是产权。当存在交易费用时,不同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资源配置效率。金融交易主体有了明确的产权,就有了明确的利益边界及其选择集合,并有了明确的收益预期,从而拥有充分的积极性。欧美各国金融体系演变的背景是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市场制度,通过不同产权形式的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自发生长起一种有效率的金融制度和合约安排。中国  相似文献   

5.
6.
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要素、监管环境和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公司治理问题的系统研究起源于英国,我国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从而引发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高潮。本结合现实问题对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的要素、监管环境以及制度安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有其现实必要性.我国的分业监管协调合作应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制度安排,需要从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协调合作、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合作等三方面来完善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中印两国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有许多相同之处,在银行监管制度方面也类似,并且彼此监管制度存在诸多可借鉴之处。文章从事前监管、日常监管、事后监管和存款保险四个方面对中印监管制度进行比较。并提出应从完善监管内容,健全内控制度;进一步改革监管方式;建立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改善我国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9.
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的辩证关系及其产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公平与效率通常被认为是衡量制度安排优劣的准则.其实,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制度创新会引起公平效率观念的改变;公平效率观念的转变也会引起制度变革.运用产权分析方法,能够辩证地认识制度安排与公平效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银监会成立后的监管协调制度安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夏斌 《上海金融》2003,(4):9-10
文章认为,在人民银行和新成立的银监会机构变动的过渡期内,许多未竞事项需要两机构协调解决。鉴于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分别承担的职责之间有着交叉、互补的关系,为了确保我国金融体系能继续稳定运行,银监合成立后,应尽快在原人民银行与其他两个监管部门季度定期磋商的基础上,充实有关内容,确立具体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进行中的银行资本监管国际标准改革将对单个银行的资本数量、资本质量和资本管理方式,以及银行体系的信贷供给能力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按照G20领导人匹兹堡峰会所达成的共识,新的资本监  相似文献   

12.
13.
制度本身是一种“稀缺资源”,即相对于人类对制度的需求而言,制度的供给总是不足的。自人民银行单独行使央行的职能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监管制度稀缺仍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表现在:一是以制度最高形式出现的监管法律较少;二是监管制度功能残缺,有约束功能却没有激励功能,没有给金融创新留下充足的空间;三是新的监管制度更替不及时;四是监管制度安排很少考虑监管者的实施成本和被监管对象的遵循成本。金融监管制度稀缺成为制约金融发展的瓶颈,并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因而,大力进行监管制度创新,增…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并购的推进策略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控制性银行监管制度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转型的伴生物,但是,它侵蚀了银行业自身的稳定和效率。目前,银行监管能否顺利实现从控制性监管制度向审慎监管制度的变迁已成为维护金融稳定和公众利益、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政府利益的角度,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动态趋向以及构建和强化审慎银行监管制度的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描述国外研究公司治理的方法和内容,然后分析混合产权下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最后给出了该分析框架下的一个实证研究--控股公司的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得出了两个证实结论:国家直接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经营绩效要明显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公司,国家直接控股和国有法人控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要明显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金融危机经验表明,建立健全的银行处置机制对于有效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至关重要.为此,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了《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核心属性》(以下简称"《核心属性》"),为银行处置机制提供了整体框架,对银行处置当局的设置提出了国际标准.目前,国际上许多经济体根据《核心属性》和已有处置经验,对银行处置当局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制度安排,常见的是由央行、审慎监管机构或存款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处置职能,并在银行处置的独立性、决策机制和协调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践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骆驼银行评级制度与银行监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对银行机构的监管主要是考察六项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 Requirement)、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盈利能力(Earnings)、资产的流动性(Liquidity)、敏感性(Sensitivity),这六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成了“CAMELS”,正好是英文“络驼”一词的复数形式。在1996年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银行评级主要考察上述指标中的前五项,即CAMEL(“骆驼”一词的单数形式”。为示区别,人们把CAMEL称为“骆驼银行评级制度”,而AMELS则被称为“新骆 银行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制度安排:解决社会信用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侧重于探讨制度安排对社会信用建设的作用,通过对制度的结构及功能的分析,阐述了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和信用的发展,并提出如何通过制度安排,解决社会信用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