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共主体营销视角,论述了国家形象的建构主体和传播问题,分析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共主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中的地位、 作用和优势,指出国家形象是包括政府在内多个主体平等参与共同建构和塑造的结果,并针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电影开展多主体共建和传播国家形象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方式。新兴媒介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渠道,因而,受众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着网络的信息传播环境、社会舆论,进而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为此,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目前受众媒介素养存在的不足,采取依托主流文化传播媒介,塑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强化意见领袖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等策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规范媒介的有序发展,营造健康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体育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展示空间。新媒体语境下受众主体地位的提升,推动体育传播模式向循环互动方向演化。在新媒体语境下,应构建传者-媒介-受众三维互动模型,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微时代,各类"微"媒介层出不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充分认识微时代的内涵特点以及在此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传播运营规律的深入研究,着重从打造微平台、发展微队伍、转变微思维、重视微意见、设计微活动、实现微融合等六个方面下功夫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净化思想,健康成长,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带来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促进互动交流、增强教育合力等机遇,又带来传播内容繁杂、思想约束难度加大、挤占思想教育时间、解构大学生思想等挑战。因此,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新媒体运用比重、增加校园文化生活新媒体信息元素、抓好高校新媒体舆情研判管理、强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等措施,成为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过程的长期性和手段的非强制性、方法的系统性、载体的适用性的原则,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推进理念创新,提升媒介素养;搭建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形式;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坚实保障,以期能为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抵御其消极影响;要教育学生树立网络道德和法制意识,重视引导新媒体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8.
陈源珊 《全国商情》2009,(18):45-47
在日益碎片化的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有了根本转变.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不再只借助传统媒介,新媒体对消费者信息选择的影响日趋强大.本文从比较传统环境与新媒体环境的差异入手,探讨如何在碎片化语境下构建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拓宽了传播渠道、突破了时空限制、强化了受众参与。但是新媒体带来的弊端也是明显而又深刻的。如技术思维僭越弱化主流价值的认同,技术依赖导致情感因素挖掘的缺位,“信息茧房”及碎片化信息圈囿人性发展,主体间性被遮蔽弱化了教育主体权威等。如何解决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困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梳理,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对“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规制算法偏向,加重主流文化供给;注重人文精神塑造,重建人际关系;坚持教育规律,注重主体间情感沟通;注重新媒体生态建设等路径发挥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虽然民办高校使用的新媒体工具呈现多元化,但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有待加强;新媒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明显,但传播内容的质量有待提高,同时还应加强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主要以客观存在的海洋文化内容为基础,对其进行扩展与创造,利用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在进行我国海洋文化国际传播中,应增强传播行为自觉与行为自信,借助新媒体渠道统筹海洋文化传播,提升海洋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为大学生拓宽发展平台,提升政治教育形式的丰富性,为师生互动关系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强化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重视人文关怀,加强对大学生性格的塑造,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判断,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在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注重网络管理、整合利用新媒体以及观念转变等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区域商人形象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商业环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桂商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研究区域商人公众形象的形成机制,探索区域差异对公众形象形成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区域商人公众形象认知存在区域中心主义倾向,本地公众对本地商人会给予更为积极的评价;区域商人媒体形象呈现正向影响公众形象认知,区域商人公众形象认知会高度影响公众的行为倾向;不同区域公众的商人形象认知建构来源存在差异,本区域公众会受媒介传播感知和人际传播感知的双重影响,而其他区域公众则主要受媒介传播感知影响。研究结论为区域商人形象塑造和提升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抽样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为研究江苏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问题提供详实可靠的材料和相关的政策规划,文章提出了基于校园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并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本应是实践主体作用和改造实践客体的感性工具。但作为"工具性"存在的大众媒介却越来越多地控制了受众。媒介意志的融入、经济利益的驱动、政治权力的卷入、大众文化的消解以及传播技术的奴役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何应对大众媒介对受众的控制,一是要注重媒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二是要加强对传播者的约束;三是要注重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并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文化强国和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对长城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长城文化的传承及其保护工作的开展亟需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有效传播。新媒体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从新媒体的内涵出发,并结合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构建长城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这对于促进学者对长城进行多元化研究,提高公众对长城资源、文化、教育、法规的关注度,增强全民长城保护意识与维修理念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到了新媒体环境之下,而新媒体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性格塑造等多个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情况与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其运用适合新媒体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发挥出新媒体的积极与正面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真正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