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高唐方言形容词存在着丰富的生动形式。主要有前加式、后加式和重叠式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毛晓英 《魅力中国》2013,(16):263-263,264
彝英双语在词法方面存在着许多相同的现象。本文比较研究了彝语(凉山)和英语派生形容词和复合形容词。  相似文献   

3.
阿育几坡 《魅力中国》2012,(35):53-53,55
形容词是主要修饰名词、代词的词。任何语言中只要有名词、代词,就应谊有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并且形容词在数量上不应该少于它所修饰的名词和代词,但在以往的彝语语法研究中形容词在数量上比名词和代词少,在份量上也比名词和代词轻得多!本文将研究彝语有没有形容词,有多少形容词,有没有形容词词法,有什么样的形容词词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黑龙江方言结构特点、分区情况的概述,揭示了黑龙江方言在整个东北方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方言学研究的价值。黑龙江方言研究是沿着语言的历时动态描写与共时静态描写的发展脉络进行的,今后需要深入描写方言中的各种语言现象,在建构方言语法体系和探究方言研究方法上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普通话推广的大背景下,部分地域的方言面临消亡的危险。文章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揭示汉语和方言存在对立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探究方言的使用现状和生存危机,并以大连方言为例,探讨方言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形容词活用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书籍中是一种很长见的语法现象。掌握好这种语法,对于阅读古籍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从上古经典名著《孟子》中广泛撷取论据,充分证明了形容词活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推广普通话与方言保护的关系,认为普通话的推广与方言保护两者并不矛盾,要提倡普通话用于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方言用于私人场合,以此来构建"双语"社会,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分析了方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方言保护的对策建议:现阶段保护方言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整理;保护弘扬独具特色的剧种和戏曲;在对待方言类节目方面,要有相对宽松政策以利于方言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清代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由于受到复杂的流民与移民文化的影响,该地方言地域特色明显,保留了北京话、山东方言等多种方言的特点。今天的宁安方言是北京话、山东方言和黑龙江方言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的形容词有不同的用法,就连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也因不同的分类而有所不同。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是对比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汉英形容词在句法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汉英形容词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肖簪 《魅力中国》2012,(32):21-22
由于经济市场的日益细分,为适应产品区域化推广的新形势,方言广告以它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实现地域文化区居民情感认同、适应了媒体细分的趋势等优势成为商家进行产品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要实现方言广告效果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应该从尊重方言文化,不低俗恶搞、注意借用地方文化生活来理解方言的正确含义、增强方言广告的创新性来提升产品形象、正确了解各个地域各种方言的使用人群及特点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郑海 《魅力中国》2010,(32):238-238
彭山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与官话相同的地方,更多地还有着其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就需要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北方方言中的"形容词 de"语义上存在超出普通话中"形容词 de"的地方,主要有表祈使的和表描述的两种.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语音、语义、语用和语法等方面.这两种意义上的"形容词 de"虽然在语音形式上完全相同,但句法分布并不相同,因此并不能造成理解和表达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古艳睿 《魅力中国》2010,(32):239-239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地处四川西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被誉为“深藏在横断山脉中世外桃源”,是嘉绒藏族风情文化的中心,文化底蕴厚重,民族风情浓郁。丹巴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地方。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基本使用双语交流。因此,丹巴汉语方言里不仅有西南方言的大部分特征以外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地方特色。本文将通过对丹巴汉语方言语音、方言词汇以及语法三个方面做静态描写与分析,并通过动态比较来展示其所承载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韩城话语音特点鲜明,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分两部分一介绍韩城话的声韵调系统,二介绍韩城方言的主要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运歌 《魅力中国》2010,(22):158-158
本土文化与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或为其分支。本土文化中有非常适宜于电影表现的元素,方言、本土风清可以作为方言电影的有力辅助工具,方言电影在挖掘本土文化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在叙事、表现风格、发掘现实社会和刻画人物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方言歇后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们的认知机制上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为歇后语的形成提供了理据。该文主要探讨隐喻在方言歇后语中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关于新疆汉语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以及其他方面研究的论文有18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共有27篇,学术期刊论文则有160多篇.通过对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方言地域研究、方言与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文献概述,详细梳理了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状况.虽然大量学者对新疆汉语方言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目前,新疆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单一重复,缺乏多学科多理论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创新性研究方法.新疆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不足,缺乏与国内其他方言、新疆地域范围内不同方言点之间的比较研究.新疆汉语方言研究失衡,研究地域侧重在乌鲁木齐等重点县市,不同方言点研究程度也深浅不一.新疆汉语方言数据库的研究还比较落后,缺乏相应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方面不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东北方言和东北文化在中华语言文化的花园中别具特色,它丰富了中华民族语言与文化宝库,在现代社会中又以其独具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所以研究、挖掘东北方言的形成原因,了解东北方言的地域和文化的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方言属于北方话的冀鲁官话。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东方言的亲属称谓重秩序、重亲情、重礼仪、分亲疏、别内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重秩序:"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秩序,是政治统治和家政管理的根本。山东方言亲属称谓以父系称谓为中心,长幼有序,老少分明,具有严格的秩序性。对长辈和对晚辈,突出辈份,老少分明。如,对长辈,称父亲为"爷"、"爹"、"爸"、"达",母亲为"娘"、"妈",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其上每长一辈,前加一"老"字以示区别: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高祖父为"老老爷爷",高祖母为"老老奶奶"。对晚辈,称子为"儿",女为"闺女",子之子为"孙子",子之女为"孙女",其下每下一辈,加一"重"字以示区别:重孙子、重孙女;重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的用法具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差别.该文通过分析语言范畴化差别对汉英形容词用法的影响,说明这两种语言的用法具有相同之处不是因为巧合,而存在的差异也是有章可循的,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启迪.作为认知范畴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范畴具有民族相似形.不同民族在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以不同或相同的标准将之进行分类,形成不同或相同的认知范畴,从而导致不同语言的对应词语具有不同或相同的表义范围和句法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