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计划经济年代,乡镇干部用得最多的工作方法当数“催”。在会议上催,在广播里催,在乡镇大院催,在村落田头催。催耕催种,催征催购,催钱催粮,样样都要催。乡镇领导催机关包村干部,包村干部催村组干部,一级催一级。有坐小汽车催的,有骑摩托车或自行车催的,也有一台手扶拖拉机载着一伙人,兴师动众催的。  相似文献   

2.
化解“催粮催款”难题的方法谢晓鸣近几年来,苏北部分乡镇的一些农户拖欠拒交乡、村提留款以及粮油定购任务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每到夏秋两季过后,乡镇干部为此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村组干部更是感到左右为难,他们往往要磨破嘴、跑断腿做农户工作,硬着头皮催其上交,...  相似文献   

3.
“催耕”,在古代叫“劝农”,是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的方法。可是,前些年有的人把“催耕催种”斥之为“庸俗愚蠢”的行为,不少干部以下乡为苦,以催耕为辱。几年农业徘徊,这不能不是一个原因。当前,根据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的精神,要迅速在全党全国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和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4.
张芳 《乡镇论坛》2008,(31):17-17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民的共同富裕,最终都要靠村干部去“穿针引线”。为了进一步加强村两委建设,妥善解决村组干部工资偏低问题,充分激发和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甘肃省瓜州县结合实际,不断提高村组干部工资待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那些民怨较大,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村的村组干部选配上,采取了所谓的以“毒”攻毒、以“恶”治村措施,让一些“村霸”、“地头蛇”担任了村组干部,此举在群众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一是有损于村干部的形象。那些“能人”成为村组干部后,往往见风使舵,对上级温和,对群众却变本加厉地凶狠。在抓计生、催公粮、收款子、搞摊派时,群众稍有不从,他们便大打出手,动辄采取牵羊、拉猪、赶牛、扒房等办法,害得民不聊生。二是加剧了矛盾转化升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负担过重、工农业产品价格差拉大、农民生活水平低…  相似文献   

6.
一难:离任村组干部拖后腿。一些离任村组干部自恃在村里有些威望,便带头拒绝承担应负的税费义务,而新任干部碍于情面也不愿意申请强制执行。更有甚者,一些离任干部对基层党委、政府心怀不满,对新的村班子心怀嫉妒,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法,在村里制造工作阻力,试图使村班子瘫痪,为自己重新上台制造机会。这些人的做法在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村组区划调整后,各村都进行了村组财务审计,一些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暴露出来。目前这些有问题的干部虽然都已不在职,但70%以上的人的经济问题都未解决,仅仅是免职而已。而要其退赔违…  相似文献   

7.
常听一些村组干部这样抱怨:“我们操心费力地为群众办事,群众有时却不理解我们的苦衷。”我不禁要反问一句:“作为一名村组干部,你是否理解了群众?”我看有些村组干部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根本不理解群众。比如有个村在征收提留款时,要求群众在5天内交齐  相似文献   

8.
村组干部不廉行为的诱因全国锋,杜尊俊,李春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村组干部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出现了一些引发村组干部不廉洁行为的因素。1.项目承包随意性较大,容易引发村组干部吃"回扣"、捞"好处"。农村经济走向市场后...  相似文献   

9.
1995年初,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过程中,发生了几起农民群众以反映村组干部问题为由的集体上访事件。区领导班子在疏导矛盾的过程中,发现群众集体上访的原因在于:村民参政议政渠道不畅,党员、群众对党支部和村委会涉及全村群众关心的村组事务不了解,要求增加工作透明度;村组经济管理混乱,尤其是财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少数干部贪污挪用公款、挥霍浪费、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群众对干部不信任,不放心,要求加强经济管理;村务不公开,致使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群众要求规范村组管理制度;村组干部作风不民主…  相似文献   

10.
《乡镇论坛》2008,(22):5-5
炎夏气温高,农作物各种病虫害相继发生,作物农药治虫面广量大,持续时间长。尽管乡村干部及有关部门反复强调安全用药,但人畜农药中毒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村组干部要强化安全用药措施:一、以村组为单位成立有干部、药械手、医生参加的植保领导小组,挑选年轻力壮的村民经技术培训合格担任药械手,负责为村组户有偿服务。二、机动喷药械使用时,可适当延长喷头和操作人员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农村管理的重点是财务,财务清则管理轻、百姓清、干部也清。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乡大结账、大清理、大公开不失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创举。 大结账──不留死角,不留尾巴,一个干部不放过,每个农户都结算。首先,向全乡农户发布结账清理公开信,讲清结账的意义、目的和要求,限定农户在10天内与村组结清财务。其次,村组干部带头结账,并向村组和群众做出不再另有账目未结的承诺。再次,与普通农户结账,要求农户拿出所有条据,不论是什么时间,也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任村组干部批签的,一律结算。结账后,所有农户在承诺书上签字盖章,保证不…  相似文献   

12.
村组干部辞职呈现五种类型当前村组干部辞职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就其辞职的内在动因,可归结为五种类型:一是荐能让贤型。部分思想品德过硬,但文化水平较低、年岁偏大、身体偏差的村组干部.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深感素质差、担子重、力不从心,于是从大局出发,发...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报酬锐减,这支战斗在农村最基层的队伍出现了人心思走、工作茫然等问题。为规范村组干部管理,四川省通江市对村组干部推行“跨组联任、兼职加薪”的管理办法,有效地稳定了基层干部队伍,调动和保护了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该市对村组干部的设置及职数也  相似文献   

14.
在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和村组干部以权谋私现象相当严重。其主要表现有:一是保险大战,引发重复投保。目前,受理农村干部养老保险的有保险、劳动、民政3个部门,各自宣传自己的优势,招株投保者,扩大业务范围,形成三足鼎立的保险大战。据笔者了解,不少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和村组干部,不但在本乡、本县3个保险部门投了保,还到外县和县以上的保险部门投保;有的村组干部在村里投了保,调到乡办企业又投保,换个单位再投保,并年复一年的加码。垒宝塔。有些村组干部几经调动,转为国家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员后…  相似文献   

15.
西华县李大庄乡抓住换届契机精简村组干部河南省西华县李大庄乡以今年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本着“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精简村组干部,全乡村组干部由原来的246人精简到142人,一次性精简104人,一年可减轻农民负担近6万元。该乡有19个...  相似文献   

16.
撂“挑子下海”为哪般吴承珍据调查,河南省唐河县某村委的30名村组干部中,两年来就有11人辞职下海,加上兼职经商者,人数超过一半以上。村组干部为什么纷纷辍干经商呢?据笔者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工资微薄待遇差,莫如“下海”去发家村组干部的工资每月...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村组干部弃职不干的现象越来越多,成为乡党委政府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在湖南省桃源县的了解,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上交提留有了新难度。现在减轻农民负担中央、省、市都通过报纸、电视广泛宣传,农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该收的还是要收,而农民却持“上方宝剑”不交,地方行政又不断给压力,村组干部两头受气。湖南桃源县  相似文献   

18.
当村组干部几十年,大好年华和大部分精力忙了大伙的事,退下来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着实让村组干部黯然神伤。怎样才能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激活基层组织这一“细胞核”?去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在全县范围内试行提高村干部待遇和给村民小组干部发放“工资”、给退休或提前离任村干部发养老金的制度,使村组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9.
朱法飞 《乡镇论坛》2010,(10):24-24
当前在农村,随着科技的不断普及,走科技种养致富之路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然而,不少村组干部却成为了拖科技致富后退的人:村组干部时时处处在宣讲科技种养,而自己却对运用科技知识无动于衷,不愿接受新事物,还是沿袭传统种养模式,一年下来仅仅是“老鼠喝米汤——够糊嘴”,结果就形成别的农户依靠科技种养走上了致富大道,而村组干部成为了科技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20.
如何使村组干部离职后无后顾之忧?江苏省阜宁县吴滩镇从2004年1月始,实施对长期任职的村组干部离职后享受“定补”的办法。全镇13个村112个组自1980年至今年8月7日已有离任村组干部276人,通过本人申请,组织审查,依据镇里有关文件规定,有142人享受定补。12名村支书、村主任等主要干部离职后安置进镇办或民营企业供职。为减少财政和企业负担,从今年8月始,对在职村支书、村主任、村经管员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激发了村组干部带领群众全面奔小康热情,全镇各项工作较往年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