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减少、避免羊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羊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3)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部位要准确,接种操作方法要规范,接种剂量要适当。(4)免疫接种前对羊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健康状况。凡发病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的、幼  相似文献   

2.
养鸡场和养鸡户在使用疫苗进行鸡病免疫预防后又发生该病的现象称为“免疫失败”,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疫苗质量。疫苗本身毒力较强或毒力不稳定。疫苗保存方法不当或稀释后放置过久,导致疫苗失效。如鸡新城疫弱毒苗稀释后超过12小时,其效力大大降低。二、免疫方法。1、盲目接种,不分情况,不加选择,无的放矢的使用疫苗。2、选  相似文献   

3.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一种重要工具 ,只有正确使用 ,才能达到抗御外来病原攻击的目的。要使用好疫苗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传染病 ,要掌握本地区或本单位及周围地区疫情和流行病的发生情况 ,提前使用相应的疫苗因为只有在畜禽处于健康状况下接种疫苗才能使机体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因此 ,正在发病或不健康的畜禽在其完全康复前不应接种疫苗。二、必须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免疫程序由于畜禽的年龄 ,母源抗体水平和疫苗类型等不尽相同 ,使用疫苗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条件还应进行免疫监测) ,由兽医师制定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前没有适用于各地区各饲养场的固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到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畜禽种类、日龄、饲养管理水平、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的性质、类型、免疫途径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他饲养场或专业书中的免疫程序只能作为参考。即使是本场制订的免疫程序,也不能固定不变,应根据应用的实际效果,随时进行合理的调整。血清学抗体监测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 ,传染性疾病是我国养禽业的主要威胁 ,而免疫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免疫失效却时有发生。免疫接种成功与否除要考虑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外 ,还要考虑疫苗的运输与保管、疫苗的剂量、疫苗的稀释。如果以上都做合适了 ,下一步就该考虑如何接种操作了。而操作虽然简单 ,但常易被忽视。本人从事养禽工作多年 ,现就免疫接种过程中值得注意的较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作一总结。1 饮水免疫饮水免疫可避免逐只抓捉 ,可减少劳力和应激。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 :( 1 )疫苗应是高效的消毒疫苗 ;( 2 )使用的饮水是清洁的 ,…  相似文献   

6.
冬季鸡群易发多种疫病,疫病预防的主要原则是搞好环境消毒、及早进行免疫接种,要对照免疫接种计划表、免疫接种记录表和秋冬季鸡常发病免疫程序,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和分析,对超过免疫保护期的鸡群、没有接种的鸡群、免疫效果不好的鸡只,都应根据当地疫情实际,及时补种疫苗,保证鸡群安全渡过冬季。  相似文献   

7.
疫苗种类:疫苗分为活疫苗和灭活苗。活疫苗:一般是经过人工致弱的微生物,也可能是自然弱毒力微生物。使用途径是口服、注射、滴鼻、点眼、气雾等。灭活苗:一般是含佐剂的失去活性的微生物或微生物代谢成分。使用途径多数是注射。与活菌疫苗比较而言,灭活疫苗使用后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较长,免疫持续期也较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城疫疫苗免疫密度的提高和广泛应用,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得到了较好控制。但是,在实践中,非典型鸡新城疫是养鸡场户经常遇到的疫病,一些鸡群尽管按照免疫程序开展了新城疫疫苗防疫,但是仍然会出现新城疫疫情。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是鸡瘟的主要流行时期,鸡群一旦发生鸡瘟,就会迅速蔓延,给养鸡户造成毁灭性经济损失。因此,养鸡户特别是养鸡场一定要加强鸡群的春季管理,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防止鸡瘟的发生。其具体方法是:1严格免疫程序。规模养鸡户和大型养鸡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下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一要对7-10日龄及35-40日龄的鸡只,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或进行气雾免疫。二要  相似文献   

10.
有些基层兽医人员和饲养户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给猪打防疫针多多益善,常在短期内对一头猪重复注射猪瘟疫苗,结果反而造成感染猪瘟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猪瘟疫苗既是一种毒力很弱的病毒,也是一种抗原,经注射后就可刺激猪体产生一种抗猪瘟物质(抗体),可维持一年左右。在这期间不能再给猪注射疫苗(抗原),否则反而会与原来产生的抗体起中和作用,使猪失去了对猪瘟病毒的抵抗力。这时如有猪瘟强毒侵入,就会感染猪瘟。因此,提高疫苗的有效率,要按以下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一、仔猪在断奶后立即进行疫苗注射,注射后还要逐…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70年代提出了计划免疫概念,就是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的目的。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2.
正1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针对一定地区、养殖场的动物相应制定的免疫接种顺序,其不仅规定了相关疫苗接种的先后顺序、接种时间,而且还规定了疫苗用量、接种途径等。每个动物养殖场都应由相关技术人员或执业兽医师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免疫程序,切忌盲目免疫接种。2疫苗购买国家对疫苗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保存、运输工具都实行严格的认定和监督机制,建议广大动物养殖户到县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引种前后应注意的问题1.消毒。种公猪引进前5~7天,先把猪栏清扫并冲洗干净,待干燥后,喷2%烧碱或0.5%菌毒敌消毒液进行消毒。种公猪的运输车辆也要消毒。2.检疫。种公猪引进后,先要将其单独关养,隔离观察15~20天,证明无疫情后方可与原有猪群混养。3.免疫。通过正规渠道引进的种猪一般都已注射过常规疫苗,如猪瘟、付伤寒、防五苗等,但特殊疫苗要由畜主自己安排接种。如细小病毒苗在配种前一个  相似文献   

14.
<正> 二、鱼类免疫研究的新课题 1.活疫苗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允许生产的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性鱼用疫苗,均为灭活疫苗。最近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还有DNA疫苗。这种疫苗不只是利用病原体的抗原相关基因,而且可以利用受免鱼体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的基因。由于这种DNA疫苗并不是致病菌,所以不存在复毒和病源扩散的问题,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不过,如果病原体的有效抗原相关基因正是毒素基因的话,就仍然要面对DNA疫苗的弱毒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接种是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疫苗免疫接种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不仅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因素,还取决于动物机体应急因素,因此,虽然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但不一定能产生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近年来,我县一些实施免疫过的动物也曾发生了传染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根据工作实践的调查分析,引起动物免疫效果低下的因素及防制对策,归纳如下,供动物防疫工作第一线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接种疫苗是防控一些恶性猪病的必要措施 1.猪瘟疫苗:必接种。(自繁自养使用脾淋苗,产生抗体滴度和整齐度都比较高,外购猪使用细胞苗,刺激性小)。目前多数猪场采用①子猪、育肥猪20日龄~28日龄首免和60日龄~70日龄二免;②种公猪每年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③后备种猪配种前1个月再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7.
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有:点眼、滴鼻、翼下刺种、羽毛涂擦、皮下或肌肉注射、饮水法及气雾法等。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既要考虑工作方便及经济划算,更要考虑疫苗的特性及免疫效果。点眼、滴鼻适用于鸡新城疫II系、III系、IV系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及传染性  相似文献   

18.
1.种蛋选择。①种蛋来源可靠:应选择健康无病、并严格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的种鸡群所产的种蛋,这样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具有母源抗体:种鸡群无近亲关系;种鸡年龄适宜,公母比例合适。②种蛋外观品质好:种蛋的形状和大小要符合品种要求,畸形蛋、过长过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肉鸭进行三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后检测抗体滴度发现,在肉鸭6日龄时进行首免,在21日龄时进行次免加强是最好的免疫程序,加强免疫后,肉鸭禽流感抗体滴度检测合格率达88%。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肉鸭进行三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后检测抗体滴度发现,在肉鸭6日龄时进行首免,在21日龄时进行次免加强是最好的免疫程序,加强免疫后,肉鸭禽流感抗体滴度检测合格率达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