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42例癔症学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得出了“军训期间大学生癔症的发作原因及护理对策有其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结论。并提出对于军训期间大学生的癔症护理,要注意分析原因,并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护理。  相似文献   

2.
苏文魁 《魅力中国》2010,(34):274-275
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军训工作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随着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原有的军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军训的效果。本文就如何改革当代大学生军训的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改进大学生军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军训已逐渐形成制度,军训的教育作用主要在于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军训后的大学生在思想品德、精神面貌、遵守纪律、清洁卫生、内务整理、学习风气、集体观念等方面都与军训前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陈智义 《新西部(上)》2013,(7):135-135,141
对大学生开展军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纪律观念和综合素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军训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军训组织管理;明确军训目的,开展内容全面的军训;加强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养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方面,是认知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它是人类尤其是青年人所不可或缺的。军训是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军训过程中养成教育有利于后续学生工作的开展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军训期间要将情感、信念、意志与军训期间的养成教育联系起来,抓住学生特点、重视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打牢根基,树立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新技术、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已逐渐普及,但是,网络思政教育却在大学新生的第一课——军训中缺席,造成军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困境。因此,将网络作为开展军训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也是顺应“95后”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通过促进军训网络思政教育的平台搭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扩充思政教育的队伍建设将有利于实现军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分众化、互动化的教育特征,更好地让学生真正实现“从思想上军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付春岚 《新西部(上)》2014,(1):112-112,121
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国防意识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军训,对解决“90后”大学生存在着社会辨翱力不足、自我意识较强、对时事关心不足等问题十分必要。军训期间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主要是:集体意识培养是根本;遵循学生心态发展之“道”;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注重优势保持与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军训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本文认为大学生军训应以培养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为目标,努力增强学生军训的针时性;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动力,不断增强学生军训的有效性,以军地协同保障为手段,大力促进军训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开展军训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纪律观念和综合素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军训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军训组织管理;明确军训目的,开展内容全面的军训;加强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军事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追求上进的大学生们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人才,但是大学生如果过于追求功利则会潜移默化地导致自身功利心理的产生,对其自身和社会会有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生活、学习、交际和就业等方面对大学生功利性。理的几个主要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产生大学生功利心理的原因。最后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几个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钟婉音 《魅力中国》2011,(20):235-235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例逐年上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担忧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几年中发现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适应问题、网络成瘾等,对这些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辅导的几点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马志东 《发展》2010,(9):134-135
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高校的军事训练,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国防意识,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成才等诸多方面都起到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大学生军训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理论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军训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积极心理学治疗强调认知和行为的重塑和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人与人性。针对警官学院新生军训期间存在的抵触、反感情绪和对抗教官甚至当逃兵等行为,应积极采取心理学对军训危机进行干预,让新生正确认识军谢l的重要性,丰富训练内容,积极予以引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肖雨晨 《魅力中国》2010,(23):230-230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及生理适应性问题目益突出。教育既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适应性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在校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相较整个在校大学生而言更具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叶忠华 《老区建设》2011,(10):41-4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人群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她们在心理特点上表现为高焦虑性、低成就期望以及强烈的自卑意识。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女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晶 《魅力中国》2014,(13):149-149,15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怎样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孙莹 《黑河学刊》2010,(8):94-95
大学生由于受人际关系、学业、就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处于应激状态。要针对大学生的应激现象及应激源,提出心理调适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国俊 《魅力中国》2013,(32):16-16,18
对于价值观的研究最早是发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当前的学术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研究较为活跃,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理健康,是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的重要因素,因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探索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研究来探索多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理的影响问题,分析原因,得出合理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当今大学生因地域文化差异,存在难以适应大学生环境生活的现象,以学生实际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帮助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以帮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