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农业支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2008—2020年广西年度数据,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解法),实证检验了广西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规模效应的正向作用较为显著,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和资金效率。据此,提出保持财政农业支出规模适度、促进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优化、引导财政农业支出效率提升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地方财政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地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投入不足,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支持程度不高,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正迈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发展急需加大财政投入规模。本文运用统计一般描述法,分析了我国农业财政投入绝对与相对规模,得出农业财政投入绝对规模在不断加大,但是从相对规模看,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变化具有十分明显的波动性和阶段性。根据这一结论,提出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把握重点投入,提高农业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农业投资的法制化与规范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薄弱性。要想实现农业稳定发展,政府需积极加大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扶持力度。文章首先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价值,随后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分析了赤峰市的农业产值、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总值。之后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就财政支农支出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值、农业投入、农业生产总值持续增加;赤峰市农业经济各变量与财政支农支出间存在协整关系,赤峰市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值影响显著。文章最后探讨了赤峰市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农业投入渠道的现状分析(一)财政投入规模小效率有待提高。2002年修订后的《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在法律上对财政农业投入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支出达12286.6亿元,创历史新高。但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的先天弱质性特征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必然会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安徽省合肥市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践,针对合肥市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理清和明确财政支农思路,找出确保支农支出持续增加、促进支农支出结构调整和绩效逐步增高的措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其中财政农业救济、农业其它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独立直接效应,农业生产性支出、农业科技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溢出直接效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独立直接效应与溢出直接效应呈现非同向性、多样性、非对称性与动态性发展规律,并受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社会投资的约束效应、财政非农支出的间接效应、农业各税冲销效应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为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财政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些属于中央的支农事权,地方承担了一部分支出责任;一  相似文献   

8.
罗瑶  董雪艳 《财政监督》2012,(24):25-27
一、研究背景山东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其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山东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财政支援农业资金总量大幅度增加(如图1所示),这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山东省政府的财政支农支出实际效用如何?作为财政支农支出受益者的广大农民更具有发言权,为研究此问题,本文运用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向各地市的农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山东省农民对财政支农支出效果的满意程度,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虽然对农民满意程度的调查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调查,难免存在一些偏颇,但村民本身主观感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确实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13;且有大约30%的农业经济增长是靠财政支农支出推动的。与其他要素相比,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占着重要地位。从全国范围来看,它位居第二。从农业在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与否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在农业劣势地区高达63%,位居第一,在农业优势地区仅11%,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鉴于农业的弱质性,财政支持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但增长率波动缺乏稳定性,农业产出的增速也呈现波动趋势,财政支农政策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为发现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河南省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合河南省实际,应健全财政支农法规、财政支农有法可依,合理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扩大财政支农规模,大力扶持地方农业特色产业、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明确各级部门监管责任、提高财政监管力度,提高支农资金利用效率、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确保河南省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定了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的最优规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规模严重偏高,超出了最优水平,并且这种情况还在恶化;二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的最优规模是存在的;三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十一五"期间,政府应转变农村金融政策,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性贷款的力度,避免造成产出低效率和资源浪费,应将更多的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到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事业中去,提高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严成樑  徐翔 《金融研究》2016,435(9):99-114
本文将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引入结构转型框架,假设政府通过税收为财政支出融资,考察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财政支出规模,生产性财政支出结构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说明从结构转型的视角考虑,经济中存在最优生产性财政支出规模。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省级层面的数据,通过实证方法考察了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结构转型,这主要是通过基本建设支出渠道实现的,福利性财政支出会抑制结构转型。分地区的研究发现,在沿海地区,生产性财政支出对结构转型的总体效应不显著,其中财政科技支出有利于促进结构转型,基本建设支出对结构转型影响不显著,财政教育支出和农业支出会抑制结构转型。在内陆地区,生产性财政支出总体可以促进结构转型,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和财政教育支出对结构转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支出和农业支出对结构转型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持续增加,本文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入手,以辽宁省为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结论表明财政支援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带动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统计一般描述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量与相对量进行分析,得出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量总体上是增长的,但增长速度相对不稳定;财政支农支出相对量逐年下降。根据这一现象提出提高财政对农牧业投入强度、灵活利用农业财政投融资手段扩大支农资金投入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支农支出规模与支出增速两个效应测度相结合,在C-D生产函数框架下利用1978-2011年度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的相关数据,对加入区分支农支出增长速度的虚拟变量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不同支农支出增速下的支农政策的效应有显著差异,支农支出的政策效应被部分抑制,应使农业支出速度与农业禀赋结构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河南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偏低,主要是因为河南财政收入规模制约了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规模。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现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河南省1999—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软件探究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具有明显驱动作用,且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虽然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始终存在正向冲击,但方差贡献率在逐期下降,原因可能在于相应的制度机制不完善,使得投入资金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基于此,结合河南省农业发展新态势,本文从财政支农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ESDA-GIS方法探讨了我国农村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农业支出、财政转移性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1)财政农业支出由正向不显著逐渐变得显著,呈北高南低的稳定空间格局;(2)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呈东高西低的稳定空间格局;(3)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且财政支出刺激农户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标准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各省(市、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探寻中国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原因;运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因素;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是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效率的关键,强化各省(市、自治区)粮食安全责任意识、优化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投入的比较利益、增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可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财政的强有力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2003年至2013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从1754亿元增加到13228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