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经济学的某些经济政策措施,如赤字财政和扩大预算支出,虽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失业的增长起了一定的延缓作用,但是,它无异于饮鸩止渴,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六十年代下半期以来,随着凯恩斯经济学日益破产,出现了以萨缪尔逊为代表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萨缪尔逊把他的理论体系称作“新古典学派的综合”;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的庸俗经济理论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综合”的产物。所以,凯恩斯经济学所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也根本不能解决。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大量失业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痼疾。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给“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们认为,对于资产阶级庸俗的经济学说,正确的态度决不是简单化的一概否定,而是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其在经济基础、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等方面同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根本区别,揭露和批判其反科学的反动本质。这里发表的三篇文章是试图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许多大师都对经济危机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马克思、凯恩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经济危机就不会彻底消除.而凯恩斯作为资产阶级学者,认为经济危机存在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低,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本文将从经济危机的成因、实质以及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三个方面比较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有效需求:马克思、凯恩斯与卡莱茨基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祥  靳卫萍 《南开经济研究》2004,7(2):51-56,102
对有效需求的讨论,联系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卡莱茨基周期理论以及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其中,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关系的意义上来表述利润的,即利润来自于社会关系,是一种按价值计量的剩余。这种采用“价值理论”表述的有效需求问题难以揭示出现实的货币金融体系的运行。卡莱茨基利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公式推论出了有效需求问题,其核心是成本与利润的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所决定的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他排除了资本存量的价值变动的分析,不能合理解释存量与流量的关系,从而使他的有效需求理论讨论现实的经济波动有很大的局限性。凯恩斯则认为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是一个均衡点,这一点来自于企业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由此将决定产出和就业;凯恩斯的有效需求还联系到消费函数和资本的边际效率,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货币价值量,在一个货币金融体系中讨论存量和流量的同时均衡;此外,剑桥增长模型是后凯恩斯对卡莱茨基的经济学的发展。这种模型正是我们所要阐述的稳定状态,一旦两个部门的比例脱离了稳定状态,必然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本文正是从此出发进行分析,得出凯恩斯研究有效需求的方法的科学性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兴国  刘徐波 《发展》2001,(2):28-30
所谓有效需求不足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三大心理规律,社会总供给总是大于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变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被公认是资本主义的常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也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任务。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逐步转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的常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将成为我国目前和今后主要的经济任务,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有一些特殊的因素,需要重新认识。一  从表象上看,中国目前存在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缩减、就业下降等现象确实符合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基…  相似文献   

5.
一、凯恩斯消费不足论 凯恩斯认为,源于有效需求不足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是现实市场经济的常态.在封闭经济中,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由于消费者普遍存在着的心理规律,使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社会消费需求总量小于社会供给总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诱导填补亏空,必然出现产品滞销、失业和贫困,诱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即所谓的消费不足论.  相似文献   

6.
熊俊 《北方经济》2003,(11):26-27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概念不直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需求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它指全社会对商品(含服务)的需求,即总需求,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 那么,凯恩斯是如何定义有效需求的呢?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第一次用明确的经济学语言对有效需求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从供给方面看,每个企业家都期望所雇用的一定就业量生产出的产品能得到这样一种“卖  相似文献   

7.
凯恩斯革命     
张殷杰  和娟 《北方经济》2006,(12):35-36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此后。凯恩斯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将凯恩斯的理论及建议作为制订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通论》是一部把货币理论过渡到“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性的著作。它推翻了传统的自由市场理念,提出健康的经济与充分就业取决于消费者、投资家和政府的总支出。  相似文献   

8.
经济周期,过去经济学界也称为经济危机。其实,从现在的角度看,这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及独立企业生产的有计划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所造成的。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则认为是由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笔者认为,马克思和凯恩斯,在他们那个时代这种认识或许是对的,但是,到了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认识就只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9.
对投资结构的研究 ,国外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凯恩斯以前的西方经济理论 ,一直是以指示市场机制为主要目标的价格理论为中心。通过“看不见的手”的弹性作用 ,实现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配置。然而 ,2 0年代末 30年代初 ,西方经济大萧条的发生 ,告诉人们仅靠市场的神奇力量是完全不够的。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认为 :这是因为有效需求的不足 ,市场机制无法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萧条和失业 ,只有依靠国家干预 ,才能增加国民收入和扩大就业 ,使经济恢复稳定。二次大战期间及战后 ,凯恩斯主义在刺激经济“景气”方…  相似文献   

10.
把总量理论和相对价格理论在货币理论模型逻辑一致的结合在一起,是从古典经济学以来尚未解决的难题。凯恩斯试图用有效需求的总量理论来揭示资本主义货币交换经济的不稳定性成因,并用劳动单位和货币作为加总的标准来解决总量与相对价格的逻辑一致问题。但因为未放弃边际分析方法,这使他的理论充满逻辑矛盾,并为新古典的总生产函数提供了理论线索。而以总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新古典综合的宏观经济模型为保持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必须假定是单一产品模型。它的作用限于分析实物交换经济而不是货币交换经济。由此在凯恩斯主义局长中引发一个重要的谜团:“为什么在其中货币角色是重要的理论会转变为在其中货币不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吴义能  贾舒 《特区经济》2004,(12):135-136
自从1996年底中国宏观经济出现需求不足的现象以来,从需求人手来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文献层出不穷。于是相对而言需求不足(或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该理论认为,中国的主要经济矛盾和任务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但是,刺激需求好像并没有解决中国经济中的这个最基本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相对需求不足的理论以及按这个理论开出的“药方”有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所谓短缺经济,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以短缺为其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从这个定义看,说明不了短缺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所谓短缺经济,又可视为资源约束型经济。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内在运行机制所决定的数量冲动、扩张冲动及随之产生的屯积倾向、投资紧张、社会主义经济天然有成为短缺经济的倾向。对资本主义经济来说,是否有短缺经济的性质特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经济是否是短缺经济的判断也应如此。按经济危机周期理论,资本主义经济随时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之一。在危机和萧条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问题是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利用,设备闲置、工人失业、需求严重不足,此时显著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谈不上短缺;在复苏阶段,生产能力利用程度逐渐提高,资源约束情况的出现愈来愈频繁,这是一个需求约束的发展趋势则是不同的,前者趋于减少,后者趋于增加且逐步向由它占支配地位的体制趋近;在高涨时期,需求高涨,供给相对不足,由此而投资因生产不足而高涨。不考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这时出现的情况和社会主义短缺经济是相当类似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短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长期高涨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间即使有一些波动、调整,主要的特征还是短缺,生产能力过剩倒不是体制的特征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经验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典型例子。处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主要还是粗放增长的国家,短缺和通货膨胀一样,经常是经济发展的伴随物。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法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出现的。从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的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开始用现代经济法干预经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包容了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和领域,也包括了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从各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看,资本主义运用经济法进行宏观经济调节已经成了其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西方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人员大量的失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他的理论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效需求”是核心概念,他认为“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相交点之值,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受“消费倾向”“资本未来收益预期”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这二大经济思潮在资本主义世界交替占据着主导地位,哈耶克与凯恩斯之争折射出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这二大经济思潮的交替和兴衰。文章从哈耶克与凯恩斯之争出发,阐明了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替兴衰,以历史事实来说明哈耶克和凯恩斯思想的成败,并提出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向,最后指明该经济发展走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应有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贺铿 《开发研究》2000,(4):25-27
文章认为凯恩斯主义失灵的原因除“卢卡斯批评”提出的理论缺陷和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较小之外 ,主要在于没有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针对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 ,作者指出应调节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CPI同比增长5.3%,通胀压力之下中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着中国扩内需以求发展的道路。本文着重分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通过对凯恩斯和马克思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回顾,从高储蓄率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低储蓄人群的现状分析出发,揭示了当前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并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发掘潜在消费人群,创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作为当代重要的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定义、种类、原因及其政策建议的分析,从而推断出凯恩斯对制度因素的忽视,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一大局限.  相似文献   

19.
需求增长过快,有效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地区运力紧张,再加上自然灾害……今年上半年先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成品油短缺的“油荒”问题,入夏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电力供应的“电荒”问题,煤电油气运供应总体偏紧,主要是受需求增长过快,有效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地区运力紧张,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何艺 《南方经济》2000,(5):41-42,53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出发点在于打破需求不足这一薄弱环节。它必须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既不能生搬凯恩斯主义,也不能硬套供给学派或货币学派理论,宜将扩大需求与扩大供给相结合在高速健康发展中实现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供需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