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年来,我国农民始终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一般研究也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一家几个劳动力经营着仅有的一点儿土地,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大大降低了土地人均产出效益,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已发展到阶段性水平.大多数农产品已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成现在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这种阶段性变化直接导致农产晶销售不畅,农民增收缓慢.因此如果广大农民仅仅围绕土地转。只能是解决温饱解决不了富裕,实现快速增收已不现实。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和扩散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尤其是自新经济地理学将产业空间分布纳入主流经济分析框架开始,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和分散的研究逐渐朝着更加接近现实经济的方向发展。在回顾相关理论背景和模型的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和扩散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对文献进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连续遭受人民币不断升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走高、美国金融风暴导致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骤然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长大幅下降,外向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沿海发达地区出现部分企业关闭、停业、搬迁等现象,进而引起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本文关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出现的新一轮流动.全文对这一轮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和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出现加速上升的势头,规模急剧扩大。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规范政府管理、促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连续遭受人民币不断升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走高、美国金融风暴导致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骤然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增长大幅下降,外向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沿海发达地区出现部分企业关闭、停业、搬迁等现象,进而引起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本文关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出现的新一轮流动。全文对这一轮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和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距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劳动力流动缩小地区差距的决定性作用。单纯的商品自由流动虽然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 ,但不能改变各地要素禀赋的差异 ,无法最终消除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 ;资本流动若不伴随着资本所有者的流动 ,资本收益就会返回流出地 ,从而无法实现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均等 ;劳动力流动除了能使地区间要素收入相等以外 ,还能改变各地区的需求结构 ,削平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 ,最终实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均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劳动力流动对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中国劳动力流动受到较大限制 ,通过劳动力流动来缩小地区差距还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农村人口的流动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只有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村劳动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流动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从当前的流动人口回流出发,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贵州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人均收入,但也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最后提出了缩小差距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之一,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城乡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概括为人力资本型分割和户籍型分割,分析了在分割的市场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并构造了以劳动力流动率为因变量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型,全面地解释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城镇部门和农村部门的人均土地占有量、前期的城乡劳动力比以及以工资率为中介的两部门相关变量.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不支持通过提高城乡工资率差来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可行的措施应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土地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2002年春运期间,我国仅铁路部门运送的旅客就达1.28亿人次,占全年客运量的13%左右,成绩不可谓不大。然而,这种繁忙的情况合理和正常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如果说改革前的春运与两地分居等有关,其规模与今天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小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区域流动倾向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立彬 《特区经济》2008,(11):269-270
中、西部劳动力逐渐流入东部地区。本文通过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的分析,解释了中、西部劳动力逐渐流入东部地区这一现象。当劳动力在东部地区不断聚集,给东部地区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从而刺激了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缪尔达尔所说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提出了政府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应宏观调控区域经济,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要素流动与我国地带间的产业梯度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相辅相成,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相反的,劳动力流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个国家内部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地带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存在劳动力流动规模大、趋势强,资本反向流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不畅等特点和问题。要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需要合理引导区际要素流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东、西部间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5.
论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的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流动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面临着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制约,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制订可特续发展的人口发展战略,改革户籍制度。构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近些年劳动力流动数量较大,对该省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针对甘肃省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将劳动力细分为农村劳动力和人才.从这两个方面对甘肃省劳动力流动现状、流动特点、流动原因进行分析,以及不同类型劳动力流动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最后分别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失两个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和体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政策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有着极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政策问题的研究,分析国家政策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省内流动来说,跨省流动可被视为一种更持久、成本更高的人口流动。在人口的重新分配和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比省内流动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利用最近的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包括农村流动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所在地特征等在内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因素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在参考现有城市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用赫芬达尔指数(HHI)和城市首位度来对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分散化特征。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剩余人口流动进程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农民土地物权的权能不足导致农村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模式。为了通过保留农村集体成员身份确保对农村承包地与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倾向于选择非全面转移的流动方式,导致我国出现典型的分散城市化模式,城市规模分布不甚合理,降低了城市体系的总体效率。因此,有必要通过户籍和土地制度的联动改革推动农村人口的高效流动,优化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这一联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要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农民对于农村土地的处分权能,固化农村土地的分配权,将其与户籍身份脱钩,构建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不仅改善了恶劣的生存条件,而且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人才,积累了劳动力快速组合和优化配置的丰富经验。改革开放之初,林县县委,政府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大力组织剩余劳动力出山创业,走建筑致富的道路。十几年来,建筑业已成为林州市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建安企业436个,从业人员14万人,建筑市场分布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完成建安产值27.5亿元,创劳务纯收入9.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