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经济师》2011,(2):50-51
文章应用eviews6.0软件,结合我国1984年-2009年间的利率与物价年度数据,进行了利率与物价关系的实证研究。经研究分析,得出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动成正比,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与费雪效应有所区别,基于我国当前形势,要灵活应用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了更为匹配样本数量的中低频域分析和拐点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的金融周期。从单个变量的识别结果来看,信贷、信贷与GDP比例、M2和房地产价格均是识别中国金融周期的重要变量,而股价并非识别中国金融周期的代表性变量。综合的金融周期实证表明,金融周期的确是与传统经济周期所不同的一种内生的经济现象。金融周期普遍比用GDP识别出来的传统经济周期的持续期更长、振幅更大。中国的金融周期是先行于实体经济周期的。金融周期下行会对实体经济的复苏带来负面影响。宏观政策需要严格把握政策力度,确保双周期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从现有文献来看,技术、产业结构、农业波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外资、存货、政府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收入差距也是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相似文献   

5.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周期性的波动根源在于供给."时间一致性"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时间一致性难题"的分析研究,为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实际有效运用提供了思路,并在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中探讨了引起渡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虽然RBC理论并不十分适用于中国经济,但还是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少的理论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从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各个层次的指数来看,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党和政府对价格上涨问题非常重视,及时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本文通过对"产出一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虽然存在部分变形,但基本符合曲线特点.我们可以应用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决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为了实现低通胀下的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是从需求面出发,要十分注重控制经济增长的峰位,防止连续而过度地"越线",即由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所决定的适度增长线.另一方面是从供给面出发,提高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能源、交通运输、主要原材料等"瓶颈"制约;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促进科技进步,不单纯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讲求增长的质量与效益,讲求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厘清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从实证角度分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同性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最后得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逐年上涨,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也愈加密切,中国已经走向世界,融入到全球化的经济贸易体系。把握住经济发展的周期、国际贸易的周期和贸易政策周期三者的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的潜在联系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9.
采用1978—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基于"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转变过程,识别和划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阶段,并分析了两者在不同阶段的协同性。结果表明: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均具有低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三个区制转移特征;电力消费在低速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的波动性明显高于GDP,而在稳定增长期的波动性则显著小于GDP;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静态协同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者处于非协同期;之后,两者处于显著的跨区制动态协同期,且处于协同期的电力周期与经济周期在时间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繁荣的唯一原因。本文通过对英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这一发现,通过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创新高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会放缓,但技术创新在未来5~10年内对经济会有拉升作用。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本文度量了我国经济周期中的条件波动性 ,并检验了导致实际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价格和货币等名义经济波动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从产出波动性的成分分解来看 ,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源于投资波动性、政府支出波动性和净出口波动性的降低 ,而消费波动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这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在短期内仍然需要采用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 ,但长期内应该注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供给管理政策 ,并适当激活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活性 ,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13.
正一、引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动率用于衡量物价水平的波动,经济增长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政策绩效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运行中人们普遍关注、学界热点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而CPI作为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也必然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此外,消费作为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是许多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理论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谷-谷”划分法,中国经历了四个经济周期。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与“谷-谷”划分法相同的结论,同时分析了2003年中国经济是否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端这一问题,并对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舒芳  杨浩 《时代经贸》2010,(12):182-1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明显增强。对于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的关系,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理论界都是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2)进行实证研究。因此,文章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同向变动,价格、产出对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为正。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明显增强.对于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的关系,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理论界都是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2)进行实证研究.因此,文章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差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同向变动,价格、产出对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为正.  相似文献   

17.
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重稳定和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宏观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基于带有时变参数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与动态溢出指数方法对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动态展开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关系。整体而言,金融波动对经济波动的溢出影响较强,而经济波动对金融波动的定向影响则相对较弱。进一步地,基于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的反事实模拟分析表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运用有助于实现经济与金融双重稳定的调控目标。平抑经济与金融波动有必要建立健全财政政策短期功效与货币政策长期功效之间的协调机制,并进一步强化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机制,以更好地应对内外部金融冲击,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2010泡沫破碎》一书的主要观点,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具有其周期性,并分析了该观点的理论支撑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虽然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但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中国的经济仍然存在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其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呈现出以同一频率波动的经济行为。文章以桂(广西省)、鄂(湖北省)和浙(浙江省)的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为研究对象,通过做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初步判断出地方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较强的同步性,并就地方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同步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这无疑为地方和国家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周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RBC模型框架下引入垄断竞争,来解释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和考察市场化进程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利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资本市场的波动特征,更好地解释各变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协动关系;能够合理地解释中国居民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的特征事实,说明该模型对中国经济的解释力比传统的RBC模型更好。另外,还发现市场化进程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冲击来源,可以解释约23%的产出波动,53%的消费波动,33%的就业与投资波动,40%的资本存量与劳动生产率波动,说明其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