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国境内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除外),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具有以下特点: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较为复杂;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收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税制目前实行的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直接税中的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的税收征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企业所得税作为国家与企业之间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体现在国家无偿占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这里所得的概念是收入抵减成本费用后的纯收益。在会计报表利润表中。税前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的利润总额,应税所得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但由于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税前会计利润必须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若干项目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3.
王磊 《会计之友》2005,(10):78-79
所得税是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可分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中,企业所得税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显得日益重要。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依据此条件,在现代中国,几乎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征税对象的范畴。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企业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避税,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是…  相似文献   

4.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基本方法是: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此外,国家为了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部分中小企业还采取了核定征收方式,计算其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税收征收管理办法》、《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核定征收方式又大致分为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本文拟就后一种征收办…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税依据的确定较复杂,其筹划空间较大,也是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重点。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因此,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又可以分为收入的筹划、扣除的筹划、亏损的筹划和税收优惠的筹划。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所得税由三部分组成,即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外籍人员、华侨及港、澳、台胞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4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5%~45%).我国个人所得税不管是在课税主体、课税客体,还是在征税方式上,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此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所得税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第六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八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所得税实施操作指南》是奚卫华副教授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领域的深入研究编写而成的。本教材在简要介绍企业所得税法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按照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章节顺序,详细解读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其中重点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明确小型微利企业今年将享更多的所得税优惠。《通知》指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0.
《财会月刊》2011,(3):50-50
一、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财务与会计》2012,(2):74-75
一、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是税务机关的重点工作之一,它是维护企业所得税征收秩序的有力保证,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监督企业依法纳税的重要手段。税务人员通过深入企业,采用各种必要的检查方法,对查获额将要求企业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甚至罚款,企业也就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但由于查获额形成的具体情况不同,其税务与会计处理也不尽相同。   一、查获额的形成及其税务处理   查获额是指税务机关在所得税的征税检查过程中,根据税法和财务制度规定,检查出的少计收入,多计扣除项目的所得额以及多计收益、少计费用的所得额。对于不同…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征税问题,国有税务总局与有关部门研究后,已作出如下规定:一、企业实行个人承包、承租经营后,如果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不管其分配方式如何,均应先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按照承包、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为:1、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有,其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2、承包、…  相似文献   

14.
所得税是国家向企业或个人征收的以各种收入总和为基数的一种税。而企业所得税则是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城乡企业就其利润所得征收的一种收税。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亦应按家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信用社的财务、会计处与税收规定不一致,往往出现多报多纳和少报补纳象,影响了正常纳税工作。农村信用社正确计算企业得税,应抓好以下环节:一、要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应纳税得额确定后,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也就比容易了。那么,如何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呢?1.确定信用社的应…  相似文献   

1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涉税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特别关注有关企业所得税的新规定,自行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因此要注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正确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对高校征收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1.纳税主体不够明确,高校缴纳企业所得税名实不符。(1)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①国有企业;②集体企业;(④私营企业;④联营企业;⑤股份制企业;⑥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同时,《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指出,上述“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巩强军 《活力》2014,(14):47-47
折旧(depreciation)是一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老化或技术陈旧而逐渐损失其价值的现象。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企业所得税的轻重、多寡,直接影响税后净利润的形成.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合理避税筹划的重点。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是影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项目。由于资产的计价几乎不具有弹性,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就成为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财务与会计》2011,(7):68-68
一、关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减免申报口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33号)规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与15%计算的乘积,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  相似文献   

19.
姚福清 《审计月刊》2007,(11):43-43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确认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并进行损益核算和账务处理,以及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等都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所以对于确认应纳税所得额过程中,因计算口径和计算时期不同而形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企业应当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作相应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0.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税收法规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为方便计算,企业一般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计算出应税所得额,然后据以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的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有着密切的关联,但由于两者在收入、成本费用(扣除项目)的计算口径和计算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使二者往往并不相同,即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纳税调整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