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 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子女的人力资本引入父母的效用函数。理论模型表明,现收现付制会促进人口增长,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确定。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2.
郗永勤  张其春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29-32
文章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增长模型,研究了福建省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福建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高于物质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对第一产业产生负向效应,对第二产业的正向效应高于第三产业。随后提出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公平制度,其制度设计的原意并不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社会保障却不可避免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社会保障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来影响消费者的储蓄行为和生育决策,从而影响到经济中的物质资本形成;二、社会保障通过影响父母和子女在当期和未来的福利,改变消费者的生育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从而影响经济中的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本文按照这样的思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作了一个总结。西方各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上莫衷一是,反映在理论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结论,但是了解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对于我国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有非常明显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陈明东 《珠江经济》2005,(11):59-65
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在现代经济发展阶段不平等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还可能产生的情况是,注重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导致人力资本投资更为不足。改变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证上来看,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徐浩 《北方经济》2007,(5):63-6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安徽省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积极吸引FDI,增加人力资本、R&D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余长林 《南方经济》2006,4(12):38-49
本文针对已有的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研究往往只关注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而忽视人力投资结构研究的现状,把教育和健康看作两种资本,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构成形式。假设人力资本由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按照Cobb—Douglas生产技术形式组合生成。通过扩展Mankiw、Romer和Weil(1992)模型(简称MRW模型),构建了一个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制约着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积累和存量都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文章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78—2004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存量以及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好地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7.
吴迪 《湖北经济管理》2011,(20):102-103
进入21世纪,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已经深深扎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时代如期而至,更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愈加需要人力资本提供重要支撑。以往研究与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积累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加大人力资本积累毋庸置疑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体系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增强人力资本积累力度,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罗默、卢卡斯等经济学家在汲取前人经济增长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政府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中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增加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和分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知识积累模型和人力资本模型,说明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在于内生化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因此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建设实践中,要重视发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滕德川 《特区经济》2011,(11):158-159
传统学派一般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公平制度进行研究,较少考虑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可以影响消费者未来预期和人力资本投资,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从凯恩斯乘数理论入手,结合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丰裕、制度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98-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克服制度内生性,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设,并对其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丰裕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降低制度质量、人力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增长,其中制度质量是最主要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基础,在信贷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进一步考察了熟练劳动力跨国迁移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显示,基于跨国移民的"教育激励"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存在差异。短期中,基于跨国移民的"教育激励"效应会减缓"人才流失"效应对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提高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比重,从而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长期中,当代际转移收敛于稳态水平时,国际人口迁移不再具有"教育激励"效应,而国际人口迁移的"人才流失"效应则会继续损害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消费能否拉动经济增长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重要原因在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尚不清楚。基于对消费—增长不同观点的述评,构建了消费—人力资本—增长的理论模型,即消费是维系劳动力简单生产、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促进劳动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消费带来的人力资本积累直接促进了经济增长。在这一传导机制的基础之上,利用黄金储蓄率方法对我国潜在消费规模进行初步估算,估算消费释放有可能带来的增长效应,并就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旗王文欢本文运用省际面板教据对我国部分省(市)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通过对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对促进我国经济长期有效增长的教育政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效应近年来被许多文献所强调,不过这些文献都忽略了这种激励效应对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区分人力资本的类型,构建了一个基于技术进步、知识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了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显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需要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力资本,跨国移民的经济影响取决于移出国所处的阶段。在技术模仿阶段,跨国移民的激励效应会扭曲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构,从而延缓经济增长。只有到了技术创新阶段,这种激励效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扭曲才会消失。另外,目标国对熟练劳动力的移民"门槛"政策,会加重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的扭曲,进一步延缓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依据相关经济学原理指出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和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范畴,它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为基础,对我国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使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提出了加快我国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人力资本在国民财富增长中的贡献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主要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陈钊  陆铭 《世界经济文汇》2005,114(4):147-161
本文以一个合作博弈模型解释了中国乡镇企业转制的一些经验观察,认为管理者的人力资本积累和转制的成本是影响企业是否转制的关键因素,而企业转制时资产转让的价格则取决于包括双方谈判能力、税率、转制成本等在内的一系列外生因素。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制度的内生性、耐久性和路径依赖性。我们还将发现,人力资本积累是导致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而制度的变迁则能够改变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两者在影响经济增长时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冯涛  徐浩 《北方经济》2007,(10):63-6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建立了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安徽省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积极吸引FDI,增加人力资本、R&D等方面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