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2,(9):60-63
两会开幕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布,提出了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方案。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种种迹象是否意味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步伐将加快?自主招生如何避免"暗箱操作"?会否造成新的不公平?未来自主招生会不会取代统一高考?近年来备受争议的高校自主招生,成为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李欣桐 《魅力中国》2014,(20):189-189
自主招生足叫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已成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自主招生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声望是决定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声望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为教育因素,由于父母的教育水平差异导致的社会地位差异,影响了子女的教育机会获得。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学生没有十分充足的教育资源。同时,农村家庭也较缺乏经济实力来支持子女的教育。从自主招生的选拔到考试。再到最终的结果,都体现了高校自主招生对城市生源的偏爱,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本篇论文即从自主招生的过程来研究城市公平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海高考将实现重大突破,3所民办高校首次试行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和自主实施招生录取的自主招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近日表示.这一探索得益于教育部赋予上海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权力,上海将以公平.公正.规范.透明为宗旨.及时总结,形成经验.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4.
自主招生是高校适应自主办学和素质教育要求而实施的重要变革,受高校、政府、社会舆论推动。这项改革增强了招考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但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本文以一所院校为例,分析自主招生的教育公平成效,对自主招生入学学生的培养成果进行了对比,剖析了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贾楠亭 《黑河学刊》2014,(2):117-118
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公平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现在的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公平问题尤其是区域不公平问题明显存在。因此,现以区域公平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招生录取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及成因,并试图为高校招生录取中区域公平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翊 《杭州研究》2008,(1):167-170
公平是高考招生录取的基点,教育公平也是现代民主国家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考招生录取所存在的不公,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实现高考招生录取公平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4月1日和2日,为期两天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落下帷幕,近2000名通过“海选”的上海市高中毕业生参加考试,争夺两校共600个录取名额。学校想招到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学生感到题目不难;社会对自主招生的公正、公开、公平担忧;媒体用“争议中破冰”来形容这次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8.
邹星辰 《魅力中国》2010,(29):181-181
本文所述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通过自主考试选拔个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并签订协议的考生高考后可享受若干录取优惠政策(如降分录取、上重点线即录)。为了让那些有志于参加有关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有一个原则性的把握和方向性的参考,我们结合具体的试题,就几所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的数学试题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公平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现在的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公平问题尤其是区域不公平问题明显存在。因此,现以区域公平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招生录取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及成因,并试图为高校招生录取中区域公平的实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自主招生其目的是,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为了结合高校的不同专业来发掘、选拔各类特殊人才新模式,政府实现指导和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型人才的一种全新机制.高校自主招生是自教育部2003颁布<关于做好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改革工作的通知>,规定22所重点大学试行部分计划5%的招生以来,已有7个年头了,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人的素质和制度的不完善,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高校自主招生仍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10,(4):79-79
今年,山东省计划出台《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草案提出,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对优秀知识产权项目的发明人,高校在招生时也可以优先录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1,(4):14-14
2月19日、20日,"清华七校"、"北大十三校"自主招生笔试相继举行,多位高校负责人表示,联考意在通过"叠加效应"放大自主招生的引导作用,改变应试教育现状。高校结盟联考,究竟能否为引导中学素质教育增添"砝码"?教育界人士对此进行了热议。联考确实是自主招生机制创新的方向之一,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即便是多校考试,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发展》2011,(8):12-12
1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方式。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中国中央电视台"名嘴"白岩松和河南郑州大学3000名学生对话时被问及对高考改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新财经》2011,(5):32-34
在合资企业"技术换市场"战略几乎可以宣告失败,本土自主品牌频频遭遇天花板的201 1年,这些由实力雄厚的合资公司推出的自主品牌,能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通未来成长空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5.
高峰 《东北之窗》2012,(1):10-10
自主招生,这项本是为体现高校自主权、为高考制度进行补充的政策,俨然已成教育部、高校、中学、考生之间一场从冬天持续到春天的博弈。从现实看,无论如何博弈,都要记住这句话:自主招生,不要走入歧路!  相似文献   

16.
个人住房普查是调节住房公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住房改革启动几十年来,住房普查并未有效进行推进。无论是此前的第六轮人口普查,还是如今正在开展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均未有实质性的住房普查环节。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案涉374套房产被追回,广东"房爷"被举报有192套房,山西"房媳"张彦家族在北京等地有十余处房产……到底有多少人不合理或不合法地拥有十套、百套房子?  相似文献   

17.
章晨 《魅力中国》2010,(11):212-2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顺利完成,可见国家对教育问题的重视。从纲要和实际生活中不难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面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它真的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专业和科研人才吗?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政策     
《中国西部》2014,(9):6-6
<正>教育部:自主招生将更加透明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教育部今年将建立自主招生公开制度,规范录取标准程序,并即将出台规范自主招生的"十公开"文件,让自主招生全部公开透明..他表示,目前操作程序和招生委员会的机构还不够完善,希塑能通过自主招生改革,选拔更多更好的优秀学生,使他们得到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从发展经济学和未来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我建议大家来讨论讨论"自主经济体"(Emancipatinge conomies)这一概念。"自主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有天壤之别。在新兴经济体中,社会的重要性相对要低,游戏规则主要还是投机、金钱和利润。而对于"自主经济体"来说,社会变得非常关键。在"自主经济体"中,社会具备分配资源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房价调控19个月,"限购令"泰山压顶,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最终在今年的"金九银十"画上了句号。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首次全面下跌。而与此相对应,开发商叫苦不迭,"砸盘"事件各地开花,房子仍然卖不出去。是"限购"破坏了市场,还是"限购"还没有到位?一边是大量的空置房,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城市移民";一边是投资,一边是刚性需求,我们的房地产发展真的健康吗?"限购"真的矫枉过正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