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近年来,航天运输业务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型号数量多、发射密度高、研制周期短、产品品种多、批生产数量大、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的突出特点,对承研单位的科研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化工作作为新体系建设的载体及推动者,是建立型号与产品并重的科研生产模式,强化落实"‘两总’抓型号,单位抓产品"职责和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作为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抓总单位,按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统一部署并结合自身产品特点积极推进产品化工作。在产品工程的产品子体系、制度子体系、保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不断深入推进新体系建设,产品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高密度发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可有效规范产品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深入推进产品化工作,对产研一体化的伺服产品专业研究所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具有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单位性质,既承担航天材料及工艺专业技术研究,又是重要的型号产品配套单位,产品涉及金属、橡胶、塑料、胶粘剂、涂层等多个领域,对型号研制生产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和配套保障作用。按照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产品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研究所积极思考自身在研究院整体产品体系框架下的合理占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多型号研制并举,研制与批生产并重,高密度发射任务的新形势,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对开展新体系建设工作,特别是产品化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航天产品化建设以航天型号研制需求为牵引,以产品规划和梳理为基础,以产品型谱建设、产品成熟度提升、产品定型、产品生产线建设与认证、产品规范体系建设、产品推广应用为主要途径,以实现产品可重复生产、推动产品更新换代为目标,以建立可重复生产需要的全过程文件体系、规范体系、配套资源以及相关的科研生产管理模式为保证,是推动航天科研生产模式转  相似文献   

5.
为节省航天装备软件研制成本,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研制质量和产品化程度,本文从产品化管理体系、产品体系、产品化技术与信息基础保障体系3个维度,建设了软件产品化制度体系树,提出了基于领域平台的产品化架构技术,搭建了重用产品管理系统和软件工业化生产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面向航天领域的软件产品化体系。通过软件产品化与型号软件研制的融合实践,证明了该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航天装备软件研制质量和重用率,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在对现有产品管理相关标准一致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产品化标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新时期航天标准体系的建设需求,提出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与原则,结合航天产品化发展特点,构建覆盖基础管理、过程管理、通用产品管理的标准体系框架。基础管理面向产品化全流程,规定了基础与通用要求;过程管理面向产品型谱、产品成熟度等工作过程,规定了过程管理要求;通用产品管理面向通用产品,规定技术状态管理等产品保障要求,各方面相互支撑、共同作用,为后续标准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新时期航天产品化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研承制的航天型号数量不断增多,研制周期越来越短,对物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集中优势资源,推进“二次创业和市场化转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物流中心开展了航天型号产品化工作。元器件作为型号电子产品的基础单元,其规范化的型谱管理是航天型号产品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二次创业"和"市场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产品化管理已成为研究院科研生产管理的重要模式。元器件是航天型号电子产品的基础单元,所以其选用工作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源头和基础,重要性在产品化管理模式中更加突出。由于产品化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有必要建立基于产品化需求的元器件选用管理模式,即建立元器件选用体系。元器件选用的主体仍为型号设计师系统,但以往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对整机元器件选用控制的工作模式和相关要求已不能有效适用于产品化管理。因此,基于  相似文献   

9.
<正>航天型号产品化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战略,建立以型谱为基础的产品体系,是实现低成本、快研制、高可靠的关键手段,更是型号研制模式改革的重要推力。上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全面贯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时期产品化工作总体方案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新时期产品化工作实施方案,在产品化目标、工作思路及实施策划等必要性和可行性上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对组织机构、产品体系、产品选用、成熟度定级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实践,  相似文献   

10.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高度重视产品化建设工作,以总体任务需求和能力创新研发为牵引,聚焦技术和产品两大核心要素,将产品化工作融入体系建设,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健全产品师队伍,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规范的产品化管理责任体系,在型谱优化与压缩、产品成熟度提升、流程优化、组件去型号化、产品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典型成果,为缩短研制周期、改善研制效益、提高质量与可靠性、加速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型号产品科研生产形势的不断变化,航天型号发射呈现出型号数量越来越多、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任务规模越来越大等突出特点。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了加强产品化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在开展产品化工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推进产品、流程、人员等的优化重组,另一方面需要推进产品信息化管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产品体系建设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面对内外部形势压力和挑战以及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科研生产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是落实市场化转型战略的重要工作和实质性举措。推进产品体系建设的首要目的是实现科研生产模式变革和转型,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提升组织竞争力。而基于市场及用户需求,快速、准确、成本可控地进行产品开发,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体现效益、保障效果正是产品化工作的内在要求。目前,研究院及所属各单位的产品队伍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充实,以典型产品试点为代表的产品独立研发流程正逐步形成,产品型谱、货架产品管理办法及产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产品化工作的不断推进,通用产品在航天型号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其技术状态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随着多型号的应用,诸如设计文件多基线多状态、产品技术状态变化涉及面广,使得通用产品在不同型号各个研制阶段应用时的状态追溯日益复杂和困难。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针对通用产品在不同型号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使产品技术文件和实物的技术状态清晰、可控。笔者从通用产品技术基线建立、设计文件技术状态的更改控制、实物产品技术状态的更改控制三个方面总结了传统型号技术状态管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通用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在“B+C”管理模式基础上,着力推进产品化产品体系、创新体系、制造体系、成本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管理与信息化支撑体系6个子体系建设,建立起新时期航天精益产品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以"任务驱动"为主的传统航天产品研制模式下,各项产品保证工作随方案、初样、试样等阶段在系统、分系统、单机各层次逐步展开,但近年来,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对于产品保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航天产品科研生产模式的转变。与传统的型号研制模式相比,新模式突出强调了"产品化",航天产品研制活动由原有的"订购方研制任务驱动"转变为"‘两总’抓型号、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2年底召开产品体系建设推进大会以来,全面积极推进了产品体系建设工作:产品队伍框架基本建成,推进组织机构工作协调匹配,一系列管理制度相继出台,院属各单位成效显现。但随着工作的推进,产品体系建设与研究院科研生产主流程(型号研制流程)的关系、产品队伍在研究院研制体系中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17.
<正>面向产品体系建设将成为未来型号科研生产管理的重要模式,通过产品化工作可提高产品研制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优化单机产品成本。根据估算,物资成本已占到型号单机成本的1/3。因此,物资产品化是单机产品化的基础与核心,亟待建立与产品化相适应的一系列型号物资选用、质量保证、供应保障新模式,通过压缩型号物资的品种和规格发挥物资产品化的综合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物资质量,扩大单机产品利润,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航天伺服控制理论体系,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型号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研究试验设施和配套体系。伴随这一历程,研究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产品队伍。多年来,研究所以型号研制及专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工作为基础,建立了适应航天产研一体化的产品体系。特别是实现厂所联合以来,通过体制改革和员工的共同努力,研究所产品化工作取得初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2日,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批准成立的航天特种车研究院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了揭牌仪式。航天特种车研究院的成立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航天特种车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能力,把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建设成为航天特种车的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和试验基地。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泰安市共同出资成立。  相似文献   

20.
<正>产品是航天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产品体系建设过程中,航天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产品型谱管理、成熟产品通用化及通用货架建设以及通用产品快速组合等问题,所以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航天企业开展产品体系建设工作的关键。笔者以战术武器型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战术武器的发展趋势,梳理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院现有战术武器与未来先进战术武器的差距,并从总体思路和组织实施两个方面探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