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河北省作为沿海大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海洋经济,确立河北省在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球的地位,是一个重大的、牵动全局的课题。从河北省海洋经济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出发,提高对海洋经济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认识,加大发展力度,对于从根本上提升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虎贲  杨帆  杨宝臣 《技术经济》2014,(12):109-114
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环渤海经济圈内4省市(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的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均会不同程度地拉动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直接而显著的促进作用;山东省和河北省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其中对河北省的拉动效应较为有限;天津市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而且通过促进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来间接拉动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经济圈与“哑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如何构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区?怎样发挥其“核”经济的扩散作用?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作为抛砖引玉,参与研讨。一、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的极好良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两大明显的趋势:其一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向“东移”,即由西欧移向东亚,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其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北上”,即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北上到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再进一步北上到北部的环渤海地区,或称之为“四河”(即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2003年的人均GDP指标来看,河北人均GDP分别为9090.62元、10535.12元,在全国处于第十一位,在环渤海七省市中居于第五位(只高于山西与内蒙古)。在2004年1~8月的人均工业增加值排列中河北居第十三位,在环渤海七省市中居于第六位(高于内蒙古)。河北在全国大排名中虽然名次比较靠前,但是在环渤海这个区域内的排名比较靠后,特别是工业发展较其他省市落后。所以,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小环境内,河北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6.
高红雨 《经济论坛》1996,(20):10-11
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域格局及战略作用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资料(1994)》整理计算1994年环渤海经济圈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中的比重环渤海经济圈全国在全国中的比重指标比重145227%65941...  相似文献   

7.
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具有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将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知识经济带、东北亚最大的制造研发基地、国际性贸易物流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区域。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达成共识,强化决策意识,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并且建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晨霞  赵宏 《经济论坛》2005,(17):22-23
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辽宁、山东三个省的区域;广义上指包括山西和内蒙古中东部在内的范围。本文研究的是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该区域所包括的五省市陆域面积5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36%;占全国总人口约17%。  相似文献   

9.
关于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世民 《经济问题》2005,(11):55-57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是我国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重要枢纽。推进环渤海经济快速发展,应全方位开放,高起点融合,将环渤海地区建成中国重要的超大型都市圈、世界级制造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科技知识经济主导区域。  相似文献   

10.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问题是在海洋经济高速增长下实现海洋生态、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资源整合的重大难题。文章从“产业—环境—社会”系统视角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了均方差赋权法、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来分析2007—2016年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南部海洋经济圈4个省份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有所差异,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大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广东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最高,广西和海南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来自海洋产业子系统和海洋环境子系统。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有利于实现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邱敦红 《经济论坛》1994,(18):35-37
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和合作范围,日本、韩国学者提出过“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等设想。笔者以为,日本海、黄海及中国的内陆海——渤海,都是连接相通的,中国大陆的东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这一地区日益频繁的经贸活动与沿海地带的国际合作已经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理应包括以下4个层次的小圈:①环日本海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的远东海滨地区和中国的吉林、黑龙江省,其合作对象主要是环日本海的周边国家;②黄海经济圈,包括朝鲜半岛、日本(主要是九州地区)和中国的辽宁、吉林、山东省,其合作对象主要是环黄海的周边国家;③环渤海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辽宁、河北、山东三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渤海经济圈及其与韩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渤海经济圈及其与韩国发展合作关系的展望李京文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相似的历史遭遇、相近的文化背景,还有加强与发展两国经济、政治合作与交流的共同愿望,因而两国发展经济、技术、政治、文化友好关系的前景十分广阔。1996年双方贸易额可能达到20...  相似文献   

13.
《经济论坛》2004,(11):1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之二。对于河北省而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对全省经济更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前不久举行的第七届北京科博会。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第一次在高层政府层面讨论有  相似文献   

14.
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是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的阻碍因素。本文分析环渤海地区的现状、优势和劣势,提出环渤海地区经济整合的重要性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王跃先  刘琳 《经济师》2005,(11):270-271
环渤海城市圈,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该城市圈有漫长的海岸线,其海洋资源、区位优势突出,港口星罗棋布,并且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科技、旅游、经济资源。这一地区分布着众多城市、产业且人口集聚,具备了形成大区域城市群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优势。该区域GDP已超过3万亿元,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渤海日益严重的污染形势势必成为这个经济群体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形下,国家应更多地给环渤海城市圈的建设一些关注和扶持。为渤海立法,加大“依法治海”的力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论明清环渤海区域的海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区域”是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框架下的一个概念。环渤海区域是以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为中心、包含有自然、经济、社会诸子系统的多层次综合的区域系统 ,经济系统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明清时期是本区海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 ,本区的海洋开发日趋活跃并逐渐融为一体 ,区域内部和区域外海洋世界的经济联系更趋紧密 ,初步展现了海洋区域的活力和发展潜质 ,提升了本区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原经济圈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和物流产业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面对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原经济圈应依托陇海兰新铁路线,立足物流通道网络和产业发展现状,构建协调统一、分工合理、贯通全省、辐射全国、网络完善的物流体系,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简介林一方一、现状海洋高技术产业是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综合性的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将带动和影响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市场不但有传统的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环保、海防、运输市场,还有近几年逐步形成的其他一些如海上石油开发...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现"新东部、大中部、远西部"的排序格局,各区比重差距进一步缩小;而产业结构出现一产,二产比重同时下降,三产比重上升的新走势.本文利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因素进行分解,同时结合各区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异,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动趋势.以此为基础,对2010年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基本判断,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