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罗 《北方经济》2010,(6):46-47
在已经过去的2009年,中央坚定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经济成功实现V形反转。但是,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牢靠,恰当地调整宏观货币政策成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储峥 《特区经济》2006,(12):82-83
目前不少国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旨在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结合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举措,思考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借鉴国外实务和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现行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及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结合中国开放经济背景,深刻分析影响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开放条件下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即分析利率与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一国的货币政策目标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同时达到上述四个目标是困难的,这就存在一个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上的孰先孰后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  相似文献   

5.
利率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市场利率带动银行信贷利率和其他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引导经济土体,调整经济行为,最终促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就我国而言,政府在治理1992、1995年严重的通货膨胀后,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目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政策惯性与负面影响逐渐显露.1997年中期我国开始出现了物价持续下降的现象,加之该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出口出现大幅度滑坡.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央行在1997年10月23日至2002年2月21日之问先后八次降低名义利率,但都没能够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不降反升.本文拟就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弱效反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般来说,从货币政策实施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存在一段时滞, 因此需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起到桥梁作用,连接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要求具备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 ,源于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将对一国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诸多危害。要避免经济增长过热或过冷 ,出路在于既反通货膨胀 ,亦反通货紧缩 ,为此应实施中立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前瞻性的微调来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过程,介绍了“盯住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利用货币量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所遇到的困难,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框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及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实践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自1990年3月新西兰率先采用以来,已先后有加拿大、英国、墨西哥等20余国采用了该政策,并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一些非采用国(例如美国、日本等)对它的讨论一直是经济学界以及经济政策界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前瞻性研讨中,它也正逐渐为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基于1997年至2009年的相关经济数据,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这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GDP的相关关系,来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预期的运行特征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特区经济》2010,(12):70-72
国内学者就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通货膨胀预期的运行特征展开了初步研究。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概括,认为通胀预期主体的分层性、通胀预期基础的混沌性、通胀预期过程的持续性、通胀预期强度的波动性是我国当前通货膨胀预期的基本特征。现阶段通胀预期强化的直接原因在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弱化通胀预期、缓解通胀压力的短期措施是货币政策尽快转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我国再度迎来CPI的2时代,证明在2012年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开始回落。然而由于短期的季节性原因和长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制约,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着高通货膨胀预期。我国应该抓住此次通货膨胀走低的机会,同时也要审慎考虑高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与时俱进,根据上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审时度势,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重点。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配合适度的通货膨胀容忍度,采取调控存款准备金率、改革利率制度、优化信贷支持结构等措施,促进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日本作为较早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在长期的经济衰退背景下进行了最激进的货币政策尝试,研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后疫情时期全球的货币政策调整策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SE-IVAR模型对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不同水平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的实证分析表明:(1)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日本货币政策有效性在短期内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削弱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效果;(2)日本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区制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核心通胀、消费和长期利率的刺激作用在短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长期内仅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3)日本在2001年后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拉动效果要优于常规货币政策的效果,但非常规货币政策受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常规货币政策;(4)日本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缓解核心通胀紧缩的效果仅局限于短期,难以在长期内实现核心通胀的温和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状况对M—F模型进行了适应性调整,明确了在“软钉住汇率制”下,资本金融项目与经常项目之间的自平衡能力有限,货币政策有效性削弱。根据我国当前经济过热的内部失衡与“双顺差”的外部失衡并存的经济表现,应该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让人民币升值,并加大力度配合银行改革及其他配套政策,以放宽减压渠道的方式恢复经济内外平衡。发挥利率——汇率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的协同效应,是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改革与战略》2012,28(5):25-28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按照通常定义,是出现了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者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实行加息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收紧银根的金融政策,以减少货币供应或流通量。文章从分析通货膨胀的根源入手,评价了以往实行的货币政策,提出源自西方的货币政策不能真正有效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解决它的办法在于监测社会劳动总量在各行业、部门间分布比例的失衡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条件的分析,认为在我国短期内不适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并对我国长期内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讨论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股票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提高利率会使得通货膨胀和股票价格上升,但是与通货膨胀相比,股票价格受影响的程度和时间较短;②股票价格上升能够使通货膨胀小幅上升;③通货膨胀上升使得股票价格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个月来,伴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水、油、电、粮食、蔬菜等日常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通货膨胀似乎已经悄然而至,我国现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胀压力时究竟效力如何,本文将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对抑制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的作用及其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在货币政策调控存在着两难选择的情况下,应以市场手段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优先保护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