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围绕资本集中规律是否客观存在、是否适用于农业,小农历史命运以及怎样正确对待小农等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争论的焦点,以福尔马尔和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公开质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小农理论,恩格斯、考茨基和列宁与他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批判福尔马尔等在改造小农问题上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时,恩格斯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正确对待农民的原则、方针和政策;针对伯恩斯坦等"小农经济稳固论"者对马克思资本集中规律在农业中作用的否定,考茨基提出并论证了资本集中规律作用于农业的特殊形式;通过对自由主义民粹派以及修正主义分子"小农经济稳固论"的批判,列宁不但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和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情况来考察农民分化问题的科学方法,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划分农村阶级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提出了农业资本主义两种演进类型的理论.这场争论不仅使"小农经济稳固论"彻底破产,也使马克思主义小农理论在争论中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行为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和农业生产力的反向关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双向模式和传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对农业生产行为具有消极作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在此判断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三林 《江南论坛》2003,(11):20-22
坚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农民,采取什么方法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1894年11月所著的《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从根本上作了回答。他说:“我们预见到小农必然灭亡,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以自己的干预去加速其灭亡。”“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绝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将不得不如此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  相似文献   

4.
试论马克思的改造小农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改造小农的对象、原因、目标等基本原理出发,认定衡量小农的标准主要看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我国的农户与小农有本质不同。当时,改造小农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我们今天农业经营体制的选择更多地关注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利益,马克思没有提出合作化组织的需要,我们今天农业经营体制的选择更多地应关注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利益,马克思没有提出合作化组织的具体模式,但提出了组建原则,我国的农户经营为基础的体制正是在马克思理论指导下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直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要的施政领域,不断进行各种探索与改革,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幸福美好生活。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脉络,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提出未来我国农村要继续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来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并着重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工农城乡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育起来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小农家庭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要途径。但这些组织存在法人地位不明确问题,该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因此,中国应尽快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  相似文献   

7.
小生产、小生产方式、小农、小农经济和小农生产方式是一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论述农业、农民问题的主题概念,正确把握它们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语境中的准确涵义,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农业改造理论的入口。文章拟对上述概念作一次初步的辨义,揭示它们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特定涵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和政府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单个农户或农民进入市场;二是农户以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单个农户进入市场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要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组织分为两类:一类为他组织形式;另一类为自组织形式.后者是农户自身为治理的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生产组织.自组织形式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组织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这是因为,自组织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优势.当然,组织本身也存在不可忽视与小农经营方式有关的缺陷,这要求农户+农户的自组织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作为外部的支持力量存在,这有别于此前农业经济组织的政府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小农家庭市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将分散的小农纳入到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生产之中。我国资源禀赋状况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现阶段农户家庭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市场主导型合作经济组织和企业主导型一体化经济组织是农户与市场联系的纽带,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组织的主体,政府主导型公共服务部门是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恰亚诺夫主义已经成为国际农政研究的主流学术思潮之一.恰亚诺夫主义的农政传统,在农业方面,重视小农农业生产形式的独特性和纵向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在农民方面,基于"生存小农"的价值结构探讨农民贫富循环的分化形态和农民未来稳固存续的命运;在农地方面,重点探讨土地社会化的分配形式和土地合作制的未来形式;在农村方面,构想了以农村合作化和支持型国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阻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渗透.结合市场化和全球化深入的情势,新时期恰亚诺夫主义集中于对全球普遍兴起的再小农化进行分析和对社会反向运动进行倡导等.而在中国场域,尽管农业、农民、农地、农村的研究分散着大量恰亚诺夫主义的思想成分,仍需不断提升应用恰亚诺夫主义分析范式的主动性,开创中国农政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个体农户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理论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研究》2017,(7):184-199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论讨论,澄清几个基本的认识问题。第一,农业生产的高自然生物特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农业中的家庭经营不等于小规模经营,现代家庭农场在耕种面积和产出量上的规模已远远超出传统小农。第三,推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长期保护和巩固传统小规模农业将阻碍农民脱贫和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楼栋  仝志辉 《开放时代》2010,(12):42-52
在运用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对当前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的现状进行统一的理论解释后,本文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纳入模型分析,并应用案例对以农业经营主体为内核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民经纪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是在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分工状态下(即专业化经济大于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的状态下)各市场主体比较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不同类型劳动的交易效率后选择不同的剩余权利赖以实现的最优组织结构的结果;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这两类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其外部环境发展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兼业小农在这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格局中注定是被盘剥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正首先,我总结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五个方面,阐述了这些措施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其次,我探讨了农村的贫困问题,包括三个方面:收入不平等、中央政府重视不够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农民的不公正对待。最后,我指出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即:之前改革的延续。1.农业的改革1.1生产生产是农业改革的第一个方面。生产方面的改革始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冶。在此之前,农民以公社为单位,通常几百人一起劳动。而农业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改变这种耕作方式,允许家庭耕种自己分得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民与市场对接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农业组织化,农业组织化依赖于农业经济组织的发育和成长.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呈现组织形式和组织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农民认为农业经济组织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生活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他们期望农业经济组织能提供优质品种、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农业组织化发展的着力点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扬州农民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农民也非常满意,但目前农民参与培训的比例还不高.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激发农民潜在的培训需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内涵丰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摆脱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这首先必须要摆脱小农生产的方式,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流通组织化和加工组织化,就是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不仅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更是推动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市场化经营的基本方式,也是解决我国"大国小农"农村经营体制落后问题的根本途径.以山东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例,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战略及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设想至今,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目前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存在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而最关键的是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参与不够热情,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小农经济思想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对小农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作了全面科学的阐释后,指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必然要被工业化为代表的社会化大生产所替代,但在农民占大多数的农业国家,小农阶级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并不能由此否定马克思上述论断的科学性。我国在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要促进农民非农化转移;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增量投入;进一步深化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矫正制度歧视,真正赋予农民平等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云南省农业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农产品出口与农民增收关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其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迅速发展.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已成为云南省农民增收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实现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我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小农生产的农户制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