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独立审计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几个阶段。在现代独立审计技术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不容忽视,这就是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独立审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内部控制发展和现代审计技术的演进过程做一个简单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历程竟是如此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2.
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是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体系的一大技术亮点。其中的审计风险系列准则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流程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和指导。2010年11月1日,财政部发布新审计准则体系。新审计准则体系进一步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精髓、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对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体现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第三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将风险管理审计纳入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已发展到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企业风险评估为导向,依据风险评估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评价和改善企业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及治理,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是审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将内部控制的评价作为审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早已流行的审计方式.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概念发展而来的,现已发展到内部控制要素.审计模式的发展从账项基础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到现在的商业基础审计,也是内部控制内涵与外延演变的结果.因而,讨论现代审计的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内部控制的演变,并着重讨论其对现代审计的影响和我国应如何借鉴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央银行应用性研究的局限性和空白,一是没有从内部审计模式改革的角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二是对适应中央银行专业风险特点的审计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不够。中央银行内部审计模式改革的主要架构是,以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中央银行内审模式改革的目标,在实行风险管理体制和建立风险指标评估体系的前提条件下,构建好一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知识体系、一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制度体系和一支高素质风险导向审计队伍。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先试后行,先分后合,先次后主。  相似文献   

6.
李燕 《黑龙江金融》2010,(11):20-21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内部审计模式的演进经历了账项导向审计、内控导向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四个阶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以被审计单位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排定审计的优先次序,  相似文献   

7.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演进 企业作为市场之外的一种契约形式,在组合资源、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内部控制的内在需求.而随着企业的演进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日趋分离,作为问责机制一部分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制度应运而生.20世纪中叶,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发展不断交织,进而互动和耦合,直接导致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诞生.此后,内部控制逐渐确立了在审计中的地位,成为推动审计模式演变和探索审计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任淼 《现代会计》2007,(4):30-32
一、数据或审计简介 数据式审计娃以数据为自接对象的审计模式。它使用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模式,是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计为基础,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来实现审计目标的新型审计模式。在对审计模式的分类中,一种是传统的方法,分为日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区别开账目基础审计和依赖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包含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另种是套式审计(包含账日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和数据式审计。  相似文献   

9.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演进 企业作为市场之外的一种契约形式,在组合资源、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内部控制的内在需求.而随着企业的演进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日趋分离,作为问责机制一部分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制度应运而生.20世纪中叶,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发展不断交织,进而互动和耦合,直接导致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诞生.此后,内部控制逐渐确立了在审计中的地位,成为推动审计模式演变和探索审计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所推动的审计模式的新发展,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本文在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程序,并对在人民银行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优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海燕 《金融会计》2006,(11):35-38
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原理及优点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  相似文献   

12.
董海霞 《理财》2012,(8):92-9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系统性经营风险越来越成为危及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如何控制经营性风险,确保经营者的竞争,和谐发展,用审计风险控制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引入一种全新的风险控制要素,对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修订,希望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并初步论证重构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控制功效。一、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基本内涵(一)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审计技术,可称作"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法",又可称为"战略系统风险基础审计法"。现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作为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将审计方法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以加强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为目标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已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内涵所谓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  相似文献   

1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企业的审计工作中如何控制风险、设置风险评估量化指标、采集风险信息、培养审计人员的素质,进而有效地规避风险审计问题,是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点.本文就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加强风险管理,引入与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是我国审计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对央行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机制必将产生影响,央行应顺应时代发展,调整思路,改革现有的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思远 《金卡工程》2009,13(6):185-186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审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这一全新的审计模式之下,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到目前为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我国尚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仍然没有一套严密的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体系.而且,在审计实务中,对于注册会计师应采用何种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经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基础之上,提出了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性质、会计政策、目标和战略、财务业绩以及内部控制六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企业战略经营风险的指标体系;然后,将模糊数学理论与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建立模型对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审计模式的演进叙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过程。论述了人民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设置了人民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流程,对人民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应用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审计模式的演进叙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过程。论述了人民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设置了人民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流程,对人民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应用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制度基础审计的现状与对策陈李扬现代审计的特征之一就是运用制度基础审计。通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有关准则,就可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比如,《国际审计准则——风险评价与内部控制》第二条指出:“审计人员应取得对会计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  相似文献   

20.
《金融会计》2010,(8):47-53
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银行整体风险植入审计风险本身的砰价中,满足了现代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更高要求。在农行高管责任审计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