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力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腐败,人们常常把它与政府、官员、权力、组织相互联系在一起,因而,对腐败的研究多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但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权力腐败行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腐败定义的经济学界定腐败通常是指政府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不遵守其所应奉行的准则,滥用公共权力,给国家、组织、其他公民造成损害的行为。腐败行为的实质是"权力市场化"或"政府产品商品化"。由于政府官员掌握着如颁发护照、进出口许可证、营业证、资格认证、审批建设项目和贷款等各种权力,他  相似文献   

2.
徐毅  浦强 《财政监督》2006,(1):42-43
一、金融领域权力腐败现象的特点 权力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手中权力失去制约后出现锐化和变质,滥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进而产生的违背社会公理,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进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芦苇 《理财》2012,(9):78
似乎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腐败,因此,一直以来权力腐败都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避免对权力的控制。下面主要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机制,从而加强对权力的控制。一、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概况经济权力,是权力中的一种,顾名思义主要侧重经济方面,比如对物质财富的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等,经济权力在社会中表现为一种职权。公共经济权力,是指使用国家控制的公共资源的组织具有的特殊的  相似文献   

4.
筱陈 《金融博览》2011,(15):27-27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破解权力腐败,就必须厘清权力边界与权利边界,变绝对的权力为相对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从本质上说,腐败就是政府的官员滥用国家权力。失去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已为发展的客观存在所证实。强化内控机制建设监察,是彻底纠正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创造良好金融秩序的关键。那么,如何加强央行内控机制建设,怎样在防范措施上做文章,如何在人行系统内形成廉洁从政、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以达到减少干部职工犯错误的机会。笔者认为,在抓好党员干部廉洁问题上,认真坚持抓制度、抓防线、抓制约,构筑梯次配置的“三道防线”,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对于搞好金融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破解权力腐败,就必须厘清权力边界与权利边界,变绝对的权力为相对的权力。权力是管理社会的需要,权利是人的权益的表现,两者不可偏废。权力与权利的不可偏废,表明权力与权  相似文献   

7.
租金挤占分析及化解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可 《武汉金融》2012,(5):54-56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但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束财产权利中的一项或几项权利在特定市场交易中形成权利租金,而公共权力对经济活动干预或管制所形成的超额收益形成权力租金。公共权力支持下公共产权对私有产权的挤占,以及公共产权委托特定私有产权行使公共产权条件下特定私有产权对公共产权和普遍私有产权的挤占,将造成权力租金挤占权利租金、公共产权租金挤占私有产权租金、特定私有产权租金挤占公共产权租金和普遍私有产权租金的情况发生。本文将结合我国现实案例,分析比较各类租金挤占情况,并认为建设保障普遍私有产权的法治市场经济社会可以有效化解租金挤占行为。  相似文献   

8.
权力变异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预防权力变异是当前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权力变异的本质、危害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预防职务犯罪、惩治腐败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0.
“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这是早在18世纪资产阶级思想家向腐败的封建制度进攻时提出的告示,它揭示了权力与腐败的关系,强调了权力监督的重要性。银行中高级管理人员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层,如果他们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除了会导致个人专断、滥用权力外,小则影响其所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寻租。本文在管理层权力理论框架下,深入分析了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权力诱致腐败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质量越好,腐败越轻,并且内部控制可以抑制管理层权力诱致的腐败;进一步研究发现,腐败损害了公司价值,而内部控制则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权力是导致腐败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可以约束权力继而减少腐败,这为我国正在推行的通过依法治国来反腐倡廉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权力与腐败似乎相生相伴,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产生的可能。腐败不仅会削弱权力运用的效能,而且在一个"民以吏为师"的环境下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传染性影响。权力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到底该如何制约权力的运行,如何发挥其最大的正面效能。探索防范权力腐败的措施需将权力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方面进行防控,构建防范权力腐败的系统化措施,从而铸造制约腐败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国有金融资本和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区别,立足财政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公共出资者的双重身份,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财产权力、行政管理权力和信用权力,分析财政对商业银行监督的逻辑思路。  相似文献   

14.
腐败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会时常发生,但我们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去探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其结果只有一个,即腐败是权力失去约束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要预防和治理腐败,关键是对有权力的人进行法律与制度的约束。我国在治理腐败方面已有  相似文献   

15.
金融部门是一个与“钱”打交道的行业。全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大大小小地掌握有党和人民赋予的某种权力,这种金钱和权力相结合的特性决定了农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样是腐败行为发生概率及影响相对较大、较集中的地方。如何预防腐败,有效遏制腐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预防权力腐败必须依靠“三靠”,增强“三性”。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权力期权问题作为权力腐败的重要方面一直是党和政府惩治的重点。随着权力期权现象呈现更加隐蔽、危害面广的特点,因而惩治难度较大。退休领导干部权力期权问题的本质是部分领导干部在任期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只有完善领导干部退休制度机制、规范对在任干部的监督程序、加大监督管理等多策并举,才是治理权力期权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权力寻租是拥有行政权力或职业权力的人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不是积极服务于公共职能,而是处处积极牟取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即政府行为的经济化、企业化或者是权力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权力的滥用导致腐败,引发群体事件。乌坎事件是一个典型。本文力求探索一种全新的权力制约机制。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法律与国家,权力与国家的关系分析入手,得出权力与法律关系的两面性。论证了权力被滥用的根因。得出结论,法律可以在权力内部制约机制的改进、公务员制度的完善、"饭桌社交"入刑等方面有效遏制权力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从资源配置的系统结构认识财政,财政是政府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是连接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配置资源的媒介,关注的是“联系”,资源的“来龙去脉”。国家治理是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的有机体,财政治理是协调处理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治理系统之间的秩序,强调的是“界限”,治理规则的确定性,关键是财政自身的治理,即预算机制和预算能力。现代财政就是公共财政,预算规制秩序之中运行的财政,财政现代化就是财政公共化。中国式财政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是“公共权力+财产权利”即“双元结构财政”,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经济领域主要是市场效率问题,关键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关系;社会领域主要是社会保障的公平和劳动力再生产的负担分配;政治领域关键是制约支配资源配置的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20.
税权监督,实际上就是管理税务权力,税务权力有两种:一是税收立法权,二是税收征管权,这里指的是税收征管权。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近年来,税务部门内部查处了少数干部的严重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