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财税理论界和实务界就税制如何更好地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分税制对税制改革的要求入手,使我国所确定的税制模式更具可控性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拟就此并结合今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及时推进税制改革,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实行分税制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它不是以指令性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是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特征的规定,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与市场机制的运行相结合、相协调。税收作为国家组织收入和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符合市场机制运行的新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税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市场主体对税制改革的要求。 一般说来,计划经济的运行主体是国家,而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则是企业和个人。但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它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它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个体经  相似文献   

2.
国退民进,是指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国有资本在一些领域逐步退出,民有民营资本在这些领域的逐步进入。实行国退民进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所在,是国有经济改革进入到深层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战略目标。 具体说,国有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是一种一般的经济形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不能够,也不应该再在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所  相似文献   

3.
纵观世界各国被这次金融风暴所冲击的波幅和波值,可以看出,凡强化宏观调控的国家和区域,所受震幅就差些,反之。所受震幅就大些。从中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立关系,而恪恪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计划经济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宏观调控正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升华。事实证明,只有使两种经济体制相互依存、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就可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中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宏观调控体系伴随着市场经济也得到逐步完善。然而,中国经济这艘航母在世界经济海洋中依然会遇到惊波骇浪,宏观调控这只护卫舰,也常需劈风斩浪。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外部的因素,更有内在的原由。经济发展是强国的必然要求,解决根本问题是改革的必然所致。宏观调控和对当前经济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张王牌。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运用某种经济模式发展社会经济的一种手段,它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市场主体不同,分配形式不同,根本目的和利益及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和程度等方面不同。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物资流通领域出现全行业亏损现象较为明显。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在中央抑制通货膨胀,实施宏观调控,压缩基建规模和紧缩银根的大趋势下,作为原计划经  相似文献   

7.
采取恰当的再就业政策●王元璋彭晓峰失业问题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宏观调控的内容。旧体制通过低工资多就业,以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原则安排就业。在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问题的传统观念指导下,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上来看,市场经济已经代替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秩序的稳定性。因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需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依据。本文主要对转轨背景下,中国经济调控政策的效用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参考依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零售商业经营观念的改变冯树恩改革大潮为商业企业注入了蓬勃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要的一条就是“换脑筋”,来一个经营观念的根本转变。因为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出发点却是限制商品经济,排斥市场机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当前,应该注意克服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不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应当明确,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宏观调控,改革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这是当前经济工作的迫切任务,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 一、协调各种经济关系是县域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 县级作为国民经济承上启下的中观经济层次,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相比较,更为具体和直接,起着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不再是“自由放任”的同义词,政府也不再是消极的“守夜人”。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如何切实而有效地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干预职能,消除市场自身的弊端,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政府所普遍关切的一项重要问题。我国已经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的转型期。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200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和市场,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应该看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还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企业人事劳资制度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企业用人机制,已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企业管理者的面前。 一、国有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国有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将人才作为一种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买方市场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告别短缺经济状态后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基础产业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商品总体上供大于求.企业间的价格战加剧,物价全面下跌.这种情况既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面临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四、宏观调控的条件与手段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虽比计划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具体指标少得多,但并不意味着调控的任务减轻。相反,调控范围由全民、计划内扩展到全社会、深层次。调控的任务加大,难度更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调控的基本条件不完善,调控的手段不健全,调控的社会环境不宽松,调控形不成合力。要保证宏观调控得以顺利实施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必须花大力气创建宏观调控的条件与手段体系。这些体系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价格监督检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张宗怀李鸿钧应保仓价格检查作为价格调控手段,无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市场经济时期,它以微观约束价格的形成,宏观调控价格运行的双重职能,在众多宏观调控措施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从80年代开始,价格监督检查在稳定物价、安定民心...  相似文献   

17.
论政府高效行政与政府体制改革:一个简单的理论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琪 《财贸经济》2000,(3):5-12,,18,
如何提高政府行政的业绩 ?怎样才能使政府干预更为有效 ?回答和解决这些新问题 ,不仅要对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政府职能界定、宏观调控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重新考虑 ,将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做的事情的一部分可以交给市场和企业 ,政府的经济职能特别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和直接经营的职能可以缩小 ,对经济的调节职能有一部分也可以转给市场。在政府、企业、市场之间完成了职能的重新分工之后 ,政府不仅要及时精简机构和人员 ,按照新的经济发展要求重新确定政府的规模 ,而且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原来适应于计划经济的政府体制 ,努力建立一个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18.
<正>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流遵的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对商品流通的宏观调控,必须有合理的调控体系作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合理的宏观调控,应是间接的宏观调控为主。这就要有从社会利益和要求出发的调控主体——国家调控的组织体系和确定科学的宏观调控的依据——计划和决策,在此同时还要建立强  相似文献   

19.
罗薇  李梦 《商场现代化》2012,(20):240-241
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市场经济下高教改革现实弊端及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耦合分析,认为转变改革的观念、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2004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和市场,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应该看到,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还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粮食宏观调控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加强宏观调控,首先必须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明确,不仅会影响到旨在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调控作用的发挥,甚至还可能会产生"逆向"调控,导致粮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